邱鳳金
(三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沙管理委員會,福建 三明 365050)
關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沙園發展的幾點思考
邱鳳金
(三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沙管理委員會,福建 三明 365050)
經濟開發區是其所在地重要的經濟增長點,通過產業的集聚和產業鏈延伸,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沙園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就其下一步發展給出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開發區;資源;資金;發展
金沙園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三明市沙縣城區北部,于2001年4月開始動工建設,為三明市和沙縣政府聯辦園區。園區規劃實施面積26.37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8平方公里,分成南、北兩個功能區,南區6平方公里為行政商住配套區,北區12平方公里為產業聚集區;二期(首動區)8.37平方公里。園區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0.05億元,開發工業用地1.5萬多畝,引進企業211家,已投產企業14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7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企業用工1.6萬余人,2015年度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264.12億元,2013—2015年園區企業累計實現稅收收入5.55億元。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園區完善了道路、供水、供電、排污、學校等基礎設施配套,現已成為福建省中部規模較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開發區。
1.園區開發建設缺乏中長期發展規劃,造成資源閑置。沙縣全境總面積1 815.09平方公里,目前已有大大小小12個工業園。在城區范圍內主要有金沙園、金古園、海西生態新城等3個較大的工業園,海西生態新城和金沙園為市、縣聯合開發,金古園為縣級開發;剩余9個大小不一的工業園分布于各鄉鎮街道,由鄉鎮街道自主開發建設。沙縣已開發的工業園區數量較多,但地處山區企業引進困難,從金沙園及其他園區近三年的土地交易情況來看,工業用地的供應量已大于需求量。目前金沙園(一期)工業用地剩余4 000多畝,在這種情形下,園區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二期開發建設,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資金,還造成土地閑置浪費。
2.縣城規模較小,企業用工困難。沙縣總人口26.65萬人,農業人口14.72萬人,城市規模較小。由于小吃業發展較好,目前外出經營小吃1.3萬余戶,近5萬人,約占農業人口的34%和農村勞動力的50%以上,大量的青壯年外出經營小吃業,造成沙縣人才市場勞動力供不應求,無法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從已入駐企業的招工情況來看,不少企業出現招工困難的情況。
3.土地交易量驟降,園區開發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園區開發建設資金投入大、產出慢,再加上經濟整體下行,近年來的土地交易量明顯下滑,土地收益無法滿足償還到期債務和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目前已投入建設資金20.05億元,除了一些財政專項補助以外,主要靠園區土地出讓收入和銀行貸款,2015年末債務余額達10億元以上,占資產總額的一半左右,前期借貸資金陸續到期,2016—2020年到期債務本金達5億多元,但土地交易量已明顯下降,2015年度土地出讓收入僅為3 500多萬元,導致園區開發建設資金嚴重不足。
4.園區急于引進企業,項目把關不嚴。由于縣內外的競爭壓力,園區在項目引進時缺乏嚴格把關,導致一些不合格的企業進入,對園區的健康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馥鈺光電項目引入后,因企業資金不足,拖欠廠房建設工程款350萬元,導致農民工集體討薪事件的發生,并且出現過激行為,給園區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項目建設過程也存在監管缺失,未制止一些企業擅自改變申報項目的土地用途。例如,愛家公司申報項目用地的用途為工業園及酒店服務業,中標后卻將該地塊蓋成高檔別墅和商品房出售,由于該地塊土地用途不屬于商住用地,該公司至今無法辦理房屋出售許可等手續,造成資源浪費。
1.整合縣內開發區資源,優化投資環境,吸引企業投資。沙縣地處山區,運輸成本與沿海地區相比較處劣勢,但土地資源豐富,地價較低,整合縣內大小園區的土地資源,把土地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沙縣隨著福銀、三泉、廈沙等三條高速公路,向莆、杭廣、鷹廈等三條鐵路以及三明(沙縣)機場的開通,交通環境進一步優化。同時,三明(沙縣)陸地港已投入使用,企業進出口業務實現“一次性報關、一次性查驗、一次性放行”,沙縣投資環境優勢初步顯現。將沙縣充足的土地資源、完善的設施配套、便捷的交通環境及優惠的投資政策作為金沙園招商引資的宣傳亮點,吸引企業入駐。
2.依托周邊教育資源,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術型人才。依托周邊職業教育機構,如三明學院、三明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技術型人才,使之成為各大產業的人才之源。金沙園要創建優質的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就業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要把針對外來就業人員制定的優惠政策宣傳到位,如提供公共租賃住房、子女就學等,吸引周邊縣城勞動力到園區發展就業。
3.拓展融資渠道,有序開發建設,確保園區建設資金高效使用。園區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股東投入、財政撥款和銀行貸款,隨著建設范圍的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逐漸增多,資金需求量急劇攀升,前期的借貸資金也陸續到期,而目前土地收益無法滿足建設需求和銀行還貸,這時需要大量外借資金來維持正常運轉,如何融資以及選擇什么類型的融資方式,是保證開發區發展的關鍵。園區應采取多樣化的融資方式,包括引入社會資金、發行債券等,盡量采用資金成本較低的融資方式,對于部分大型營利性的基礎設施項目,如園區污水處理廠等建設項目還可以運用BOT、PPP等模式,緩解資金壓力。
不僅要科學籌集資金,還要注重園區的有序開發建設。根據土地供需情況,做好園區開發建設的中長期規劃,并做好財務預算,有計劃地安排建設項目,減少資金占用成本,減輕資金壓力。
4.發揮人才優勢,強化企業準入,促進園區持續健康發展。金沙園擁有各類人才1.2萬人,已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共有1名國家“千人計劃”人才,兩省“百人計劃”人才在園區創業發展。中科院院士姚建年在園區設立了院士工作站,園區同時設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新建面積3萬多平方米科技企業孵化器,通過幾年的努力,已成功孵化和入駐了精密鍛壓制造、精密沖壓制造等一批最新科研成果。要積極發揮人才優勢和孵化器孵化作用,著力引進技術密集型企業和資本密集型企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如生物醫藥、新能源材料等,帶動園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減少資源消耗,減輕勞動力依賴。
強化企業準入機制,避免“空殼”“圈地”企業進入園區,還要加大企業項目建設過程的監管力度,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防止項目引入后企業擅自改變土地用途,通過多項并舉,促進園區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吳高君]
F127
A
1673-291X(2016)22-0024-02
2016-07-08
邱鳳金(1975-),女,福建沙縣人,會計師,從事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