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耀中
(1.湖南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2.中國社會科學院 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836)
高校創客空間的多專業支持與跨學科合作
——以清華×—空間為例
常耀中1,2
(1.湖南工程學院 管理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2.中國社會科學院 經濟研究所,北京 100836)
高校創客空間在創新教育與服務的專業知識體系、各環節商業化服務上具有跨學科特征,需要各院系在創客空間平臺上的資源投入和協作。為實現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促進創新創業項目的目標,應依據創客空間定位、聯合相關院系共同建設創客空間,建立各院系合作機制、引進各學科專業學生、設立專業領域創新中心和服務機構,推動各類創意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創客空間
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的意見》和《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把高校創客空間建設和創新創業教育推向高潮。高校創客空間的設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由來已久。例如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于1985年創建了媒體實驗室,紐約大學藝術學院開始了ITP項目;在中國,則早在1989年就開始了每兩年一屆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挑戰杯競賽;2002年,教育部組織國內9所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試點工作。
在國家和教育部門大力推動下,高校創客空間的建設加快了步子。清華大學在2013年創建了清華×—空間創客空間,2015年創建了i.Center創客空間;北京大學在2014年創建了北京大學創客空間;復旦大學在2014年創建了復旦科技園創客空間;湖南大學在2016年創建了湖南大學眾創空間等。大學創客空間的迅速興起和蓬勃發展,離不開各個學科專業所提供的支持。創客空間的創新創業活動,從創意構思、創意設計、原型制作、成品加工到產品生產,不僅要求交叉的學科知識體系,而且需要不同的商業服務。缺失了某個學科的支持、缺少了某些環節的服務,不僅難以把創意轉變為現實,而且也難以轉化為產品。本文將首先介紹創客空間創新創業培育的各環節特點,指出跨學科合作的必要性;其次,以清華大學為例來說明跨學科資源如何投入創客空間并進行協作來推動創新創業項目;最后,小結高校通過跨學科合作來為創客空間提供多專業支持的必要性,并給出管理建議。
高校創客空間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綜合了創新與創業理論,著重培養高校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1]。高校創客通過教育培訓、動手制作和商業運作,完成了知識到實踐、創意到產品的整個過程,并由此訓練了創新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而創新創業是一個綜合性知識體系的教育與學習過程,需要多個學科的參與。
首先,高校創客空間與一般創客空間相似,創客“創作”經歷從培訓、到創意、到原型、到成品、再到產品的五個階段,創客空間在每個階段組織相應內外部資源服務于創客及其項目[2]。這意味著,培訓指導、制作指導、生產服務、管理咨詢、法律咨詢、市場營銷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各類商業化服務資源將在不同階段投入到創客空間當中,例如在成品階段,需要對成品進行工業化制造,在材料和工藝上要達到市場進入的標準,相應的生產制作的指導和服務就必不可少。其次,很多創意項目凝聚了多學科交叉知識、需要跨學科項目團隊的協作配合,創客空間本身常常又包含了多種類型的創意項目,更需要來源于跨學科導師的聯合指導。例如,當下人氣旺盛的腦電波控制飛行球項目,包含了腦科學、神經科學、流體力學、計算機軟件專業、飛行器設計專業等多學科知識,光靠某個學科學生的參與或某個學科導師的指導還難以完成如此復雜的多學科交叉項目的創新。
以清華大學×—空間創客空間為例,空間的項目類型涉及醫療健康、環保能源、先進制造、消費服務、社會創新、移動互聯、文創產業等多個產業領域,空間的培育目標包括創意、創新、創業三個方面,以培育具有創造性精神、創造性思維、創造性能力和執行能力的創新型人才[3]。因此,×—空間建設打破了院系之間的學科界限。首先,在合作范圍上,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牽頭,聯合了清華大學12個院系,包括工程物理系、美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航空航天學院、建筑學院、環境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材料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法學院來共同建立[3],能利用和有效發揮各院系學科專業資源和能力、在創客空間教育和服務活動中互補、協作,例如經濟管理學院可以提供商業化運作和經營管理的指導和服務,而法律學院可以提供公司注冊和產權交易法規等方面的支持。其次,在合作機制上,為深化院系之間交流合作,各學院簽署合作共建協議、負責人共同確立了合作共建的機制和內容,×—lab團隊通過見面溝通、信息網絡、交流會議等渠道與各合作院系保持經常性聯系。再次,在合作組織上,各院系和空間確定日常共建合作的接口者,建設了各類專業領域創新中心、聯合設計中心、知識產權中心等,例如健康醫療創新中心、傳播與文化產業中心等。最后,在創客來源上,每年的各種講座、沙龍、論壇活動要滿足幾千名各系學生的創意創新創業課程和培訓需要,以及上百個團隊的輔導。因此,在×—空間創新平臺上,充分實現了各院系學科資源的融合與協作,為不同學科以及交叉學科的培訓、創意、創新、創業提供教育、培訓和指導。截至2015年5月,參加×—空間各類活動的學生達1萬多人,進駐空間的各類項目達600多項,注冊企業并就業的人員達5 000多人[3]。2015年10月,李克強總理參觀訪問了清華×—lab的雙創周,觀摩了空間的在培項目[4]。國外的高校創客空間案例同樣表明跨學科合作的重要性,如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致力于科學、多媒體、技術、藝術及設計等領域成果轉化的研究,鼓勵打破學科界限,實現不同研究領域非傳統的融合[5]。
由于高校學科知識體系、教育體系和行政設置較為分割和獨立,各專業學生、各院系教師和專家領導往往在學術合作、教育培訓等方面缺少交流與協作,學科界限較大。清華大學×—空間的成功案例說明,高校創客空間的建設和運轉所需的各類教育資源和服務資源絕非某一個院系所能單獨承擔和提供,高校創客空間的繁榮和發展也并不是某一個院系學生或者項目就能夠帶動和產生的,發展創意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促進科技創新和創業企業發展必須要各個院系聯合建立起創意創新創業合作平臺,打破學科界限、通力合作、教師充分參與,才能夠真正來實現。具體來說,要依據學校學科特色,圍繞創客空間創意創新創業各個環節資源需求,來設計和建設本校的創客空間。第一,在合作范圍上,要依據學科特色,確定創客空間項目主要專業領域以及相關專業領域,以創客空間為平臺,與相關的院系一起來進行合作共建工作。第二,在創客準入上,要歡迎各個學科和專業的學生參與到創客空間的比賽、交流、實踐、講座等活動中來,促進形成跨學科和跨專業的項目團隊。第三,在合作機制上,應在創客空間和各個院系間通過合作備忘或合作協議,來建立合作機制和合作內容,特別是各階段資源投入,可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會議解決相關問題。第四,在組織安排,不僅要建立日常聯絡機制和安排聯絡人,協同安排各類資源、組織相關活動、服務相關項目,而且要設立各個專業領域創新中心以及商業服務類中心,實現資源的優化組合以及配套的商業化服務。
高校創客空間建設以創意創新創業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為中心、以孵化創新項目為重要目標。由于創客創新項目往往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且在創意創新創業培育過程中需要引入各類商業化資源,因此為給創新創業教育培訓提供各類專業化指導和培訓、服務好創意向項目的轉化,創客空間在培訓指導、實踐操作的各類資源安排上要注重多學科交叉的需要。然而,現有高校各學科和院系常常界限明顯,不利于跨學科間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創客空間要實現前述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實現健康持續發展,必須要打破現有的學科界限、引入多學科資源和多專業服務。
為建設高校創客空間、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需要以創客空間為合作平臺,聯合相關的各個院系來共同建設創客空間。首先,要依據學校優勢特色學科、明確創客空間定位、設定主要項目類型;其次,開放引入各個學科和專業的學生來參與空間活動、交流和培訓,鼓勵學生教師跨學科交叉組合形成項目團隊;再次,依據空間定位和各環節需要,聯合各個相關院系、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創立創客空間,設立常設聯絡人員和協作機制,建立各種聯絡、交流和分享機制,共同推動創客空間的建設和運行;最后,在建立創客空間合作平臺的同時,進一步設立各類專業領域創新中心和商業服務類中心,促進各類專業化資源的聚集、提供配套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和服務。
[1]王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當下困境與路徑選擇[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
[2]常耀中.建設高校創客空間,推動高校創新創業[J].新課程研究,2016,(7).
[3]清華×—lab.媒體報道[EB/OL].清華經管×—lab網站,2016-07-21.
[4]清華×—lab.李克強總理在雙創周與清華×—lab創業團隊交流[EB/OL].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網站,2016-07-21.
[5]楊建新,孫宏斌,李雙壽,付志勇,顧學雍.美國高校創新教育實驗室和社會創客空間考察[J].現代教育技術,2015,(5).
[責任編輯劉瑤]
G647
A
1673-291X(2016)22-0143-02
2016-06-23
湖南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資助(湘教發[2011]76號);湖南省哲學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協同創新效率提升路徑研究”(15YBB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低碳產業鏈與產業綠色競爭力提升”(11YJA790190);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城際產業鏈及城市群產業協同發展研究”(2012YBB070)
常耀中(1974-),男,湖南長沙人,講師,博士,從事技術創新與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