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健
(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杭州 310015)
經濟大國背后的國防保障
徐家健
(浙江樹人大學現代服務業學院,杭州 310015)
中國經歷了三十多年改革開放,創造了輝煌的經濟成果,目前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顯然,作為如此大體量的經濟體,原有國防力量的發展速度已經不能與之匹配了,只有不斷地加快軍事科技創新以及不斷強化國防軍工的改革才能盡快縮小與其他發達國家的差距,形成與大國金融相配套的國防力量。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國防軍工力量的快速提升,尤其是科技創新以及綜合實力的快速提升正在被高層高度關注。
國防軍工;資產注入;資本運作
政策助力國防軍工起飛,首先進一步提高軍隊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率,這個通過進一步裁軍和軍隊反腐實現。去年9 月3日,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閱兵式上,習主席再度明確我國宣布裁軍30萬。其次則進一步加快軍隊信息化、現代化的科技力量占比,這個從不斷提升軍工企業的技術創新以及研發投入和國防預算的進一步提升實現。2015年我國GDP增長幅度下降至6.9%,而2016年的GDP目標為6.5%~7%之間,同時提高財政預算赤字至3%。在這種情況下,我國2016年國防預算依然定額在增長7.6%的水平。
今年以來,從高層不斷釋放出來的改革信號及行業層面的技術創新帶來的快速成長周期已經開啟。史無前例的軍改正在穩步推進,與之相呼應的重構國防工業體系的步伐也在推進。需要高度注意的是,最近在3月5號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的未來五年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名單中,直接涉及國防軍工領域以及間接服務于國防安全的項目近30項,占項目總數的超過1/4,直接表明了國家對國防軍工領域的高度重視。
從目前軍工集團在未來的投資邏輯來看,兩大核心要素將是最大的抓手:一是圍繞需求端的發力,二是自身成長性的爆發。
首先,從需求端來看,軍民融合相關政策的落地是最大的政策紅利!原有專注于軍工裝備的企業中,電子信息化裝備的公司將部分業務應用于民用電子消費端,將大幅提升產品的市場需求,如我們熟知的北斗全球組網導航應用系統等智能硬件的技術支持。此外,初步實現軍工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以及與民用科技資源的互通。上市公司行業方面,北斗導航、衛星遙感、車聯網硬件等諸多概念都存在巨大的政策紅利。
其次,從內在自身成長空間的角度來看,多數上市軍工企業都具備“小公司、大集團”的特質。背靠數以萬億計資產的大型軍工集團,上市公司的自有資產僅為其集團資產非常小的一部分,而軍工優質資產的保值、增值又需要證券化的手段來完成。所以,軍工集團的優質資產、尤其是科研院所等最優質資產持續不斷地注入到上市公司平臺中,一方面使得這部分優質資產借助資本力量進一步發揮科技的巨大增值,另一方面將對上市公司帶來業績持續高成長的高回報預期。軍工資產證券化是高層制定國有資產證券化一盤大棋中打出的最為重要的一記重拳。
就目前來看,我國最主要的軍工集團有10家,基本涵蓋了所有的軍工資產。他們分別是中航工業集團、中船工業集團、兵器裝備集團、中船重工集團、兵器工業集團、中國電科集團、中國電子集團、航天科技集團、中航科工集團、中核工業集團。
而在今年三月份剛剛新組建的中航發集團(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則被認為是在未來航母艦載機、商用大飛機系列中,中國內自主研發核心發動機最高尖端部件的龍頭公司。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卻是制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軟肋”。目前,真正能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只有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等幾個國家。中國幾乎所有的民航飛機發動機都依賴進口。新組建的中航發集團旗下3家上市公司均是從現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剝離并獨立出來。中航工業集團董事長曾表示,資金投入不足是制約航空發動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資產證券化的加速推進正是最好的解決途徑,旗下上市公司在裝入優質資產后,未來的高成長也同樣會給投資人以極高的回報。下面將對兵器工業集團和中航工業集團做重點分析。
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下屬47家子集團和直管單位,21家科研院所和12家上市公司,總員工數約30萬人。現已形成了以重型裝備與車輛、特種化工與石油化工、光電信息與新能源新材料、工程建設方向為主線的國際貿易為主的四大業務板塊。
作為連續六年入圍世界500強、目前全球500強排名144的大型軍工企業集團。201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 042億元。過去五年營業收入年均復合增速為19.6%,凈利潤年均增速為15.4%。公司2015年總資產3 581億元,凈資產1 437億元。截至2015年底,兵器工業集團目前已上市資產的總市值已達到753.98億元,依然未來具備充足的成長空間。
毫無疑問,資產證券化是對于軍工類上市公司在未來最為看好的題材看點。從目前國際上發達國家軍工資產證券化率水平來看,平均水平高達75%左右。而目前國內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率僅為30%的水平,但是即便如此,兵器工業集團的整體資產證券化率更低,僅為21.04%,且在十大軍工集團中處于倒數位置。就目前集團下屬的四塊業務來看,對應的12家上市公司所屬的12家子集團分別是:重型裝備與車輛板塊中主要的子集團包括安捷利實業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團、凌云工業集團、晉西工業集團、東北工業集團、豫西工業集團、內蒙古一機。光電新能源板塊中主要子集團包括了北方光電集團和導航科技集團;特種化工與石化工板塊包括北方化工集團和華錦化工集團;國際貿易板塊包括了北方工業集團。以上每家集團下屬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其中安捷利實業有限公司下屬安捷利實業在港上市,其余11家上市公司均在A股上市。從子集團公司優質資產與對應上市公司資產的對比來看,均在2倍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40倍。由此可見,上市公司在裝入了集團公司優質資產、集團公司完成資產證券化的同時,上市公司在未來的業績爆發性的增長將成為高確定性的事件,必然引發資本市場資金的推動,而這個推動的長時間跨度將同樣是較為確定的,由此從基本面到資金面均符合了長牛特質前提。
從世界上的軍工巨頭來看,真正的競爭強手都是上市公司。美國軍工企業的背后,既有白宮的政府支持,又有五角大樓的軍方支持,更重要的是還有華爾街資本市場的支持。通過資本化運作,中航工業以及中國整個航空工業,都會被改造得更具發展潛力。
中航工業在資本運作方面,首先,將已有的A股、H股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的平臺,按照集團重組后的專業板塊進行整合。其次,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將非經營性的30多家科研院所的相關資產轉化改造為經營性資產。最后,在不失去國家核心控制的前提下,通過資本化運作,改善集團資本結構,吸引社會資源投入。
自2008年以來,中航工業集團對旗下上市公司的資產注入從來沒有停過,總計達到了13批次的上市公司資產注入行動,涉及到11家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分別是:2008年12月,旗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相關資產的注入給中航動控;2009年2月,貴航集團航空配件及輔件制造相關資產對貴航股份的注入;2009年3月集團旗下專用車制造資產對中航黑豹的注入、2009年7月洪都集團飛機相關業務對洪都航空的注入、2009年12月機載懸掛發射控制系統、無人機發射、航空燃油測控系統等航空機電系統資產對中航飛機的注入;2010年4月,航空發動機業務資產對成發科技的注入,2010年 10月集團旗下新能源與鍛鑄資產對中航重機的注入,2011 年1月機載懸掛發射控制系統、無人機發射、航空燃油測控系統等航空機電系統資產對中航機電的注入;2012年5月,集團旗下直升機相關資產對中直股份的注入;2013年6月漢中101航空制造相關資產對中航電測的注入;2014年5月,殲擊機及空面導彈等防務裝備相關資產對成飛集成的注入。
(一)彪悍的財務營收和中期規劃
以去年發布的完整的2014年財報來看,公司2009—2014年營業收入復合年均增速為17.6%,凈利潤復合年均增速為5.7%。公司2014年總資產7 996億元,同比增長16.7%,凈資產2 765億元,同比增長20.3%。中航工業集團目前已上市資產的總市值已達到6 720億人民幣,遠高于其他軍工集團。集團制定的營收目標為,到2020年集團總收入突破萬億。
(二)集團強勁的增長潛力
1.中國未來二十年軍用飛機及航空發動機市場需求測算。戰斗機方面:四代及五代輕型、重型戰機數量總計約1 400架,按單價從4 000億到1.4億美元計算,總計約1 530億美元。大飛機方面:中大型運輸機、大型加油機、中大型特種飛機以及教練及數量總計約1 500架,按單價2 000萬美元、5 000萬美元、1.5億美元、1.8億美元來算,總計約1 040億美元。
2.未來十年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總需求約1 400億元。全球著名的國防和航空市場專業分級機構——美國蒂爾集團公司在2014年7月就發布報告預測:下個十年,全球無人機需求會從現在每年64億美元增長到115億美元每年,十年需求總額約為910億美元。據估計,2014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軍用占89%,民用占11%。十年后市場大概86%軍用,14%民用。預計未來十年,我國軍用無人機市場總規模約為1 400億人民幣。
3.低空即將放開,民用直升機面臨更為廣闊市場。低空領域改革不斷推進,按照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會議信息,1 000米以下低空開放試點有望在全面推開,我國通航需求處于爆發前夕。根據RotorSpot統計,截至2015年4月,美國民用直升機在冊數量達到14 407架,位居世界第一,僅紐約市的民用直升機保有量就超過2 000架。我國國土面積與美國相當,而直升機注冊數量僅為575架,僅為美國的1/25,我國民用直升機未來有巨大需求空間。
綜上幾點,可以判斷目前中航工業集團的市場規模情況已躋身世界航空工業巨頭之列,躋身世界航空工業巨頭行列。已上市資產的總市值已接近1 000億美元,超過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空客等世界巨頭。
(三)投資標的分析
首先,重點關注航空發動機細分。該行業細分是科技技術壁壘最高的行業細分,同時也是未來投入資金最為密集的產業細分。從投資角選股來看,越是體量偏小的標的在未來享受的政策紅利反而會越大,因為目前偏小體量在未來裝入集團優質資產后,業績成長彈性及增速將更為可觀,從機構配置的角度上看,未來上行的空間也將更大。目前三家航空發動機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中,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中航動力(600893)市值分別為122億元、293億元和676億元,所以前兩家公司可以作為重點跟蹤標的予以關注。
其次,直升機細分行業。軍事戰略逐步轉型讓軍用直升機、尤其是重型直升機的需求快速增長。隨著我國安全戰略的逐步升級,對包括直升機在內的空中力量需求爆發式增長。此外,低空即將放開,民用直升機面臨更為廣闊市場需求,公司將持續受益。目前集團旗下僅有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中直股份(600038),集團直升機板塊總裝資產有進一步注入預期,可作為重點關注。
最后,飛機大型構件的鍛造加工。該細分是名副其實的傳統加工中的高精尖、高壁壘。受益于飛機數量及品種的大幅增量空間以及單機高價值占比的雙重驅動,在裝入集團公司優質資產后,未來業績持續增長將成為常態。目前來看,大型鍛造件占飛機價值6%~9%,占發動機價值15%~20%,預計未來二十年我國航空鍛件市場需求7 200億元。其中的一家公司中航重機(600765)非但在之前裝入了集團旗下的鍛鑄優質資產,同時還裝入了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優質資產,作為中航工業集團直屬板塊,該公司定位于我國乃至全球高端裝備基礎產業頂級供應商,其先后涉足進入了3D打印、戰略金屬再生、智能裝備等高新技術領域,可作為未來長期的重點跟蹤品種予以關注。
綜上所訴,以上三大方向提及的可作為關注中航工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重點予以跟蹤與關注。
[責任編輯陳鶴]
E0-054
A
1673-291X(2016)22-0168-03
2016-07-08
徐家健(1994-),男,浙江紹興人,本科,從事投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