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麗
戰略財務管理與企業核心競爭力關系探討
文/劉曉麗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 ,許多大型企業也逐漸增加起來,然而更加復雜的環境在等待每個企業去面對和適應。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快速發展和所需的經濟效益,所以企業必須要多角度的思考自身的財務管理問題。文章將從戰略財務管理的概念、目標、特征、內容等幾個方面來介紹它的重要意義,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作用。
戰略;財務管理;核心競爭力
在信息快速交替的今天,致使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企業必須從多角度思考自身的財務管理活動,全方位的考慮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發展環境,從戰略管理理論的基本原理出發,戰略性的規劃財務管理,企業才能擁有足夠的競爭力,立足于市場。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企業家開始從一些現代化理論戰略管理理論等理論中認識了企業的競爭力,并且十分注重核心競爭力。首次將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展現出來的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發表的《公司核心競爭力》,企業已經初步認可了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并認為它對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作用。企業家劉慧芝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核心競爭力,提出了要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增強人才建設和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一觀點。
(一)戰略財務管理的含義
戰略財務管理是采用戰略管理的思想,把與企業有關的經濟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和分類整理工作,從而使企業的財務信息得到合理配置和優化,給管理層進行由內到外的戰略性決策時提供依據,平衡好經濟環境和企業現實之間的關系,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得到提升并且長期擁有競爭優勢的一種管理體系。
(二)戰略財務管理的目標
與傳統的財務管理的片面性相比,戰略財務管理能夠更好地隨著企業的發展需要來提供幫助。戰略財務管理不僅能夠使股東報酬最大化或者企業利益最大化,而且還能建立更為長久的宏觀目標計劃,從而達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在追求目標的同時,除了要達到企業經營者的利潤需求,也要使員工滿意,消費者滿意,達到共贏的局面。
戰略財務管理的特點
1.長期性。傳統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使股東的利益最大化,過于側重經濟利益,只看當下的利益,戰略意識不強,不利于企業融入復雜的外界環境。而戰略財務管理的長期性,能夠長遠的考慮企業的發展,更有利于企業不斷發展。
2.全局性。傳統的財務管理會讓企業經營者更關注專業性強的財務工作過,卻忽略了掌控整體性和全局性的財務管理工作。如果采用戰略財務管理,所注重的范圍將會增大,有效管理企業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除了關注利益之外,還可以增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因為人力資源的管理與企業的活動展開和長遠發展都息息相關。關注企業的各類信息,如市場需求,市場占有率等關鍵但非財務信息也能夠讓企業全面發展。
3.外向性。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企業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的關注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才能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在復雜的內外環境中立足下來。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要確保其經營目標與內部環境相協調,而能夠充分考慮和研究內外部環境所帶來的威脅和挑戰就是戰略財務管理的優勢所在,可以讓企業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三)戰略財務管理的內容
戰略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戰略財務風險管理、戰略融資管理、戰略營運資金管理和全面預算管理。
1.戰略財務風險管理。戰略財務風險管理通過優化企業的風險管理文化使企業的競爭力得到提升,分步驟的選擇和處理風險信息,合理有效的評估風險,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從而減少某些不確定因素給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而帶來的風險。
2.戰略融資管理。戰略融資管理是企業在完成融資過程中,研究成本與收益的聯系,在進行投資項目時,要思考所投資項目的報酬率是否和企業的需求一致或滿足企業的需求。
3.戰略營運資金管理。企業營運資金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盡量的減少企業的資本成本,確保企業利潤。戰略營運資金管理有多種管理方法,可通過對現金、存貨等的管理來協調企業的經營,滿足企業日常運營所需要的資金。
4.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是在企業的正常的進行經營活動過程中,完善企業的戰略管理目標體系,解析各類資金的支出和收入,包括經營收支、成本費用等內容,讓資金預算更合理有效,幫助企業取得更大的利潤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含義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指在競爭條件下,企業通過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把握全局和審時度勢,敢于競爭的創新力,建設企業文化,確保企業質量的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能力。
(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點
1.不易被模仿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易被模仿,有自身的獨一無二之處,這樣才能夠支撐企業的發展,不易被他人所超越。所以每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都是經過長年累月所積累而形成的,企業文化、企業員工的素質和觀念等都可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長于企業文化之中,由企業員工共同遵守和擁有,非個人獨占,而是以整體形象示與公眾,是特有的,不簡單的,不易被模仿和代替的。
2.價值優越性。價值優越性是指企業能根據顧客需求完成交易,給顧客帶去實惠,使顧客滿意,減少成本的支出,增加企業利益,具備和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完成企業的差異化競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可以讓企業爭取得競爭優勢。
3.資源集中性。企業資金及各類先進技術的集合構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資源集中性的特點。企業為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生產質量將資源集中使用,從而增強其核心競爭力。資源的集中,合理有效的發揮各自作用,可以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總和,展現整合優勢。
4.能力整體性。企業員工個人的優勢和特長不能代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是要經過團隊間的磨合,集中整理,形成一股核心力量,這就是能力整體性。企業只有用整體的實力,增強凝聚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可以讓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斷地發展。
5.延展性。延展性是指企業能把自身的優勢之處發揮到新的接觸領域當中,并且通過滿足客戶的現存和潛在需求贏取利益。在原有的市場領域中開發新的產品或把研發的產品放到新的市場當中,從而增加了企業的業務范圍,給企業更多的盈利機會,讓企業的多元化發展得到實現,增強自身的實力。
一方面,企業的戰略財務管理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是相同的。戰略財務管理員工根據戰略性的決策,將企業資金放到正確的位置,進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增加企業的盈利,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是戰略財務管理人員最重要的技能,也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另一方面,企業核心競爭力也給戰略財務管理提供幫助。戰略財務管理是使用財務管理工具,全面綜合的探討企業環境與流動資金之間的聯系和影響。從戰略性的角度出發,正確合理的采用財務戰略決策,推動資金的流動,是企業獲得戰略性盈利的前提。企業的方方面面如資源或管理模式等都會影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利用增強企業科技創造力,優化組織結構等舉措來加強戰略財務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戰略財務管理能有效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肯定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展現也需要依靠在企業的戰略財務管理,兩者的關系緊密聯系。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戰略財務管理的實質。首先在技術方面,財務管理通過互聯網技術讓管理者更快捷、方便、準確的完成財務管理活動,財務人員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解析和利用網絡信息,進行預判和識別風險,從而提高企業的防范財務風險的能力,使企業的正常運營得到保障。其次在文化方面,企業的核心文化決定著企業的戰略規劃和運營模式,企業提高財務管理部門全部人員的素質,確保團隊中各人員有充分的溝通交流,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最后在組織方面,合理的組織結構能高效的領導各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從而增強核心競爭力。
企業要保證內外部環境、戰略和經營目標三方面的動態平衡,在進行戰略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歸納出有利或有弊的影響,并且積極地尋找合理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發揮戰略財務管理的作用,才能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 劉立芹.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4(7).
[2] 張晶晶.關于財務的分層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2(24).
[3] 孫一兵.淺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J].經濟師,2008(10).
(作者單位:南通名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上接(第32頁)計4個核算單元;業務體系包括南京及無錫的運行保障部、航信業務管理部、技術研發部、市場部共計8個核算單元。全成本費用按國家財稅法規、《華東凱亞財務管理制度》、《江蘇事業部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核算。
3.建立財務分析體系。一是設置反映公司財務經營狀況報表,二是差異變動分析表(含銷售分類明細表、成本費用明細表、人力成本明細表、稅費明細表等)。此舉是通過分析經營狀況及預算執行情況,提升及改進公司決策、財務預測及財務管控水平。
4.加強預算動態管理。一是建立預算責任中心管理體系(部門),根據集團的年度發展計劃和經營目標,結合公司的市場營銷規劃,按南京、無錫片區劃分銷售結構(信息服務、設備銷售、其他增值服務),及人力規劃等經營計劃編制年度經營預算,包含項目、銷售、采購和支出預算等。二是編制資產負債、利潤、現金流量等年度財務預算。公司預算由南京、無錫片區各部門按年度計劃制定后,匯總經總經理審核后,按公司流程審批后錄入NClite系統,加強預算過程控制。三是實施預算動態管理,管控范圍覆蓋南京、無錫片區各部門,原則上不允許超預算進度,但在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經公司管理層批準,可實行滾動預算調整。四是預算分析及結果反饋。與預算偏差超過10%成本費用,必需對不利差異進行分析并提出糾偏建議,確保預算執行可控。
創建年度、季度考核制度,落實目標任務的部門和責任人。下達年度任務書,按季度、年度考核目標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及考核(定性、定量考核)。同時實施崗位績效考核,包含財務部垂直考核、部門經理考核、銷售績效及崗位績效考核等。具體如下:
(一)考核制度以工作績效為核心
一是財務指標考核(權重29%),二是業務指標考核(權重35%),三是運維指標考核(權重26%),四是管理指標考核(權重10%)。
(二)建立“崗位+績效”的薪酬管理體系
崗位工資是固定的,績效工資按績效分數計算,分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較差。90分為B(良好),可領取標準的績效工資。
此外,公司每季度對客戶進行動態的信用等級、貢獻值評價,加強應收款催收管理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每年定期盤點及不定期抽查,加強內部審計,實施財務監督管理,確保公司資產完整及有效運營。
參考文獻:
[1] Linda.深圳用友軟件 用友T3標準版 財務軟件 深圳華琛 OA協同軟件[EB/OL].2011-01-25.http://blog.sina. com.cn/s/blog_5ffbf5610100lw6t.html.
[2]王志權.大數據時代與財務管理轉型[J].財務與會計,2014(06).
(作者單位:上海民航華東凱亞系統集成有限公司江蘇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