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開川
中小學校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固定資產管理的研究
文/王開川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進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學校的財務及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強化會計全過程監督職能,不斷加強預算資金的效率效果。學校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資產監管體系多重化、管理不規范、資產使用效率低等問題,本文對建立會計集中核算后,現代學校制度下,從完善制度、明確職責、細化管理、強化監督、資源共享、人員培訓等方面著手,應如何加強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探索研究。
會計集中核算;中小學校;固定資產管理
加強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積極推進固定資產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學校后勤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防止學校校產流失,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的必要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要加強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建立健全學校國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管理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高使用效益。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改革國有資產管理方式,創新管理機制,強化資產監管,優化配置教育資源。
會計核算中心是以統一核算為手段、集中資金為基礎、加強財政資金收支管理為目標的一種現代化的財政管理模式。建立起由核算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員負責固定資產增減時實物與卡片的對應及日常管理實物盤點、報賬會計負責與卡片對應的固定資產憑證錄入、核算中心負責審核相關憑證并入賬處理的三層管理體系。縣(區)級都發揮固定資產管理軟件作用,利用軟件加大對固定資產調撥、清查、報廢等環節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中小學校資產管理情況,從近幾年的資產管理實踐看,縣(區)級從不同角度入手,加大了資產管理的力度。
第一,從資產新增管理入手,對基層單位需購置的大宗或大額的電教設備、工程項目,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必須辦理采購手續,采購資金集中支付,凡單位自行組織采購的,中心一律不進行報銷入賬;對新購、調撥的固定資產及時入賬;對報廢、轉讓的固定資產,按規定程序辦理后進行賬務處理,保證了學校固定資產的賬面數與實物相符。
第二,從資產的日常管理入手,學校的經費總賬與固定資產明細賬進行關聯,每月只有先登記結轉固定資產賬,并和總賬對賬一致后,才能對經費賬進行結轉下月,以此來控制和規范各學校的固定資產賬的登記工作。
第三,從資產處置入手,建立固定資產報廢按月申報制度和每季度核對制度,需報廢資產每月15日前上報資料,教育部門驗收匯總后月底前報財政部門審批,殘值收入均納入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并督促學校及時進行賬務處理。每季度對各單位固定資產賬與財務賬進行核對,發現不符及時糾正,做到賬賬相符。每學期督促學校進行實物盤點,建立盤點檔案,做到賬實相符。
但隨著各級政府、各部門對資產管理的進一步重視,推進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省、市、縣(區)的教育、財政部門都推出了各自的資產管理軟件幫助核算單位管理好資產,由于各軟件之間的數據不共享,在加大監督力度的同時,造成了工作人員的重復工作,所以我們在探求一種資源共享的創新資產管理模式。
(一)固定資產管理職能權責不明晰,監督、指導不到位
目前,學校固定資產使用面廣、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構成日趨復雜,包括房屋建筑物、土地、各種儀器設備、以及文物陳列物、圖書資料,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會計核算中心是對會計賬務進行審核、記賬,并非具體占有、使用被核算單位的固定資產,對固定資產難以直接進行管理。對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意識,放松了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職責,單位內部各個部門的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難以及時掌握,不能及時賬實核對,形成了核算單位只用不記,核算中心只記不管的狀況。造成單位的資產浪費、資產閑置、重復購置等問題,固定資產未發揮出應有的效能,或基本上沒有使用就進入報廢階段。
(二)資產管理人員不熟悉相關的政策法規,業務水平低
中小學校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下,單位會計、出納取消后設置一名報賬會計,有的單位報賬會計身兼數職,事務繁忙,還兼著資產管理員,沒有時間徹底清理資產而且減少了相互監督;有的由不具備會計專業知識的辦公室后勤人員、司機等兼職,思想觀念跟不上形勢,年齡老化,知識陳舊,不適應現代化的資產管理方式,造成了資產管理的弱化。
(三)各縣(區)發展不平衡,核算軟件不統一
在推進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的趨勢下,學校均建立了固定資產電子帳,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學校狀況參差不齊,各家的資產管理軟件有用省里的、有用市里的、也有各縣(區)國資局的,各軟件之間的數據不共享,統計口徑不一致,造成了工作人員的重復工作,也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匯總、對比分析。
(四)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
大部分學校的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反映的還是歷史成本,不計提折舊,使得固定資產從事日常業務活動而發生的損耗無法在成本核算中體現。造成了固定資產在使用期內的各個會計期間內的成本被嚴重的低估、結余虛增,最終導致單位收支報表中提供的結余信息,不能反映其客觀情況,使其與實際價值相背離,失去了實際意義。
(一)強化各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現行大部分學校財務已納入到會計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學校主要負責人對本學校財務工作和資產保值增值負有主體責任。單位負責人要克服“重錢輕物”的思想,明確本單位所負有的固定資產管理職責,自上而下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提高全員參與固定資產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購管并重,切實加強固定資產的日常
下接(第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