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潔
基于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措施研究
文/高潔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生活的環境逐漸變得多樣化,在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之下,我們迎來了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逐漸廣泛,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企業會計工作。會計電算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對于會計電算化企業而言其最為重要的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控制。筆者根據多點工作 經驗認為,只有在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得到優化的前提下,人們才能夠更好的將會計電算化利用起來,最終將工作效率提高。因此,文章將圍繞企業內部的控制審計在會計電算化影響下如何提高效率進行闡述。
會計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措施
(一)不完善的規章制度
同傳統的審計工作一樣,在會計電算化背景下的審計工作也必須在相關法律的遵循下進行。由于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時間較短,還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存在于相關法律制度當中,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對網絡行為約束的能力,沒有明確的規定出審計機構與被審計機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因而難以有效地在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展開內部控制審計的工作。
(二)參差不齊的工作人員素質
有較多的內容包含在會計電算化的審計系統中,因而要求相關的審計工作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結構必須是全面的,不但要懂得財務、會計和審計等知識,而且還必須對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應用有所了解。然而筆者在走訪中發現,現目前國內對于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在審計工作中只有極少部分滿足全面型人才的要求,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畢業于財會專業,而對于網絡技術的應用以及計算機的處理等知識都是知之甚少。另外,有少部分的工作人員來自于計算機專業,但是他們對于審計有關的知識是不具備的,顯然,對于會計電算化的進一步發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落后的審計軟件
企業若想將內部審計工作做好,其前提是審計軟件必須具備齊全的功能。但是在國內大多數的企業中使用的均是程度比較簡單的審計軟件,雖然對于常見的一些數據訪問能夠執行操作,但是所展現出的數據分析能力總體上交叉,因而使最終的審計效率和質量受到了嚴重影響。
(四)審計內容不夠明確
由于存在的多用因素對審計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造成了影響,致使他們難以找出審計工作的重點。有的工作者在此基礎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做了特別多的工作,但是所取得的效果是難以讓人滿意的。因而筆者認為在審計工作開始以前,必須要對審計的內容有所明確,將那些無用的步驟拋棄,盡可能的將時間節省下來,從而將工作效率提高。
(一)相關電算化審計制度的建立完善
為了確保電算化的審計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其前提是有關于電算化審計工作的法規制度已經完善的建立了出來,在我國基本國情的遵循下,需要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將能夠在國內普遍使用的電算化制度制定出來,以便于其能夠更好地向審計工作提供服務,最終確保電算化的審計工作順利進行。
(二)工作人員職業素養的增強
在內部控制審計工作中,隨著會計信息化的利用,逐漸向審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但要滿足專業財會審計的能力,而且還必須具備扎實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所以,企業有責任有義務對內部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結構的考核,以便將不足之處找出來,隨后將培訓力度加大,在有針對性的培訓內部審計人員的情況下,還需要加強相關管理制度的建立,以便能夠在規范化的管理中提高審計效率。
(三)審計軟件的開發
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信息化審計工作由于起步時間較晚,因而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存在,尤其是國內的審計軟件更新緩慢,難以適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審計工作中要求我們所使用的審計軟件是統一的,并且具備齊全的功能,而為了滿足以上要求,我們需要加大對相關軟件公司的支持力度,支持軟件公司在人才開發這一塊的培養計劃,國家相關部門提供的不僅是資金支持,還需要以國家為背景,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盡可能的使培養的人才滿足全方位的條件,不但善于軟件開發,還善于財會審計的工作。
綜上所述,作為十分復雜的一項工作,企業內部的財會審計必須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在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基礎之上,改變原有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工作,在將審計工作量減少的同時,還必須將審計的準確度提高。雖然在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之中不斷有問題出現,但是通過科學化、規范化的企業內部審計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將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工作能力提高,滿足全面型人才的條件,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會計電算化的作用來,最終將企業內部的競爭力提高。
[1]鄭惠尹,鐘學云.探析會計電算化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策略[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0(06):148-149.
[2]安露.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審計的影響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01):150-151.
[3]黃紅春.會計電算化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對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5(16):207-208.
[4]劉昱彤.會計電算化背景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工作探微[J].東方企業文化,2014(16):251.
(作者單位:浙江出版聯合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