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婷婷
?
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如何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
文/李婷婷
摘要:隨著新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實行,對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公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顯得日益突出,醫改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已成為現階段醫院管理者的工作重點,本文對醫改背景下醫院面臨的財務管理的目標與現狀進行探討,并提出醫院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從而提高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推進醫療改革的實施。
關鍵詞:醫改;醫院;財務管理
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更要重視其公益性,在藥品實行零差價、取消以藥養醫,政府補償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提高醫療服務,加強醫院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工作,已經成為醫院管理者面臨的新課題。我國醫改要求醫院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以病人為中心,提高優質服務,積極挖掘內部潛力,創新財務管理。創新財務管理工作既要明確財務管理的目標,又要對醫院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認識,還要及時分析財務管理工作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意見與建議,為醫院管理者提出可靠的依據。
公立醫院不僅擔負著為廣大群眾服務的職責,而且擔負著提高社會醫療水平的職責,醫療服務水平的高低對實施國家福利政策、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改對我國的社會整體醫療水平發揮著很大的影響,隨著醫改的進一步深化發展,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更加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已成為為醫院管理工作的核心組成部分。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是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持續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相應地發生變化。由于受市場化、商業化的影響,我國的公立醫院在一個時期也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社會公益性,影響了其原有的公益性,造成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現象的發生,也影響了醫務人員的形象。為切實改變這種現象,我國提出醫改。
醫改背景下,要求公立醫院加強醫療衛生制度的建設工作,完善公共醫療服務體系,減輕民眾過重的醫療費用負擔。以解決民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目標,將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作為其改革的重心,不斷增強改革的可操作性,扭轉以往傳統的趨利模式,將公立醫院重新定位于公益性,使醫院的行為和目標與社會利益最大化相趨同。
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包括兩部分:公益性收支和經營性收支,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并未協調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存在醫院重視自身效益、忽視公益性的現象;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時代的進步,財務管理的風險進一步加強,但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不足,對風險的防范能力較差;醫改背景下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缺乏高效合理的管理機制,管理者忽視了對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視;大部分醫院的預算編制工作不夠科學,預算編制工作僅僅局限于對自身的控制,未形成科學的程序,忽視定期分析檢查制度的制定,獎懲制度的制定與執行工作也不嚴格;總體看來,我國醫院缺少一支專業的財務管理團隊,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能力不足,相應地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果造成影響。
(一)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應重視對財務管理制度的健全與完善,建立一套規范化的醫療服務程序,建成合理高效、系統專業的財務管理體系。財務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專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提高其專業素質能力,定期對醫院的財務管理人員開展相關的培訓與專業教育培養工作,建立高效合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健全考核制度,提高財務管理人員職業技能水平。醫院的會計工作人員應發揮其職能作用,進行預測、決策、監督、控制,按時編制精確的財務報表,交由高層管理者、決策者審核,便于高層管理者、決策者針對財務管理問題提出對應的建議與對策。
(二)提高管理意識和財務風險意識
醫院要以醫療實際為基礎,做好財務風險管理控制工作,適當組織財務人員進行知識培訓和技能培養,以增強對風險意識的重視程度。改善醫院以往的重視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責任、財務管理人員只重視成本核算而忽視監督工作的現狀,強化醫院的社會責任職能,弱化對經濟效益的過分追求,關注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控制成本,進行成本核算的同時關注財務監督工作的執行效果,注重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能力的培養工作,結合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其對醫院的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全方位的認識與了解,從而進一步提高其財務風險意識。
(三)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
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醫院可以相應地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使潛在的財務風險得以減少。醫院需要提高高層管理者、財務管理者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要結合及時有效的數據編制合理的預算,制定合理科學的預算管理制度,并嚴格審核編制的預算,保證其實施的可行性,在執行過程中,本著認真嚴格的態度執行、開展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同時根據預算結構開展合理的績效考核工作。財務預算報告的編制,要嚴格參照國家相關的預算管理條例,結合醫院的運作實際分析預算管理情況,梳理目前預算管理工作中的相關問題,相應地找出原因,制定解決方案;醫院要遵循“收支平衡、以收定支、確保重點、總體規劃”的原則,嚴禁預算赤字的隨意編制。財務預算的實施要嚴格按照預算報表中的數據,對日常的經濟業務和活動進行嚴格限制,監督不同的部門按照批準后的報表金額進行具體落實,科學控制實際金額與預算金額之間的偏差。
(四)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
醫改背景下,面臨涉及更多的管理項
下接(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