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強
淺析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文/王曉強
隨著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對建筑企業經營和發展帶來的影響受到社會熱切關注。本文主要探討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組織架構、招投標、稅負及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影響,并探究積極可行的應對措施。
營改增;建筑企業;影響;應對措施
(一)對企業組織架構的影響
當前,我國大中型建筑企業的組織架構基本上是集團公司方式,有著多個分公司、子公司或者項目部。在實施“營改增”前,絕大多數是集團公司具備建筑資質,但工程施工的單位則為集團公司的分或子公司,資質共享在建筑行業相對普遍[1]。但在“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如果想要繼續實行以往的企業組織及經營流程,則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1)合同簽訂主體和施工主體未能一致,進、銷項稅無法匹配,而進項稅也不得抵扣。(2)集團公司內部的總分包缺少合同關系,總包方不能得到分包方進項稅。如此類問題未能妥善解決,那么在營改增后則會增加建筑企業稅負。
(二)對招投標的影響
為全面適應“營改增”建筑業發展的需要,建設管理部門對“營改增”背景下的工程造價、計價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工程造價構成調整及稅負計算方法。依照相關標準和要求,建筑工程以往的計價定額、價格信息均要進行一定調整和修改,并要逐步建立新的造價構成和稅負計算方法。此外,建設單位還需要依照新標準來編制和執行招標概算,招標書相關內容也需要有所調整。
(三)對企業稅負的影響
以往在實施增值稅情況下,要減輕稅負,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盡量得到能夠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然而對于建筑企業而言,人工、材料、機械租賃等成本費用很難得到能抵扣增值稅進項發票。原因在于:(1)人工費用成本很難獲得能抵扣進項稅票;(2)自產自用地材不能得到能抵扣進項稅票;(3)機械使用及租賃費用通常是開具一般性服務發票;(4)施工中的臨時建筑物、基礎設施也無法實現增值稅抵扣。這些都加大了建筑企業得到進項抵扣的難度。
(四)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在落實“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的財務部門面對的首要問題就是會計核算越發復雜,在會計核算的主體、原則、難度、科目等方面均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不斷強化增值稅核算管理,充分應用新型財稅軟件。其次,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而營業稅屬于價內稅,基于價格未發生變化情況下,對企業收入產生影響,也就對損益帶來影響。再次,營改增后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需進行識別及認證,這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財會人員的工作量,增加了財務部門的管理難度。最后,財務部門要特別關注稅法,及時調整業務、改進工作流程、完善合同模板等,如此才能更好的開展財務管理工作。
(一)建立扁平化、專業化組織
一方面,采取集團公司形勢的建筑企業需要對自身的分、子公司及項目部予以梳理,重新準確定位,明確職能,明晰經營方向,通過并購、重組等路徑重新設計企業的組織架構,以實現專業化組織,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2]。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分離好集團公司的主輔業,積極推進產業升級,以構成合理的增值稅抵扣鏈條,充分應用好抵扣稅額,達到平衡稅負的目的。此外,要重設下級組織,如果是因經營需求而設的,則可設為分公司,以實現企業組織架構的扁平化。對于公司某些業務要科學拆分,通過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優勢減輕企業稅負。
(二)充分重視稅改,強化內部培訓
相較于營業稅而言,增值稅的核算和處理更為系統、復雜。為順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建筑企業應充分認識營改增的重要性,并要給予高度重視,密切關注稅改動態,不單單是建筑企業的財會人員,而是自企業管理層到基層一線員工均應積極參與到此項工作中。
由于歷史因素影響,建筑企業一直是繳納營業稅,而對增值稅的認識和了解還相對較少[4]。建筑企業可邀請專業的培訓單位或增值稅經驗豐富的財務人員到本企業中開展增值稅專項知識的培訓,讓企業員工能夠對增值稅更為系統、全面的認識,最大限度的減小營改增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三)嚴格按新計價標準招投標
根據建設部門制定的建筑業“營改增”工程計價調整的要求,及建筑行業相關實踐研究,可應用以下公式計算營改增后的工程造價:
工程造價=稅前工程造價*(1+11%)
式中,11%為建筑業增值稅稅率;稅前工程造價,則主要是人工費用、材料費用、機械使用費用、間接費用、利潤等成本費用。這些項目都不包括增值稅可抵扣進項稅額的價格計算。建筑企業的施工預算需要依照這個公式進行修改,且內部定額也需相應的調整,以便更好的應對招投標工作。
(四)重視并強化增值稅管理
增值稅法規明確規定,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依照必要流程、制度予以領購、開具、管理及認證。所以,要求建筑企業強化增值稅的管理,以免帶來損失。增值稅管理一般是由財會人員負責,而這一工作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對財會人員的專業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因而,企業應聘請具有豐富增值稅管理經驗的財會人員,并不斷強化企業內部既有財會人員相關業務培訓。
在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下,建筑企業必須認清營改增的必然趨勢,應對其帶來的影響有一個系統掌握,更為全面的看待營增改,積極推進企業組織架構的改革,重視病加強內部培訓,落實新計價標準,加強增值稅管理,如此建筑企業才能更好應對營改增。
[1]郝龍航,王駿.營改增的大時代—政策透析與解決方案[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3:322-325.
[2]萬建國.“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深刻影響和嚴峻考驗[J].建筑,2012,8(21):11-14.
(作者單位:江蘇漢宇建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