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松波
?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的形式及防范辦法
文/郭松波
摘要:隨著我國上市公司的發展壯大,公司內部財務報告粉飾問題越來越突出,已經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鑒于此,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的形式和其所造成的危害,然后重點探討了防范財務報告粉飾的措施,以期對上市公司發展中的財務工作有所借鑒。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行為;防范措施
不管是在經濟體系較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還是市場體系尚且在完善中的發展中國家,財務報告粉飾行為都是上市公司在發展中存在的普遍現象。財務報告粉飾的危害主要有:①影響證券市場的發展,破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②損害投資利益相關者的利益;③嚴重影響會計人員的正常工作;④不利于市場資源的科學分配。
財務報告粉飾是指帶有明確目的性的,進行人為操縱,利用公司財務報告美化自己的財務狀況的行為,這種人為操作可能符合會計準則,也可能違反會計準則。財務報告粉飾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利用資產重組
不管是公司發展還是市場經濟的發展都需要不斷進行資源配置的優化,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優化自身資源配置更是實現扭虧為盈、獲得更多利益的有效手段。用財務報表粉飾行為代替優化資源配置,雖然能獲得一些眼下的蠅頭微利,但卻會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二)利用往來項目
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賒賬銷售或分期付款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客戶,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以此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但這種方式也導致應收賬款在往來項目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一些企業也利用虛假財務報告來解決部分掛賬問題。
(三)利用固定資產項目
公司的固定資產是其資產組成中的重要部分,公司固定資產的計量對資產負債表有直接的影響,同時也對公司利潤報表有直接影響。上市公司可以通過修改固定資產的折舊和攤銷年限來粉飾財務報表,或通過調整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和沖回,曲解會計準則、施行新會計準則等手段來粉飾財務報告。
(四)利用成本項目
公司經營成本主要由生產成本、產品成本和營銷成本組成,其中只有銷售成本因有具體數據可查而不易造假。公司可以通過對相關費用的整合來實現財務報表的粉飾,相關成本費用的計算會因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這種不同的計費統計方式就可能導致公司年終結算時盈利虛增。
(五)利用長期短借款項目
上市公司有時會需要大量的資金來進行下一步的發展,而籌資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借款。公司計提長期借款利息時,對計算方法有一定的選擇余地,就能在借款入賬以及計算金額上進行調整或修改,這將直接影響到財務報告的真實性。
財務報告粉飾行為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還會為腐敗行為提供機會和遮掩,從而導致更嚴重危害現象的發生。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財務報告粉飾行為的發生。
(一)整頓會計秩序
要想防范粉飾財務報告的行為,首先要使會計人員認識到這種錯誤行為的危害性,不斷加強對相關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不斷為他們灌輸正確的財務工作理念,促使其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在發現問題后,有關部門務必要做到有法可依和執法必嚴,使工作人員不敢去弄虛作假。
(二)強化注師監督
上市公司會計人員的聘任權一般由公司高層掌控,這使注冊會計師在開展審計工作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能真正發揮其審計監督的作用。如果將注師的聘任權下放到監管部門,就能保證注師在審計過程中的獨立性和自由,將有利于其對財務工作的監管。
(三)規范關聯交易
要想保證證券交易所的監督作用,證監會就要加大執法力度,根據政府的相關政策定期修改完善交易制度。一是政府部門要加強證券機構的建設,確保證監會有全面的監管能力;二是重大的關聯交易務必由股東大會批準并公示交易信息;三是加大對關聯交易中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四)加強內部控制
根據公司需要設立對應的會計崗位,建立并完善相關制度,對會計工作人員應實行輪崗工作制度,最大限度避免腐敗現象的發生。同時,應不斷完善財務內審制度,財務報告的制作和發布過程都要有相關制度來控制,以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五)完善法律法規
目前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給財務報告粉飾留下了很多空子可鉆。因此,要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最大程度地縮小粉飾報告的空間。其次,盡量減少公司在會計工作中的選擇余地,為相關財務信息的計量提供有限的計量方法。
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與上市公司相關的財務工作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我們要不斷努力,通過政府部門、企業公司等各方面的共同合作遏制財務報告粉飾現象,保證企業公司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時慶.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防范體系研究[J].會計研究,2012(12).
[2]廖東聲,李慶有.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防范分析[J].學術論壇,2013(11).
[3]袁超龍.淺析上市公司財務粉飾手法[J].新財經(理論版),2013(11).
[4]許艷霞.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和手段及其防范措施[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2014(7).
[5]劉玲,丁浩.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識別[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1(2).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