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艷
?
淺論營改增對鐵路企業的影響
文/張艷
摘要:“營改增”實施是國家在稅收方式上的改革,屬于交通運輸業的鐵路企業是“營改增”的重點項目。“營改增”對鐵路企業的整個稅收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各上下游客戶在盈利和稅收上的變化必然會影響鐵路企業的日常經營。本文通過簡述“營改增”的背景,分析“營改增”對鐵路企業的正反面影響,進而提出鐵路企業在日常經營和財務管理上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鐵路企業;影響;對策
2012年1月1日起,“營改增”工作的序幕在上海市正式拉開,將原屬于營業稅征收范圍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納入增值稅的征收范圍。2016年5月1日,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營改增”帶來一是稅種的變化;二是征收部門變化,原本由地稅部門征收的營業稅全部變為由國稅部門征收增值稅;三是稅率的改變,營業稅的稅率大致分為建筑業的3%、服務業的5%等,而增值稅適用11%、17%、3%等稅率;四是計稅方式不同,營業稅以全部營業額為計稅基礎,增值稅有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這是二者的根本區別。
(一)有助于優化鐵路運輸企業的產業分工
過去,鐵路運輸企業繳納營業稅時,無法抵扣上一環節的進項稅額,營業稅的計稅依據為經營收入全額。鐵路運輸企業的一大特點是固定資產種類多,投入大。對于外購的固定資產,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就增加了固定資產的原值,不利于鐵路運輸企業對其經營業務進行專業化的劃分。在鐵路運輸企業的日常經營中,涉及的專業化活動越多,需要繳納的營業稅重復率就越高,加重稅收負擔的同時還會影響鐵路運輸行業對固定資產的投資決策。實行“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變為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可以享受進項稅額的抵扣政策。對于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和定期更新的設備,都可以參與稅款抵扣,這有利于促進鐵路運輸行業積極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硬件環境的不斷改造更加有助于提高鐵路運輸服務的效率和舒適度,現代化鐵路的建設目標就能早日實現。
(二)有利于提高鐵路運輸企業的同行競爭優勢
過去鐵路運輸企業征收營業稅時,下游企業無法取得貨物運輸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按照7%的扣除率對運輸貨物成本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而不能將其他的裝卸費用、保險費用納入抵扣范圍,這使得鐵路運輸企業相對于其他行業缺少了一定的競爭力。在全面實行“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可以為下游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彌補了以前的不足,終于能站在同一平臺上參與到和其他交通運輸業、物流服務業的競爭之中。“營改增”使得鐵路運輸企業既具備了在同行里的競爭優勢,又有利于促進行業間環環相扣的溝通合作,打造更為優質、高效的運輸服務。
(一)經營成本增加
“營改增”的全面推開,短期內會造成鐵路運輸企業成本的增加,尤其是納稅成本的增加。在“營改增”落地的初期,首先,鐵路運輸企業對該政策處于摸索學習之中,需要不斷與稅務機關進行交流和咨詢,新的征稅環境必然伴隨對相關財務人員的經常性輔導和培訓,這都會加大企業的成本投入。其次,“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新增了開具增值稅發票的工作。人員需要重新搭配組合,企業內部需要進行軟硬件的更新,增值稅專用稅控機和增值稅開票系統的購置和安裝都是不小的成本支出,這同樣會增加行政成本。第三,在繳納增值稅的初期階段,鐵路運輸業短期內并不能獲得足夠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營改增”后,稅率由3%變為11%,如果不能在日常業務中盡可能的取得增值稅發票,就不能充分的對稅款進行抵扣,減輕稅負的目標也就不能立竿見影。增值稅主稅種的增加同時又會帶來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費附加的協同增長,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也面臨著未抵扣增值稅的問題。以上種種都導致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
(二)稅收風險加大
第一,增值稅的抵扣環節具有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執行不力將導致企業面臨稅收風險。鐵路運輸企業在增值稅的整個處理過程中會涉及發票的取得、領用、抵扣、繳納等多個環節,增值稅法對此都有嚴格而且復雜的規定。鐵路運輸企業必須嚴格遵循稅收法規的要求,一旦違反,將面臨稅務處罰的風險。第二,全面推開“營改增”初期,鐵路運輸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對增值稅有關納稅政策掌握還不透徹,還有可能出現理解的偏差,造成對稅款的計算錯誤、會計事項的少計、漏記等問題,甚至有個別財務人員過度追求稅額抵扣,造成稅收繳納上的風險,使鐵路運輸企業面臨行政或刑事上的處罰。
(三)核算方式改變
“營改增”后,鐵路運輸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是在會計科目的運用上,需在“應交稅金”科目下設置“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在應交增值稅明細帳中,應設置“進項稅額”、“已交稅金”、“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等專欄。二是賬務處理方法上,企業應按照營改增“環環征收,層層抵扣”的初衷,按照發票載明的金額及時計入應該繳納的銷項稅和可以抵扣的進項稅。另外,營業稅屬于商品的價內稅,稅款計入價格中;而增值稅是價外稅,鐵路運輸企業在核算商品的成本、收入時要刨除增值稅稅款的因素。這種核算方式會增加計算上的難度,同時也會帶來利潤表上相關要素的改變。
(一)加強企業內部對“營改增”政
下接(第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