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娟
?
營改增后企業稅負變化與籌劃路徑
文/楊娟
摘要:2016年5月1日開始,我國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營改增有利于降低企業稅務負擔,加快第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同時為國家稅收收入提供可靠保障。營改增政策全面實施后,社會各行業企業的實際稅負相繼發生變化,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計稅方法適用合理得當,則能夠有效降低稅負,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新的契機。因此,企業必須快速適應稅制改革變化,合理調整財會措施,積極應對營改增政策帶來的挑戰。
關鍵詞:稅制改革;營改增;企業稅負;納稅籌劃
營改增最大的變化在于改變了營業稅重復征稅、無法抵扣、無法退稅的弊病,實現了增值稅進項和銷項的抵扣,能有效降低企業稅負,完善我國財稅體制,這是我國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也與國際趨同。對于企業的稅負變化,主要可歸結為如下幾點:其一,稅負下降。營改增實施后,大多企業整體稅收負擔有所下降,故而經營利潤也將有所提升。一般企業在營業稅稅制下,需要交納5%的營業稅稅率,比如,服務類型的企業的增值稅稅率為6%,雖然表面上來看稅率上升了,但其可以通過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方式,將設備維修保養費、水電費等項目進行抵扣,使得整體稅負會出現一定程度下降;又如規模較小的企業,一般增值稅稅率僅為3%,則其稅率則較之前有了明顯下降。其二,抵扣操作難度大。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企業所面臨的稅收環境較之前更為復雜,實際稅收壓力并不確定。比如,對于將大量成本用于人員工資支出,很少開展原材料的采購和設備采購的企業,將難以通過進項稅抵扣的方式抵消稅負;又或是無法將增值稅轉嫁到下游供應商的企業,只能夠依靠自己能力承擔稅收負擔,其稅收壓力一時難以得到有效緩解。
納稅籌劃需要充分把握時機,才能最大程度上利用稅收政策來降低企業稅負。具體而言,企業在營改增實施后應遵循的納稅籌劃原則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其一,事前性原則。正常情況下,國家稅收征收工作是在企業經營活動落實后才具體實施的,給予了企業較大的緩沖空間,企業可按照相關規定,事先制定計劃,以保證納稅籌劃充分發揮作用,以降低企業運作成本,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其二,合法性原則。企業納稅人要充分掌握稅法,并遵從國家稅法立法精神,通過主動與稅務部門人員溝通,讓自身對稅法進一步理解,以控制納稅、涉稅風險。其三,時效性原則。納稅籌劃不可能憑空產生,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政治環境、政策環境、法律環境等進行綜合性分析,再具體實施,以保證納稅籌劃充分發揮作用。
(一)合理使用、保管增值稅發票以獲得更多的補貼
企業的增值稅發票不僅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目前的經營業務,同時在增值稅發票上注明的扣稅條例和金額也可以作為企業的完稅憑證,對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因而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使用和保管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便利,減少更多成本。對此,企業應當做好稅金的明細賬單,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國家目前下發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充分考慮外部發展環境以及市場的總體發展趨勢,確保稅收籌劃方案與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一致,以便于企業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申請材料的準備,盡可能地為企業籌劃更多的稅收補貼和優惠,促進企業良好運營和發展。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保持與稅務機關良好溝通
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后,增值稅所涉及的業務環節也隨之增多,因此,企業各業務部門也應當積極配合,互相支持,積極開展相關增值稅業務的培訓講座,明確知悉增值稅務管理的要求,將稅務籌劃措施落到實處;及時與當地稅務管理部門溝通交流,結合政策動向及企業實際制定稅務管理辦法,或向當地稅務管理部門征求意見,協商制定處理辦法,以避免因理解分歧而造成納稅風險;并且定時向當地稅務管理部門反映涉稅訴求,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納稅環境。
(三)注意混業經營獨立核算,合理推遲應繳納稅款
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在增值稅原有17%、13%及零稅率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11%、6%兩個低稅率,同時將納入增值稅試點的小規模企業統一征收率為3%。這樣一來,我國目前增值稅稅率體系即是由17%、13%、11%、6%及零稅率和3%的征收率組成。而一般在混業經營中,不同稅率項目需要分開核算,否則會統一適用高稅率,因此,企業應當及時對于涉及混業經營的項目采取分開核算法,以適用較低稅率,降低稅負成本。同時,還可采取合理的稅務籌劃實現推遲繳納稅款,但前提是要合法。具體地說,即是要遵循下述幾項下稅收政策規定:其一,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的時間,應當是納稅人履行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當天。其二,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而采取預收款方式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應當是收到預收款的當天。其三,因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在認證的次月申報納稅,如果企業當期沒有充分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則將無法及時抵扣。所以,企業如需購買大額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具體情況,在限定的認證期內,即180天內就選擇、確認恰當的認證時點。其四,納稅人發生視同提供應稅服務的,其納稅義務發生時間應當是應稅服務完成的當天。
參考文獻:
[1]曲佳琦,葛長銀“.營改增”企業稅負平衡點分析[J].財會學習,2015(2):60-61.
[2]楊美蓮,建筑業“營改增”后稅負變化探析[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17-20.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