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艷麗
?
加快文登區家紡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文/高艷麗
家紡已成為國民經濟中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支柱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消費、出口創匯、吸納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加快城鎮化進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文登家紡產業已發展成為國內外重要的家紡生產基地,被授予中國工藝家紡名城、優質工藝家紡產品生產基地等稱號。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如何解決制約家紡產業發展的瓶頸,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文登素有“魯繡之鄉”的美譽,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格局,企業總數達到3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40多家,從業人員數萬人,主導產品有機繡抽紗工藝品、服裝服飾品、絎縫制品、工藝繡品、床上用品、窗簾布藝、臺飾、浴室用品、豬皮革、豬仿羊服裝革、牛皮革等,具備年產4億件(套)的生產能力。
(一)產業集群效應明顯
文登把家紡產業作為全區經濟的支柱產業來打造,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在資金、服務、技術等方面對家紡企業進行扶持,實現了由傳統魯繡向家紡產業的轉變,形成了數十家龍頭企業和上千個家紡加工點為支撐的集群式發展格局,躋身中國百佳產業集群行列。
(二)裝備水平逐步提升
文登家紡骨干企業積極引進先進設備,改造工藝流程,加快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使家紡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共引進先進大型飛梭電腦繡花機180多臺,多頭電腦繡花機2000多臺。
(三)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文登家紡企業把加快提升創新能力作為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山東萬得集團投資5200多萬元建起了國內一流的研發中心和擁有3萬多種布料樣本的創新設計資料庫,山東蕓祥集團開發出了高檔的家紡禮品、藏品,以及福璐藝品開發的系列婚慶產品,形成了新的銷售點和增長點。
(四)國內外市場加速啟動
文登家紡企業在鞏固擴大國外市場的同時,加速開拓國內市場,開辟新的發展空間。山東藝達集團在國內大中城市發展專賣店、銷售專柜近500個,內銷比重提高到30%,去年國內銷售收入達2億多元。目前,文登家紡企業在國內設立了1000多個專賣店或專柜,三分之一以上的家紡企業開展了電子商務,在開拓國內市場上實現了突破。
(一)龍頭企業不強,產業鏈條不長
文登區雖然擁有40多家規模以上的家紡企業,但缺少頂天立地的大型龍頭企業,與羅萊家紡、水星家紡、富安娜等企業相比,資金、管理、人才等實力不夠強,對產業的帶動能力不足。
(二)市場影響力不大,自主品牌缺乏
文登家紡產品品牌影響力不強,大部分家紡企業主要是搞來樣加工和貼牌生產,企業自己的研發團隊起輔助作用,成為別人的附屬加工車間,缺乏在國際國內叫的響亮的品牌。
(三)行業管理水平不高,企業持續發展力不足
文登的家紡企業缺乏科學的管理理念,難以建立適用市場經濟體制的產品開發機制、技術創新機制、快速反應機制、資本運營機制和員工激勵機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四)產品文化內涵不深,產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文登家紡產品文化內涵不足,缺乏明顯的文化特征,存在風格同質化、文化主張模糊化的問題,導致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不高。
針對文登區家紡產業發展中的問題,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及產業發展實際,對提升文登區家紡產業發展水平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培育優勢龍頭企業
整合資源力量,對優勢家紡企業進行重點培植,盡快做大做強,帶動整個產業快速發展壯大。支持優勢企業通過兼并、嫁接、參股、控股等形式,組建持股集團,與外資合資,組建合資企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在國內和到境外上市。
(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充分發揮現有品牌優勢,引導企業加強對現有品牌的綜合利用,鼓勵企業由單一品牌向綜合品牌發展,由單品牌向多品牌發展,在立足主業的前提下,進行適度的產業多元化,充分發揮品牌的作用。
(三)著力開拓國內外市場
充分挖掘我國內需潛力,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大力開發適合國內市場的新產品,把產品開發與地域文化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突出文登家紡的地方特色、工藝特點和文化特質,增強吸引力,提升附加值。針對歐美市場不振的實際,把開拓東南亞、俄羅斯等新興市場作為重點,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力爭盡快取得突破。
(四)加強產學研合作
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科研及技術合作力度,爭取知名紡織類大學、科研機構與骨干企業結成對子,在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分支機構,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共同體,開展高水平、深層次的合作,及時幫助解決技術難題。鼓勵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技術裝備改造升級。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大力引進和培養發展專業的工藝美術注冊設計師隊伍。
(五)提高產業聚集度
根據產業分布情況,科學規劃園區布局,研究確定園區準入門檻,培育優勢主導產品,引導同類及關聯度高的企業入園集聚發展。引導布局分散的家紡企業逐步向專業化園區集中,不斷提高產業聚焦度,發揮產業聚集效應。
(六)積極組織產業聯盟
按照資源共享、相互協作、抱團發展、共同做強的宗旨成立文登家紡產業發展聯盟,通過組建聯盟,培養擁有話語權的龍頭家紡企業,建立綜合研發公共服務機構,整合聯盟成員資源,在科研研發、市場開拓、加工合作、人才培養、統一對外等方面,全面加強聯盟成員之間的合作,并加快上下游產業鏈的培育,帶動促進全區家紡產業的差異化競爭,推動整個產業實現快速轉型升級,促進整個產業實現健康持續發展的目標。
作者單位:(威海市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