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曉梅 黃卉敏
?
文化產業跨國并購分析——以鳳凰傳媒并購PIL項目為例
文/程曉梅 黃卉敏
摘要: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頒布法律法規或者政策意見鼓勵我國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提出各種優惠政策為我國文化企業發展鋪平道路,文化產業向海外市場的業務拓展勢在必行。本文以鳳凰傳媒并購PIL項目為例,從制度背景、并購歷程及并購啟示等方面對文化產業跨國并購進行分析,為政府部門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文化產業;跨國并購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迅速,成為促進社會文化大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幾年許多文化企業跨國并購案例,如完美世界2011年以3500萬歐元收購Atari旗下網絡游戲開發商CrypticStudios100%股權、騰訊2012年以2695萬美元收購Levelup公司49%的已發行股本、西班牙電信2013年以8.5億歐元將愛爾蘭部門出讓給和記黃埔旗下子公司等。在此背景下,鳳凰集團國際化戰略有效、有序、持續發展,逐步將文化產業生態圈理念在海外落地生根。
目前文化產業的發展已提升到我國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國務院2014年以國發〔2014〕13號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做出部署,強調加大文化領域對外投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力求把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品推向世界。
2013年10月下旬PIL公司的代表與鳳凰項目組在深圳初次進行面談并簽訂排他性保密協議。隨后,鳳凰傳媒在2013年年報中表明“要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爭取大項目突破”。
談判歷時7個月,鳳凰傳媒董事會于2014年5月12日正式通過了收購議案以及增資進行本次收購的議案。鳳凰傳媒擬以現金對鳳凰教育增資1.5億元人民幣,鳳凰教育擬以8000萬美元收購PIL、JRS及其某些關聯方擁有的全部兒童圖書業務資產及其經營童書業務的相關關聯方的100%的股權和權益。
鳳凰傳媒與PIL公司于2014年7月15日在芝加哥完成各項文件的簽署。雙方在兩個月內完成了全部的標的交割工作,鳳凰傳媒正式擁有PIL在全球市場的全部童書業務、資產及人員。
雙方于2014年7月16日辦理了資產交割手續,在此后的經營活動中,業務量慢慢重新恢復正常水平并進一步增長。并購談判期間,雙方約定PIL在規定期限內向鳳凰傳媒在美國新設的收購主體——鳳凰國際出版公司(PIP)轉讓不低于95%的形象授權,該項可保證PIP能全面繼承美國公司的無形資產等資源。目前PIP共獲得包括迪斯尼、孩之寶等在內的13家公司25個產品系列,在全球217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許可,為PIP公司在美國市場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上述并購歷程分析可發現,其中存在政治風險、文化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等,對于可能面臨的并購風險鳳凰傳媒充分準備,做到了未雨綢繆。
(一)做好戰略規劃
作為國內出版龍頭企業,鳳凰傳媒立足自身戰略目標的同時順應國家戰略導向,通過多種方式積極探索:加大版權輸出力度;在英國、美國等多地設立分支機構,開拓境外市場;與國際出版巨頭進行資本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通過這些方式對國外市場環境進行了解,熟悉資本合作模式,積累資本運作經驗,以有效應對政治風險和市場風險。
鳳凰傳媒抓住時機,在2014年度工作中提出其戰略目標,即要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爭取大項目突破;海外大型出版公司的并購要加快論證盡早落地。正是有了提前的謀篇布局,才有了2014年PIL項目的水到渠成。
(二)組建專業團隊
跨國并購過程復雜,困難重重,并購企業應對此進行充分預估,并組建一支精干、敬業的專業團隊。對于傳統出版企業來說,往往面臨出版專業隊伍強大、資本運作人才緊缺的窘境,因此需要借助中介機構的專業力量。
(三)分析外部環境
與境內并購相比,跨國并購復雜程度更高,目標企業所處的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和自然環境以及技術環境均與境內并購不同。并購企業應充分認識目標企業所在國家的外部環境,把握與并購相關的機會。PIL公司業務資產分布廣,業務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政策、文化、匯率都存在明顯差異。鳳凰傳媒的并購團隊在并購之前就對PIL所處的環境進行了全面分析評估,以規避潛在的文化風險和市場風險。
為促進文化產業在國際中的發展,即需要政策的引導,也需要法律的規范。我國出臺了不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政府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各國文化產業發展除與政治因素密不可分外,還需要國家財政大力支持。同時,我國政府需要發揮宏觀作用,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有效保證我國文化企業在并購的過程中能夠得到保護和優惠,減少由于政治原因和法律原因觸犯當地規則的問題,導致企業不得不退出當地市場或者繳納巨額賠償金等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佳音.我國文化產業跨國并購研究——騰訊收購 Levelup 公司[J].現代產業經濟,2014,2:56-64.
[2]成靜.出版業跨國并購:在賣書中講好中國故事[N].中國經濟導報,2014,9:(B07).
[3]藍有林.“借船出?!保汉M馐召彶皇亲鲂?,而是做實[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4,9.
作者單位:(山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