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正交試驗研究了不同方法提取荸薺(Heleocharis dulcis)皮中多酚的最佳條件。結果表明,微波輔助法提取的多酚最多,最佳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60%,微波功率為350 W,提取時間為5 min,料液比為1∶30(g∶mL),在該條件下多酚平均得率最高,達到2.86%;其次是超聲波輔助法提取,最佳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30(g∶mL),提取溫度60 ℃,提取時間50 min,在該條件下多酚平均得率為2.51%;加熱法提取多酚得率最低,最佳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30(g∶mL),提取時間4 h,提取溫度60 ℃,該條件下多酚平均得率為1.96%。3種方法提取的多酚得率不同,各有優缺點,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
關鍵詞:荸薺(Heleocharis dulcis)皮;多酚;加熱提取;微波;超聲波
中圖分類號:S64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3-342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3.039
荸薺(Heleocharis dulcis),又名馬蹄,是莎草科荸薺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種常見的天然經濟作物,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荸薺作為一種優良的藥食同源果蔬食物,自古就有“地下雪梨”和“江南人參”的美譽[1,2]。目前,中國荸薺栽培面積約為3.5萬hm2,每667 m2產量最高可達4 000 kg,每年的產量約為7.5×105 t,產量占世界荸薺產量的95%以上[2,3]。荸薺皮中含有抗菌成分荸薺英,對多種細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成分為酚類、生物堿、有機酸、皂苷及游離黃酮類等,荸薺皮中還含有豐富的水溶性棕色素和膳食纖維[4]。荸薺皮是加工的副產品,其質量占鮮荸薺的20%~25%[1],通常被丟棄。如果能將這些廢棄物加以處理,提取荸薺皮中的多酚、黃酮、荸薺皮色素等物質[5],可用于食品的保鮮和天然的食品添加劑以及保健品的開發。同時增加了荸薺種植的產品附加值,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近年來研究發現,一些農業、食品工業副產品的提取物中也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其中有些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很高[6-12]。目前,對荸薺皮中多酚的研究卻鮮見報道[13-16]。本試驗旨在探討采用加熱、超聲波輔助、微波輔助等提取方法提取荸薺皮中多酚類物質的條件及3種方法的比較,方便后期根據不同需要選擇合適的提取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材料來源 荸薺(廣西產),從武漢菜市場收集荸薺皮,剔除雜質,洗凈,在恒溫烘干箱內以50 ℃烘干,用微型植物粉碎機粉碎備用。
1.1.2 主要儀器與試劑 RE-2000A型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HB-ⅢA型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上海豫康科教儀器設備有限公司);FZ102型微型植物粉碎機(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2K-60AB型電熱真空干燥箱(上海申光儀器有限公司);DHP120型恒溫培養箱、ZKF030型電熱真空干燥箱(上海實驗儀器廠有限公司);JA5003B型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HH-4型數顯恒溫水浴鍋(國華電器有限公司)、752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微波爐(格蘭仕微波爐有限公司)。
無水乙醇,碳酸鈉,沒食子酸,Folin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試驗方法
1.2.1 荸薺皮多酚提取正交試驗 稱取荸薺皮粉末5.000 g若干份,按照正交設計(表1、表2、表3)的條件向試驗材料中加入一定體積分數的乙醇,按照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荸薺皮中的多酚。加熱完成后將其在負壓條件下過濾取濾液。收集濾渣加入第一次提取體積80%的乙醇進行二次浸提,再次負壓抽濾取濾液,兩次濾液混合保存備用。再取0.1 mL樣品用分光光度計在765 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并記錄,每間隔15 min記錄一次吸光度,記錄1 h。
1.2.2 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繪制 準確吸取濃度為226 μg/mL的沒食子酸標準溶液0、0.05、0.10、0.15、0.20、0.25、0.30 mL于容量瓶中,分別加入去離子水2.00、1.95、1.90、1.85、1.80、1.75、1.70 mL,再加入Folin試劑1.00 mL,充分振蕩后靜置3~4 min,分別加入1.00 mL的10%Na2CO3,定容至10 mL,振蕩后于沸水浴中水浴1 min,同時設置試劑空白對照,在765 nm下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沒食子酸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求回歸方程。
1.2.3 多酚含量測定 樣品中多酚含量的測定,吸取0.10 mL不同方法提取的提取液,同時設置試劑空白對照,按上述方法測定吸光度。根據回歸方程求出多酚含量。按照以下公式計算荸薺皮中多酚得率。
多酚得率=y×100×v×10-6/M×100%
式中,y為荸薺皮樣品溶液中的多酚濃度 (μg/mL);v為荸薺皮樣品粗提液體積(mL),M為用來浸提的荸薺粉的質量(g)。
1.3 數據統計分析
用Excel軟件建立回歸方程,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結果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繪制
在波長765 nm下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沒食子酸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到回歸方程為y=15.765x+0.031 6,相關系數R2=0.994 5(圖1)。
2.2 正交試驗結果
2.2.1 加熱法正交試驗結果 由表4的極差分析可知,4個因素對荸薺皮中多酚得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乙醇體積分數>料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溫度,加熱法從荸薺皮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藝為A3B1C3D2,在此條件下進行3次驗證試驗,荸薺皮中提取的多酚得率分別為1.94%、1.97%、1.96%,平均得率為1.96%。
2.2.2 微波輔助法正交試驗結果 由表5的極差分析可知,4個因素對荸薺皮中多酚得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料液比>乙醇體積分數>提取時間>提取功率,微波輔助法從荸薺皮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藝為A2B2C2D3,在此條件下進行3次驗證試驗,荸薺皮中提取的多酚得率分別為2.86%、2.82%、2.89%,平均得率為2.86%。
2.2.3 超聲波輔助法正交試驗結果 由表6的極差分析可知,4個因素對荸薺皮中多酚得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乙醇體積分數>料液比>提取溫度>提取時間,超聲波輔助法從荸薺皮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藝為A2B3C3D3,在此條件下進行3次驗證試驗,荸薺皮中提取的多酚得率分別為2.46%、2.55%、2.51%,平均得率為2.51%。
從加熱法、超聲波輔助法、微波輔助法提取荸薺皮中多酚的效果來看,加熱法最佳提取工藝的多酚平均得率為1.96%,微波輔助法最佳提取工藝的平均多酚得率為2.86%,超聲波輔助法最佳提取工藝的平均多酚得率為2.51%,可以看出微波輔助法提取的效率明顯優于超聲波輔助法和加熱法,分別比超聲波輔助法和加熱法得率高0.35、0.90個百分點;而超聲波輔助法提取高于加熱法0.55個百分點。采用不同提取方法進行提取時,各因素的影響大小不同,加熱法和超聲波輔助法提取乙醇體積分數的影響作用最大,而微波輔助法提取時料液比的影響最大。
3 小結與討論
本試驗采用加熱法提取荸薺皮中多酚,結果表明影響多酚得率的主次順序為乙醇體積分數>料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溫度,加熱法從荸薺皮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藝為A3B1C3D2,即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為1∶30、提取時間為4 h、提取溫度為60 ℃,在此條件下,從荸薺皮中提取到的多酚平均得率為1.96%。
郭艷華等[13]在用超聲波輔助提取荸薺皮多酚的研究中,在考慮提取溶劑pH的情況下用60%的乙醇提取,料液比1∶30,超聲時間50 min,此條件下得到的多酚得率為1.80%。羅楊合[14]采用Folin-Ciocalteu法測定馬蹄皮中多酚的含量,在0.20 mL 1 mol/L FC試劑中加入0.15 mL 10% Na2CO3,25 ℃反應80 min后得到的總酚含量為4.86%。陳秋娟等[15]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荸薺皮多酚的研究中考慮了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料液比、乙醇體積分數4個因素,最佳提取工藝為提取溫度50 ℃、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16、超聲時間20 min,此條件下多酚得率為3.00%。本研究沒有考慮pH,采用超聲波輔助法提取的最佳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30、提取溫度60 ℃、提取時間50 min,在此條件下,從荸薺皮中提取到的多酚平均得率為2.51%。
陳秋娟等[16]采用微波輔助法提取荸薺皮中多酚的研究中,最佳提取工藝為提取功率400 W,乙醇體積分數70%,提取時間6 min,料液比1∶40,在此條件下,多酚得率為3.15%。本研究采用微波輔助法探討提取功率、提取時間、料液比、乙醇體積分數4個因素對荸薺皮中多酚得率的影響,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藝為料液比1∶30、乙醇體積分數60%、提取時間5 min、提取功率350 W,在此條件下,從荸薺皮中提取到的多酚平均得率為2.86%。
通過對3種提取方法的比較研究,發現微波輔助法提取荸薺皮中多酚的效率最高,省時省力,節約材料,但是不宜大規模提取。超聲波輔助提取荸薺皮中多酚的效率略低于微波輔助法,但是超聲波輔助法可以大規模提取,若是進行工業化生產采用超聲波輔助法提取較好。加熱法提取荸薺皮中多酚的效率最低,耗時很長,但是提取工藝方便簡單,也適用于工業化生產。根據以上分析,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提取方法。
參考文獻:
[1] 蔡 健.荸薺的營養保健和加工利用[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5(2):40-42.
[2] 李作美,邵 杰.荸薺皮中生物活性物質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9(6):60-62.
[3] 劉 欣,趙力超.荸薺產粉廢漿中功能組分及其功能效果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學,2006(2):251-255.
[4] 李 峰,柯衛東,劉義滿.荸薺研究進展[J].長江蔬菜,2006(8):39-43.
[5] 趙廣河,陳振林.荸薺活性成分與功能作用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1(9):235-237.
[6] 耿中華.植物多酚的研究進展[J].廣西輕工業,2008(5):4-5,11.
[7] 莫燕霞,胡寶祥,莫衛民.不同提取方法測定新鮮茶葉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較研究[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08(4):158-161.
[8] 朱德文,岳鵬翔,袁弟順,等.超聲波輔助浸提茶鮮葉中茶多酚的工藝研究[J].中國農機化,2011(1):112-115,126.
[9] 王 芳,張慶慶,喬 璐,等.烏飯葉中黃酮、多酚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17):4158-4163.
[10] 陶阿麗,余大群.響應面曲線法優化超聲輔助茶多酚提取工藝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8):60-65.
[11] 牛紅軍,李 軍,李建文,等.超聲技術在植物多酚提取中的應用進展[J].農學學報,2014(4):92-95.
[12] 劉 楓,張雪佳,李 潔,等.破布木果總多酚的超聲提取工藝研究[J].環球中醫藥,2013(8):580-584.
[13] 郭艷華,李艾華,張玉敏.荸薺皮多酚的提取及脂質抗氧化活性[J].江漢大學學報,2012(6):24-28.
[14] 羅楊合.Folin-Ciocalteu法測定馬蹄皮中多酚的含量[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9):2247-2249.
[15] 陳秋娟,梁瓊芳.超聲波輔助提取馬蹄皮多酚物質的工藝[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4(9):47-49.
[16] 陳秋娟,羅楊合,張 志,等.微波輔助提取荸薺皮中多酚類物質的工藝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0144-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