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綠原酸提取得率為考察對象,研究乙醇體積分數、液料比及超聲時間對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根據Box-Behnken試驗設計原理,應用響應面法對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工藝進行優化。結果表明,超聲波法提取獨行菜綠原酸的最佳工藝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79%,液料比35∶1(mL∶g),超聲時間30 min;該條件下,綠原酸實際提取得率為1.033%,與模型預測值(1.029%)相近。
關鍵詞: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超聲輔助;綠原酸;響應面法
中圖分類號:TS202.3;S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13-345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3.045
獨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為十字花科獨行菜屬植物,在中國北方廣為分布,為常見的田間雜草。獨行菜的嫩葉可作野菜食用,種子為中藥“葶藶子”,有利尿、止咳、化痰的功效[1],也可榨油用于生物柴油的生產。獨行菜還具有廣泛的環境適應性,抗逆性強,生長期短,是油菜進行抗逆性及生育期育種的優良遺傳資源[2,3]。
綠原酸為植株光合作用的副產物,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清除自由基等功效[4,5],是杜仲、金銀花等中草藥的主要效應成分之一[6,7]。近年來,在保健食品以及美容護膚產品的研發中,綠原酸也往往作為重要的功能成分進行添加[8,9]。綠原酸對癌細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11]。因此,綠原酸的市場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本研究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響應面法對獨行菜綠原酸的超聲波輔助提取工藝進行優化,以期為獨行菜的進一步加工利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獨行菜,采自唐山地區。
綠原酸標準品,中國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無水乙醇(分析純),山東利爾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FA1204B型電子天平,上海精科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HG-9070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儀國科科技有限公司;不銹鋼分選篩,浙江上虞市華豐五金儀器有限公司;KQ-250DE型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SHB-III型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752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1.3.1 獨行菜綠原酸的提取工藝 獨行菜洗凈→ 60 ℃烘干→粉碎、過篩→超聲處理→抽濾→稀釋→測定。
1.3.2 綠原酸提取得率的測定 以綠原酸標準品繪制標準曲線,得到線性回歸方程Y=0.062 7x-0.001 6,r2=0.997 4。綠原酸提取得率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綠原酸提取得率=C×N×V/m×100%。式中,C為綠原酸質量濃度(μg/mL);N為樣品溶液稀釋倍數50;V為樣品溶液體積(mL);M為試驗樣品質量0.5 g。
1.3.3 試驗設計 試驗選取3個主要影響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因素,乙醇體積分數、液料比和超聲時間,首先進行單因素試驗,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Box-Behnken試驗設計方案[12],并利用響應面法對超聲輔助提取獨行菜綠原酸的工藝條件進行優化。
單因素試驗:①乙醇體積分數50%、60%、70%、80%、90%、100%,液料比20∶1(mL∶g,下同),超聲時間20 min,粒度100目,超聲溫度30 ℃,超聲功率250 W,考察乙醇體積分數對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②乙醇體積分數80%,液料比15∶1、20∶1、25∶1、30∶1、35∶1、40∶1,超聲時間20 min,粒度100目,超聲溫度30 ℃,超聲功率250 W,考察液料比對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③乙醇體積分數80%,液料比30∶1,超聲時間10、20、30、40、50、60 min,粒度100目,超聲溫度30 ℃,超聲功率250 W,考察超聲時間對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
根據Box-Behnken試驗設計原理,結合單因素試驗結果,采用3因素3水平響應面法優化獨行菜綠原酸的提取工藝,響應值為綠原酸的提取得率(Y)。試驗因素與水平如表1所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 乙醇體積分數對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 由圖1可知,乙醇體積分數為80%時,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得率最高。可能是當乙醇體積分數小時提取能力低,當乙醇體積分數大于80%時,乙醇容易揮發導致提取得率降低,因此選擇乙醇體積分數為80%。
2.1.2 液料比對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液料比為30∶1時,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得率最高。液料比過小時,綠原酸不易溶出;而液料比過大,綠原酸的總量過少。所以最佳的提取液料比為30∶1。
2.1.3 超聲時間對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 由圖3可知,超聲時間為40 min時,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得率最高;超聲時間過短,綠原酸沒有完全溶出;超聲時間過長,綠原酸可能會發生水解,從而影響綠原酸的獲取。故超聲時間選擇40 min為宜,此時綠原酸的提取得率為1.018%。
2.2 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工藝的響應面優化
2.2.1 回歸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響應面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2。采用Design-Expert 8.0.6 軟件對表2中的數據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并通過逐步回歸法去掉不顯著項,得到回歸模型。其多元回歸方程為=-7.262 00+0.142 47A+0.041 92B+0.113 00C-0.000 37AC+0.000 84BC-0.000 82A2-0.000 22B2-0.000 77C2。
由表3可知,該回歸模型P=0.003 3<0.01,表現為極顯著,R2=0.895 1,調整后R2=0.790 2;失擬項P=0.147 6,為不顯著,均說明該回歸模型擬合情況較好,可以用該回歸模型來分析并預測獨行菜綠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影響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各因素一次項均不顯著,按影響大小排序依次為液料比(C)、超聲時間(B)、乙醇體積分數(A)。二次項中A2影響最為突出,表現為極顯著。回歸模型中的交互項BC影響顯著,存在明顯的相互作用。
2.2.2 響應面分析 根據擬合回歸方程得到交互項的響應面圖,以考察其對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由圖4可以看出,在乙醇體積分數為80%時綠原酸提取得率最高;乙醇體積分數增加或減少,綠原酸提取得率都會降低。在乙醇體積分數為70%時,隨著液料比增大,綠原酸提取得率緩慢增加;乙醇體積分數為90%時,隨著液料比增大,綠原酸提取得率卻表現為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
由圖5可以看出,超聲時間和液料比二者的交互作用使響應面表現為向下彎曲的斜面。在超聲時間較短時,液料比的增加會提高綠原酸的提取得率;而隨著提取時間的增加,液料比增加使綠原酸提取得率降低。在斜面的頂端可以得到綠原酸提取得率的最大值。
通過軟件的優化分析,得到獨行菜綠原酸提取最佳工藝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78.74%、超聲時間30.00 min、液料比35∶1。在此條件下,獨行菜綠原酸的最高提取得率為1.029%。考慮實際可操作性,將上述最佳條件更改為乙醇體積分數79%、超聲時間30.00 min、液料比35∶1,并進行試驗驗證。經3次隨機重復試驗,獨行菜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平均值為1.033%,與預測值(1.029%)相近。
3 小結
本研究采用超聲輔助法提取獨行菜綠原酸,通過單因素試驗考察了乙醇體積分數、超聲時間和料液比對綠原酸提取得率的影響。通過響應面法得到最佳提取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79%、超聲時間30 min、液料比35∶1,在此條件下,綠原酸提取得率為1.033%。經響應面分析優化后的綠原酸提取得率比單因素試驗的最高值1.018%提高了0.015個百分點。
參考文獻:
[1] 趙汝能,黃迺重,周印鎖,等.中藥葶藶子原植物的研究[J].蘭州醫學院學報,1963(1):13-22.
[2] 羅 鵬,張兆清,楊 毅,等.川西草原十字花科油料植物資源的研究和利用[J].自然資源學報,1993,8(3):281-285.
[3] 趙惠新,李 群,周 晶,等.短命植物獨行菜種子萌發過程對低溫的耐受特性[J].云南植物研究,2010,32(5):448-454.
[4] 陳紹華,王亞琴,羅立新.天然產物綠原酸的研究進展[J].食品科技,2008(2):195-199.
[5] 高瑞峰.綠原酸抗乳腺炎作用及機制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4.
[6] 蘭小艷,張學俊,龔桂珍.杜仲葉中綠原酸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21):86-89.
[7] 張 芳,張永清.不同光照強度下忍冬花蕾大小和藥材質量的比較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4,25(11):2760-2762.
[8] CHO A S,JEON S M,KIM M J,et al. Chlorogenic acid exhibits anti-obesity property and improves lipid metabolism in high-fat diet-induced-obese mice[J].Food Chemical Toxicology,2010,48(3):937-943.
[9] 王麗萍,徐傳遠.酶-超聲波法提取紅薯莖葉中綠原酸的工藝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2):2574-2575,2585.
[10] 蕭海蓉,劉 艷,孫秋艷,等.綠原酸抗小鼠CT26結腸癌作用的研究[J].華西藥學雜志,2012,27(3):269-271.
[11] GRANADO-SERRANO A B,ANGELES MART?魱N M,IZQUIERDO-PULIDO M,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picatechin and chlorogenic acid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apoptotic and survival/proliferation pathways in a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7,55(5):2020-2027.
[12] 吳有煒.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