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腹腔鏡手術是一門新發展起來的微創手術技術,是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之一。近年來,我院不斷開展微創新技術,填補疆內諸多空白,精益求精,率先被國家衛生部指定為全疆唯一的國家內鏡培訓基地。目前我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婦科中心、泌尿外科中心等多科室承擔著疆內外大批量腹腔鏡手術,故對我科消毒供應室腹腔鏡器械的清洗、保養方面帶來一定的壓力,本文總結了消毒供應室最佳的腹腔鏡手術器械清洗流程、滅菌方法及保養,包括以衛生部2009年頒發《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三項標準為依據,通過人員培訓,制訂規范化操作流程、質量標準并落實實施,供給滅菌合格產品,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腹腔鏡手術器械;質量管理
腹腔鏡是用于腹腔內檢查和治療的內窺鏡,是電子、光學、攝像等高科技技術在臨床手術中應用的典范,具有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安全、住院時間短、腹部切口瘢痕小、疼痛輕、美觀等特點,近幾年來,外科腔鏡手術發展很快,可同時檢查和治療,是目前最先進、最尖端的微創技術。在治療外科疾病中的作用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矚目。與此同時腹腔鏡器械結構精密、復雜、價格昂貴,器械的縫隙小而窄,不易清洗,給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難度,其用后如果供應室清洗滅菌不到位,將影響治療效果和安全,也會導致醫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Hospital Infection/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的發生。本院腹腔鏡手術器械歸消毒供應室清洗、滅菌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方法
1.1工作人員培訓教育 由于消毒供應室工作的特殊性,對專業人員的要求高。既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既要求具有較全面的護理基礎知識,又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1]。做到清洗、消毒、包裝等各個環節均專人來完成及協調登記。
1.2清洗、消毒 手術室將使用后的腹腔鏡器械裝入密閉箱內,送到供應室污物區,去污區工作人員清點腹腔鏡器械數量,檢查器械性能并分類,發現數量不對或器械性能不良時,及時與手術室聯系。
1.3滅菌、包裝 包裝時根據滅菌方式不同,選擇不同的包裝材料,耐高溫、高壓的宮、腹腔鏡器械,我院用棉布或無紡布包裝,包內放置第緣類化學爬行卡,包外貼3m化學指示膠帶,每周作生物監測1次,不耐高溫高壓滅菌的,用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滅菌法,包裝材料用紙塑包裝,包內放置環氧乙烷化學指示卡,包外貼上化學指示膠帶,每鍋做生物監測,包裝時精細部位使用保護套。光學鏡用鏡盒單獨包裝,避免碰撞,打包時不能翻滾。
1.4保養 手術器械用于指定以外的用途可能會導致器械的損壞和斷裂。準確的清洗、保養和消毒能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的關健。腹腔鏡器械的整個處理過程中,CSSD工作人員不能一手多拿幾個器械,不得碰撞、投擲。拆卸和組裝時不能用力強扳,必須輕拿輕放,光學鏡拿起或放下時,應用雙手互托。擦洗鏡面時,用軟性布(海綿)輕輕擦洗,禁用刷子,防止刮花,禁忌用手觸摸鏡面,保持鏡面清晰干凈,纖維導光束無角度盤旋,決不能折疊彎曲過度,以免造成光學纖維斷裂,光學鏡禁用熱力烘干法,只能用高壓氣槍吹干。
1.5質量管理體會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內鏡清洗消毒工作,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衛生部于2004年組織有關專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CSSD工作人員要按《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要求,制定嚴格的腹腔鏡使用和消毒制度,規范腹腔鏡的管理,準確選擇消毒方法,嚴格按照預處理、酶洗、沖洗再消毒的程序進行。不允許因消毒不規范而造成增加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加強消毒效果的監測因腹腔鏡器械的管徑長、窄及關節的密閉性,在浸泡消毒時會存在個別區域液體滲透不全的現象。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交叉感染,必須重視腹腔鏡器械的消毒管理,認真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工作,使腹腔鏡手術得以順利完成。
1.6器械清洗質量檢查方法及合格評定標準[3] 腹腔鏡手術器械均采用放大鏡目測方法檢查器械的表面、關節處、齒槽處。放大鏡目測標準,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外觀潔凈光亮、無血漬、無水垢,無殘留物質,器械關節處和齒槽中無新鮮銹跡及黑色腐蝕斑點,上述幾點均符合要求的器械視為目測合格,任何一點不符合的器械則視為目測不合格。
2 討論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在外科使用率逐漸升高,腹腔鏡手術器械清洗、消毒效果也成為臨床上十分重要的問題,部分腹腔鏡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其清洗消毒不徹底而引起的感染等嚴重問題日益成為臨床上的關注的熱點。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器械被細菌污染后容易引起院內感染,延長患者住院時間甚至生命危險[4],因此,加強腔鏡器械的質量管理,嚴格規范腔鏡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保障腔鏡器械安全可靠的使用,不僅是手術室和供應室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也是保證腔鏡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
參考文獻:
[1]艾力·艾海提,消毒供應室控制醫院感染的措施探討[J].醫學信息雜志,2015(40),190-191.
[2]葉樹林,王華生,孫雪瑩,等.醫療器械潔凈度檢測方法的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4):421.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2004年版[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4.
[4]吳志偉.后腹腔鏡輸尿管切開取石術后發生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8):1817-1819.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