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為了解鐘祥市農村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狀況、不同供水方式之間的差異以及季節變化對水質的影響情況。方法 通過對2012~2015年本市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枯水期和豐水期水樣進行監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4年共檢測小型集中式供水水樣258份,合格率為70.9%(183/258),分散式供水水樣42份,合格率為28.6%(12/42),兩者之間有顯著性差異(χ2=28.49,P<0.01);枯水期與豐水期水樣微生物指標和濁度有統計學差異(P<0.05),枯水期優于豐水期;小型集中式供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無顯著性差異。結論 農村生活飲用水不合格指標主要是微生物指標,集中式供水明顯優于分散式供水,應加大自來水的普及率;枯水期水樣優于豐水期,應加強對豐水期水樣的監測。
關鍵詞: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分析
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傳播疾病的重要媒介[1],為了掌握本市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保障農村生活飲用水安全,我們對本市農村生活飲用水進行了連續性的水質監測,現將2012~2015年監測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樣品來源 每年選取部分鄉鎮供水工程的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各一份;隨機采取農村學校和農戶自建供水,在同一年度內豐水期和枯水期各采樣監測1次。在采樣點以滅菌的500 mL具塞玻璃瓶采樣500 mL水樣供微生物指標檢測,以5 L聚乙烯塑料壺采集5 L水樣供理化指標檢測。出廠水的采樣點設在出廠進入輸送管道以前處,末梢水取樣時應打開龍頭放水數分鐘,排出沉積物,并對水龍頭進行消毒取樣后4 h內送檢驗室檢測[2]。
1.2檢驗項目 檢驗項目32項,分別為: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總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硫酸鹽、硝酸鹽氮、鋁、鐵、錳、銅、鋅、鉛、鉻、鎘、砷、汞、硒、氰化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溶解性總固體、耗氧量、氨氮、揮發性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
1.3檢驗方法和評價標準 水質檢驗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執行。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進行評價。
1.4 使用儀器 YX400ZN高壓滅菌器、SPX-250B-D恒溫搖床培養箱、PY-420培養箱、H6000生物顯微鏡、GZX-DHG干烤滅菌器、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CIC-100離子色譜儀、PF6-2原子熒光光度計、GC-4000A 氣相色譜儀、TU-1810紫外分光光度計、PHS-4C+型智能酸度計等。
2結果
2.1總體結果 2012~2015四年共檢測水樣300份,各項指標均合格的有195份,合格率為65%,合格率較低的為微生物指標,其中大腸菌群合格率最低。不合格的單項指標合格率見表1。
2.2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結果比較 小型集中式供水檢測水樣258份,合格率為70.9%(183/258),分散式供水檢測水樣42份,合格率為28.6%(12/42),兩者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8.49,P<0.01)兩者不合格指標的檢測結果,見表2。
2.3枯水期和豐水期水樣結果比較 枯水期檢測水樣149份,豐水期檢測水樣151份,兩者不合格指標主要是微生物指標和感官指標,其中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和濁度有統計學差異(P<0.05),枯水期優于豐水期,其余不合格指標無差異。枯水期和豐水期水樣檢測結果,見表3。
2.4集中式供水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結果比較 出廠水和末梢水不合格指標主要是微生物指標,出廠水合格率稍高于末梢水,兩者無統計學差異,見表4。
3討論
從分析可以看出,鐘祥市農村集中式供水明顯好于分散式供水,分散式供水有的水源與化糞池、廁所、垃圾堆只有數米距離且未采取任何過濾、消毒措施而直接飲用,應擴大集中式供水范圍,提高自來水普及率。枯水期水樣好于豐水期水樣,特別是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和濁度有顯著性差異,分析原因可能是豐水期在一年中水位最高, 隨著雨水增多,人畜糞便、農業污水等污染物隨意排放造成水源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3],應加大豐水期水樣的日常監督和檢測力度。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合格率無顯著性差異,有個別末梢水鐵含量超標,可能與管網陳舊生銹有關。
鐘祥市農村飲用水不合格指標主要是微生物指標,特別是大腸菌群合格率最低。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如果當大腸桿菌數量超過一定限度,就容易在人體腸道內繁殖,導致腸道的正常菌群紊亂,從而引起腹瀉等疾病[4],為確保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建議鐘祥市農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增加生活飲用水的凈化、消毒設施投入,定期投放消毒劑,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衛生的水。
參考文獻:
[1]金銀龍.《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釋義[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2]GB/T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S].
[3]閆芳,隋英杰,陳麗杰.榮成市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水質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0,20(9):2296-2297.
[4]張倩華.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檢測結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12):161-162.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