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深入探討在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治療中,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的臨床效果及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行熊去氧膽酸治療,觀察組患者行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進行治療,然后就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綜合性的比較和分析。結果 經過系統的治療,兩組患者在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及總膽汁酸指標上比較觀察組下降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皮膚瘙癢評分、剖宮產率及產后出血發生率和早產率比較,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臨床治療中,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進行治療,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膽酸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是臨床上發生率相對比較高的一種妊娠期特有的并發癥,生化上以肝內膽汁預計的血液指標異常為特征,該疾病患者出現產后出血、死產、死胎、胎兒窘迫及早產[1]的可能性比較大;從治療的角度來看,完全治愈具有一定的難度,主要是以利肝和護肝為主;本研究采用對比的方式探討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在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平均年齡(27.3±1.9)歲;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符合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診斷標準[2];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40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高滲葡萄糖、維生素及能量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熊去氧膽酸(優思弗)治療,250 mg/次,2次/d;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治療及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腺苷蛋氨酸進行治療,靜脈滴注,1000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7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至分娩完成。
1.3療效評定標準 皮膚瘙癢評分,采用Ribalta標準對患者皮膚進行評價,具體分為5個標準:①持續性瘙癢,治療后與治療前無明顯變化,4分;②間斷性瘙癢,有比較明顯的癥狀波動,3分;③間斷性瘙癢但無明顯的癥狀波動,2分;④患者偶爾會感覺到瘙癢,1分;⑤患者治療后無瘙癢,0分。其次,對兩組患者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發生率以及各項相關指標進行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實驗的計量資料,并應用配對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皮膚瘙癢評分比較 經過系統的治療,觀察組患者(n=20)治療后的皮膚瘙癢評分為(0.81±0.49)分,對照組患者(n=20)治療后的皮膚瘙癢評分為(1.34±0.58)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1217,P=0.0034)。
2.2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比較,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及統計學資料,見表1。
2.3兩組患者妊娠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均未發生新生兒死亡,觀察組(n=20)中剖宮產6例(30.00%),產后出血5例(25.00%);對照組(n=20)中剖宮產14例(70.00%),產后出血11例(55.00%)。兩組患者剖宮產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2.0000,P=0.0000);產后出血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7500,P=0.0000)。早產率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9600,P=0.0000)。
3 討論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腺苷蛋氨酸可通過甲基化對雌激素的代謝產物起激活作用,刺激膜的磷脂合成,通過使肝漿膜磷脂成分的增加防止雌激素所引起的膽汁淤積,從而具有抗雌激素導致的膽汁分泌紊亂的作用[3];而熊去氧膽酸則是一種利膽藥,從臨床實踐來看該藥物具有抑制腸胃對疏水性膽堿的重吸收的作用進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4]。
熊去氧膽酸治療肝內膽汁淤積癥具體是借助細胞的保護作用和其親水性的特征來達到替代親脂性、去污劑樣的毒型膽汁酸,進而促進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和分泌作用來實現。結合國內外的研究資料來看,熊去氧膽酸是當前通過臨床試驗被認定為有一定臨床效果的藥物,在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中不僅效果較少,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此基礎上,國內有臨床研究證實,采用熊去氧膽酸治療的患者其瘙癢癥狀和生化檢查異常能夠部分或完全的緩解,臨床意義顯著。
研究中所選取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過敏反應,經治療后調查隨訪結果顯示,母兒也未出現任何副作用,提示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在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治療中的安全性;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皮膚瘙癢評分以及產后出血和剖宮產的發生率以及早產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在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的情況下,治療效果也從側面反映了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在該疾病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羅麗娟,萬盛華.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嬰兒肝內膽汁淤積癥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9):132-133.
[2]趙薇,王玫,任景芳.地塞米松聯合思美泰、熊去氧膽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10):2240-2242.
[3]鐘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治療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5(06):110-112.
[4]古麗夏西·莫合衣提江,李玲,王冬梅.思美泰聯合熊去氧膽酸治療重度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3(1):3624-3627.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