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康復護理訓練對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成兩組。30例為對照組,應用常規方式護理;30例為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系統性康復護理訓練。統計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N-BPRS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N-BPRS評分與生活質量均有顯著的提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康復護理訓練對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臨床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精神分裂癥狀,提高預后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康復護理訓練;穩定期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
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精神科疾病,在青壯年中具有比較高的發病率[1]。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特征表現為病情復雜、致病病因不明、療程漫長、易復發以及致殘率較高等。系統性的康復護理訓練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過程中非常重要[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醫治的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7~65歲,平均年齡(35.06±1.93)歲,采用傳統常規方式護理;觀察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15~64歲,平均年齡(33.12±1.87)歲,在此基礎上給予系統性的康復護理訓練進行護理。兩組患者在性別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對比的價值。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傳統常規方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系統性的康復護理訓練。具體如下:①心理技能訓練:有專業的精神科醫師給予患者全面的診斷和分析,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干預訓練計劃和目標。護理人員采用講解示范、溝通交流、社會角色扮演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技能方面的指導和訓練。并且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時調整訓練內容。②日常生活訓練:制定科學的日常生活計劃表,要求患者從早到晚按照計劃安排作息時間,培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建立家庭的觀念和責任感,以便更好的融入社會活動中。
1.3療效評價 統計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N-BPRS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標準:滿分100分,最低分0分。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進行研究數據統計處理,患者護理前后的N-BPRS評分以及生活質量評分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配合t校驗。研究中的計數數據采用百分數(%)表示,并配合t進行校驗,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N-BPRS評分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缺乏活力、思維障礙以及敵對猜疑等N-BPR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N-BPRS評分均有顯著的改善,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水平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有顯著的提升,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中十分常見的慢性遷延性精神類疾病,是由一組精神異常癥狀群所組成的臨床綜合征[3]。精神分裂癥的致病機制比較復雜,具體的致病病因臨床上尚未得到明確。目前醫學上取得共識的致病因素有患者個體的心理易感因素以及外部不良社會環境因素兩大類。患者一旦患病,臨床表現癥狀復雜多樣[4]。涉及人體感知覺、情感、思維以及行為表現等多個方面出現障礙以及異常[5]。臨床中,治療精神分裂癥主要是通過藥物輔助系統性康復訓練的方式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病癥狀,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最終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使其能夠更好的融入家庭和社會生活中[6]。
本研究結果說明,康復護理訓練對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的影響明顯,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N-BPRS評分,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給予系統性康復護理訓練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精神病癥狀,提升患者預后生活質量,臨床應用效果十分明顯,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游秋萍,李雅文,白靜,等.系統康復護理訓練對穩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適應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5,10(9):1398-1400.
[2]武爽,王誠,龔建民,等.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人住\"康復者之家\"實旌系統康復訓練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3,15(1):50-51.
[3]董美芝,張慶軍.精神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殘疾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5):92-93.
[4]劉曉琴,唐菊艷,董春力.自我管理綜合技能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及幸福感與自尊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1):117-119.
[5]黎麗燕,梁智飛,李紅春,等.利伯曼康復訓練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6):56-58.
[6]陸慧芳,金園英,陳麗麗,等.全程系統干預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7):506-508.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