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探究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療效對比。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8月,從接收治療的小兒肺炎患者中不按規律的抽取110例來分析,平均分為兩組,每個組別55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觀察組患者進行雙黃連注射劑治療,對比兩個組別治療前后患者的咳嗽、發熱、肺部啰音消失天數,住院時間及臨床總有效率對比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咳嗽發熱、肺部啰音消失天數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的,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8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45.45%),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對比分析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分別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臨床顯示雙黃連注射劑治療的效果更佳,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建議大力推廣。
關鍵詞:雙黃連注射劑;抗生素;小兒肺炎;臨床效果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臨床中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特別在冬春季節發病較多。主要是由于各種環境中的病毒或是細菌進入人體,若不及時治療會引發小兒的肺外器官發生病變,嚴重威脅著嬰幼兒的生命健康[1]?;颊叩呐R床表現多為持續高燒、咳嗽不斷,肺部出現嚴重的啰音,傳統上我們常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大量資料顯示其耐藥性較差,不建議長期使用。為了能夠更好的治療該疾病,我特選取小兒肺炎患者110例來進行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4月~2015年8月抽取被我治的110例小兒肺炎患者,按照隨機分配表的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來進行分析,每組患者分別為55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為8~12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取28例,年齡為7~12歲,所有患者均診斷為小兒肺炎,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原因均無差異,組別之間可以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入院后,我們均對兩個組別的患者進行一些基本的治療方法,如為患者補充體液、防止過敏、抗感染、霧化吸入等常規治療,為之后試驗做好準備工作,防止突發情況出現。對照組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主要應用藥物為青霉素(生產廠家:錦州同仁股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45912)治療,劑量為20萬U/Kg/d,進行用藥,均為靜脈注射,大約治療1 w;給予觀察組患者雙黃連注射劑(河北青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8435)治療,應用劑量為60 mg/kg/d的雙黃連注射劑與葡萄糖溶液(濃度為5%),進行用藥1次/d,均為靜脈注射,治療天數為5 d[2]。
1.3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治愈:嬰幼兒患者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持續高溫及咳嗽咳痰現象消失;有效:患者的臨床不良癥狀大部分消失,且患者的持續高溫、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不良癥狀在治療后的2.5 h內有了一定的緩解;無效:嬰幼兒患者的身體狀態并沒有好轉跡象,且有些幼兒病情加重[3]。總有效率=痊愈+有效。
1.4統計學處理 統計分析時采用spss 17.0軟件分析,用(x±s)表示計量資料,用檢驗計數資料,用t檢驗比較組間,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觀察組及對照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及住院天數 經治療,兩個組別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咳嗽發熱、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的,且大幅度的縮短了嬰幼兒患者的住院時間,差異顯著,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觀察組及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 經治療,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8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45.45%),差異顯著,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肺炎多由于細菌或病毒所致,是威脅嬰幼兒生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嬰幼兒年紀較小,自身對于外界的抵抗力較弱,很容易出現肺部炎癥,其中支原體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此病發病快,且不易痊愈,患者會出現持續高溫、咳嗽咳痰,病變的持續時間長,嚴重損害者因幼兒的肺部,且很容易引起其他病變,這對嬰幼兒的生命有著嚴重的威脅[4]。在臨床上,應用靜脈注射是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但進行靜脈注射會導致患者留下多種后遺癥,且嬰幼兒很難承受此種痛苦[5]。此病不易根治,后期若再次出現感染,患者對支原體的免疫反應會增強,故在進行治療過程中,正確的治療方法及藥物是重中之重[6]。
本研究表明:經治療,觀察組患者的咳嗽發熱、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且大幅度的縮短了嬰幼兒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了風險,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8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為(45.45%),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筆者認為:治療小兒肺炎首要任務為選對治療的藥物,傳統上我們常常應用抗生素治療,但其臨床顯示效果并不佳,且資料顯示大部分的患者對抗生素中的某些藥物過敏,特別是被大量使用的青霉素抗生素;本文選用的雙黃連注射劑屬于中醫藥的一種,主要成分為金銀花、銀翹、黃芩等中草藥組成,有清熱解毒、抗感染抗菌之效,現已被大多數使用,可有效的緩解患者持續高溫、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現象,療效見效更快,且成本較抗生素低,重要成分的組成可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7-8]。本次實驗結果與劉秋龍學者觀點相似。
綜上所述,治療小兒肺炎,應用雙黃連注射劑較抗生素的療效更高,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徐媛媛,熊俊,張俊華,等.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比較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7):1790-1793.
[2]趙君.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治療小兒肺炎對比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5):1013.
[3]桂蔓青.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比較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8(5):692-693.
[4]梁素紅.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比較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評價[J].中外健康文摘,2014,3(27):99-99.
[5]魏麗艷.雙黃連注射劑與抗生素比較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的系統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5(13):178-179.
[6]原麗.雙黃連注射劑與青霉素鈉治療小兒肺炎效果對比觀察[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7(4):374-375.
[7]朱光菊,林海慶.降鈣素原在小兒肺炎診斷及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安徽醫藥,2014,18(3):558-559.
[8]劉秋龍.雙黃連注射劑與青霉素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2(8):54-55.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