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社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況,并探討社區人群血液接觸行為的相關危險因素。方法 以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2015年6月~12月的社區居民作為研究對象,以514例單純HBsAg陽性患者作為病例組,并按照1∶1的比例隨機選擇HBsAg陰性的514例社區居民作為對照組,調查社區居民的血液接觸危險行為。結果 HBsAg陽性組與陰性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手術史、口腔治療史、輸血史、針灸史、紋眉和/或紋身史、穿耳環耳洞史、共有剃須刀修眉刀等刀具史、乙肝家族史為有統計學意義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 手術史、口腔治療史、輸血史、針灸史、紋眉和/或紋身史、穿耳環耳洞史、共有剃須刀修眉刀等刀具史、乙肝家族史是社區人群HBV感染的血液接觸行為的危險因素。
關鍵詞:社區居民;血液接觸;乙型肝炎病毒;危險因素
1992~1995年全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率為57.6%,2006年中國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我國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率為34.28%。由此可見,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危害仍然十分嚴峻,是我國需要控制重大傳染病之一[1-2]。因此,有必要對社區人群中HBV感染者的血液接觸危險行為進行分析,揭示無自覺癥狀HBV感染者(社區人群)血液接觸危險行為,并對不同社區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從而降低HBV感染的血液傳播發生率[3-4]。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2015年6月~12月的社區居民作為研究對象。以514例單純HBsAg陽性患者作為病例組,并按照1∶1的比例隨機選擇HBsAg陰性的514例社區居民作為對照組。
1.2資料收集 通過問卷調查回顧性收集病例組和對照組獻血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等)、血液接觸行為(包括手術史、口腔治療史、胃鏡檢查史、腸鏡檢查史、輸血史、針灸治療史、注射器使用史、紋眉紋身史、穿耳環耳洞史、共有剃須刀修眉刀等刀具史、乙肝家族史等)。全部信息資料的收集均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詢問、記錄。全部研究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Epidata 3.10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進行雙人雙錄入,數據整理完成后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量資料采用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頻率(n/%)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病例組與對照組人口學特征比較 HBsAg陽性組與陰性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婚姻狀況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社區人群HBV感染血液接觸行為危險因素分析 分別對HBsAg陽性組與陰性對照組獻血者的血液接觸行為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手術史、口腔治療史、輸血史、針灸史、紋眉和/或紋身史、穿耳環耳洞史、共有剃須刀修眉刀等刀具史、乙肝家族史為有統計學意義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HBV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不安全注射、輸血、透析等方式;另外血液接觸感染的醫療、手術或牙科器械以及注射針頭刺傷等也是HBV傳播的重要途徑。本研究主要關注社區人群中HBV感染者血液接觸行為等相關危險因素。
本研究通過影響因素分析發現,手術史、口腔治療史、輸血史、針灸史、紋眉和/或紋身史、穿耳環耳洞史、共有剃須刀修眉刀等刀具史、乙肝家族史是社區人群HBV感染的血液接觸行為的危險因素。乙肝家族史是一個反映多個血液接觸行為的間接綜合指標,乙型肝炎家族史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密切相關,且與乙肝患者在共同生活環境下親密接觸等行為使得感染HBV的風險大大增加。本研究的陰性對照中有剃須刀修眉刀等刀具史的獻血者61.1%,而在HBsAg陽性組該比例高達72.4%,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共有刀具是一種普遍行為,乙肝家族史,提示單次行為的危險度不高,然后由于該行為在人群的發生率非常高,因此,共用刀具行為一個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5]。針灸、 口腔治療等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也應該參照執行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一樣嚴格執行一次性器具使用,從而有效的控制HBV的傳播[6-7]。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社區人群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社區人群乙肝感染血液接觸行為危險因素,發現手術史、口腔治療史、輸血史、針灸史、紋眉和/或紋身史、穿耳環耳洞史、共有剃須刀修眉刀等刀具史、乙肝家族史是社區人群HBV感染的血液接觸行為的危險因素。然而本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處:本研究資料為回顧性資料,使得數據資料的準確性存在一定局限;對于有些危險因素的驗證樣本量顯得不足,還需要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長期隨訪臨床研究加以證實。
參考文獻:
[1]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中國成人乙型肝炎免疫預防技術指南[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32(12):1199-1203.
[2]朱渭萍,王遠萍,費怡,等.上海市浦東新區不同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現狀與免疫策略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2):112-116.
[3]馬建新,肖敏,張衛,等.我國新生兒乙肝疫苗不同免疫策略成本效益分析[J].北京醫學,2015,37(6):547-550.
[4]景媛媛,蔡斌,郭燕,等.西安市無償獻血者隱匿性乙肝感染現狀和感染因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45,28(2):168-171.
[5]雷宇,汪彥,劉雙麗,等.獻血者使用共用剃刀干預模式的建立和效果評估[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106-108,112.
[6]謝云崢,陳凌燕,李超,等.上海地區無償獻血者乙肝病毒核酸檢測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8):738-741.
[7]景媛媛,蔡斌,郭燕,等.西安市無償獻血者隱匿性乙肝感染現狀和感染因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2):168-171.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