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腮腺術后合適的加壓包扎時間。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頜面外科手術治療腮腺疾病的患者200例,按術后加壓包扎時間分為A、B、C、D四組,分別在拔除負壓引流管后加壓包扎4、7、9、12d,每組50例。比較各組術后涎瘺發生率。結果 A組中發生涎瘺12例,發生率為24%,B組中發生涎瘺1例,發生率為2%,C、D組均未發生涎瘺。A、B組涎瘺發生率有統計學意義,涎瘺患者抽出涎液后繼續加壓包扎7~10d后治愈。結論 腮腺術后包扎7d,可有效預防涎瘺,并減少患者長時間包扎的痛苦。
關鍵詞:腮腺手術;加壓包扎;涎瘺;護理
腮腺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涎瘺是腮腺手術常見的并發癥[1]。因此,術后拔除負壓引流管后常需輔以7~14d的加壓包扎,防止涎瘺的發生,這大大增加了患者術后痛苦和生活不便。本文比較不同加壓包扎時間對術后發生涎瘺的影響,確定合適的包扎時間,降低并發癥及減少患者的痛苦。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頜面外科手術治療單側腮腺疾病患者200例,根據病變大小、部位、深淺及腫塊形態、局部活檢結果等分別行腮腺淺葉切除+面神經解剖術168例,腮腺全切術+面神經解剖術32例。經醫學倫理會批準,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按術后加壓包扎時間分為A、B、C、D組,每組50例。
1.2方法 腮腺術后留置負壓引流管,術后3~4d待負壓引流量小于5ml,拔出負壓引流管,然后采用具有彈性及粘力的無紡布自粘彈性加壓帽加壓包扎。該彈力加壓帽可加壓包扎下頜區及雙面頰部,在頭頂自粘,并露出雙耳,比較穩固,同樣注意加壓包扎松緊適度,以免影響患者進食及呼吸道通暢。A、B、C、D組患者加壓包扎時間分別為4、7、9、12d去除加壓包扎后觀察5d,若出現涎瘺,抽出涎液后繼續加壓包扎。
1.3涎瘺判斷標準 參照文獻[2]:術后3d~1w換藥時發現包扎敷料有白色或淡黃色滲液,并隨著進食咀嚼運動而增加;或術后7d檢查耳后區輕度腫脹伴有或不伴有波動感,穿刺可抽出容量不等的清亮液體,即為腮腺術后并發涎瘺。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不同加壓包扎時間各組間涎瘺發生率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A組中發生涎瘺12例,發生率為24%,B組中發生涎瘺1例,發生率為2%,C、D組均未發生涎瘺。A、B組涎瘺發生率有統計學意義(?字2=10.698,P=0.001<0.01),涎瘺患者抽出涎液后繼續加壓包扎7~10d后治愈。
3討論
涎瘺是腮腺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一般認為是術中殘留腺泡過多,或者切斷腮腺組織時,斷端或殘端未仔細縫合結扎,殘留腺泡仍有分泌功能,故導致術后涎瘺及皮瓣下積液的發生[3],多發生于術后3d[4]。因此,術后3d~1w換藥時發現包扎敷料上有白色或淡黃色滲液,應考慮為涎瘺。由于腮腺區血供豐富,術中常用含少量腎上腺素的1%普魯卡因做局部注射,術后易出現反應性血管擴張性出血。加上殘余腺體仍會在一段時間內分泌涎液,以及摘除瘤體和腺體后均有空腔存在,同時,由于皮瓣和深層組織粘附不佳,則易形成死腔,血液及涎體分泌物可加速細菌的繁殖生長,極易造成細菌感染。傳統預防涎瘺的方法是術區放置負壓引流管,或輔以抑制涎液分泌的藥物,再加壓包扎1~2w。加壓包扎的原理是借助外界持續的機械壓力,使皮瓣和深層組織緊密貼附,殘余腺體受壓萎縮,失去分泌功能,從而達到預防涎瘺發生的目的[5]。同時,加壓包扎還可起到止血作用,避免積血積液,促進傷口的一期愈合。但很多患者不適應彈力繃帶的加壓包扎,張口受限,影響進食,嚴重者影響睡眠,甚至導致呼吸困難及伴顳下頜關節區疼痛。長時間的加壓包扎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有患者難以耐受長時間的加壓包扎而拒絕配合[6]。因此,尋求合適的加壓包扎時間,既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又能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中通過對加壓包扎時間進行分組觀察,發現4d與7d涎瘺發生率有統計學意義;包扎9d與12d組無涎瘺發生。故可認為腮腺術后拔除負壓引流管后加壓包扎7d能有效預防涎瘺的發生,是比較合適的包扎時間。
4護理
4.1觀察和護理 術后患者取半臥位,以減輕頭面部水腫,同時能使局部引流通暢。密切觀察切口引流液的量、色和形狀,及時記錄。24h內引流量超過200ml且顏色鮮紅,提示可能有切口內活動性出血,應及時報告醫生采取措施。必要時可在切口處冷敷以減少腫脹和出血。術后48~72h后拔除引流管,予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滲液及腫脹,如出現則考慮加壓部位不準確或包扎過松,過松也易并發涎瘺,應重新加壓包扎。同時,注意增加腮腺區的紗布厚度,使之著力于腮腺術區。拔除引流管后,注意監測患者體溫,如持續高于38.5℃,應考慮切口感染可能性。向患者解釋切口處加壓包扎的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告知患者不可自行松解彈力繃帶,如包扎有松動滑脫應及時告知護士重新包扎。同時,經常檢查包扎松緊度,如包扎過緊也可引起患者不適,會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使局部水腫、缺血壞死。有時甚至可因過度壓迫致面神經損傷,導致面癱。應經常檢查患者傷口處壓迫情況,及時調整繃帶包扎松緊度,保持適當的壓力。
4.2 飲食指導 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囑患者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高蛋白,清淡無渣半流質或軟食,尤其不可進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以減少張口咀嚼,同時減少唾液分泌刺激切口。
4.3涎瘺護理 對于已發生涎瘺的患者,應吸盡傷口內積液,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重新使用彈力繃帶對傷口進行加壓包扎,保持合適的加壓力度。囑患者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每次不得超過200ml,禁食酸辣刺激性食物。也可輔以阿托品治療,遵醫囑每次餐前30min口服阿托品0.3mg,3次/d,注意阿托品的禁忌癥及使用注意事項。多數患者通過7~14d有效的加壓包扎,反復換藥,飲食控制及阿托品治療,可得到治愈。嚴重者可行手術治療。
腮腺術后發生涎瘺,因反復換藥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及心理負擔。腮腺術后留置負壓引流管3~4d,拔除引流管后再以彈力繃帶加壓包扎7d,可有效預防甚至杜絕涎瘺的發生,并最大限度減少患者因加壓包扎帶來的痛苦。
參考文獻:
[1]馬大權.涎腺疾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04-305.
[2]畢文娟,王東,彭誠,等.腮腺術后負壓引流和橡皮條引流的相關研究[J].中華口腔醫學研究雜志(電子版),2010(4):369-371.
[3]李水根,林幼美.腮腺瘺30例臨床分析[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4,14(1):58.
[4]于寶云,腮腺腫瘤手術的護理[J].天津護理,2001,9(3):125
[5]王濤,符志勇.負壓引流預防腮腺術后涎瘺的作用[J].江西醫學院學報,2009,9(6):79-81.
[6]李鳳和,耿文彥,薛毅,等.彈性加壓包扎在腮腺切除術后的應用[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3,13(2)1:161.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