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尿毒癥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毒癥并上消化道患者32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并予以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 所有患者實施96次無肝素血液透析治療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配合,凝血程度均在2級以下,透析治療未受影響,預后均得到改善。結論 在尿毒癥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期間,給予其相應的護理措施,有利于無肝素血液透析治療的順利實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尿毒癥;上消化道出血;無肝素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癥最重要的血液凈化方式,隨著社會發展和醫學模式的改變,血液透析不只是延長患者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臨床在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需要用較大劑量的肝素等抗凝劑來防止體外循環凝血,因此會導致機體出血的可能。幽門螺桿菌感染、腎功能損害、凝血功能障礙、低血鈣、胃泌素水平增高是尿毒癥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1]。當患者存在活動性出血的情況時,透析過程中使用抗凝劑能夠加大出血的幾率,無肝素透析則能夠有效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因此,在臨床上無肝素血液透析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無肝素血液透析是指在血液透析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抗凝劑的一種透析方法,既可以降低出血危險,又可以達到透析治療的目的,但在治療a中最重要的是要預防體外循環凝血的發生。本文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毒癥并上消化道患者32例為研究對象。研究探討尿毒癥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的臨床護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尿毒癥并上消化道患者32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 35~65 歲,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 3~13 年。糖尿病腎病9例,慢性腎小球腎炎 14例,多囊腎 5例,高血壓腎病4例。使用動靜脈內瘺穿刺28例,使用單針雙腔中心靜脈置管4例。所有患者并發上消化道出血后通過使用抑制胃酸藥、止血藥、輸入全血等內科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采用無肝素血液透析療法3~7次,共實施96次。
1.2方法 透析所用透析機為金寶AK96機器,采用碳酸氫鹽透析和一次性透析器及管路,透析器為Polyflux15L,透析膜面積是1.5 m2。根據個體差異決定透析時間及血流量,透析液流量為500 ml/min,透析時間為 2.5~4 h,血流量為200~300 ml,超濾量為500~4000 ml,血透3~5次/w。在患者實施血液透析的時候,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
1.2.1透析前的護理 護士應在患者每次透析前進行認真的護理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①查看患者各項臨床檢驗指標、凝血功能;②干體重及透析前后的體重變化;③神志、血壓變化、心功能情況;④了解患者出血原因;⑤皮膚有無可見的青紫、瘀斑,鼻腔、牙齦有無出血,有無痔瘡出血等;⑥大便顏色及次數;⑦動靜脈內瘺有無震顫及血管雜音;⑧女患者的月經來潮情況,做到對患者病情全面掌握。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并發上消化道出血實施無肝素透析會擔心發生出血加重或在治療時出現凝血導致堵管失血等情況,從而容易產生焦慮、恐懼、過分緊張的心理,也容易引起身體發生應激反應,影響透析效果。在透析前護士要預先說明實施無肝素透析的原因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應時刻關心患者,耐心細致地解答患者的疑問,針對患者不同情況進行心理疏導,運用規范熟練的操作技術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
1.2.2透析過程中的護理 ①病情觀察到位:在無肝素血液透析過程中,應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每30 min詳細記錄血壓、脈搏、呼吸以及沖洗透析器和管路的入水量及凝血情況,發現病情變化及時采取對癥處理。患者在出血期間需要禁食,而血液透析時由于透析液為無糖透析液,葡萄糖分子量小,能自由通過透析膜,同時透析本身就是一個耗能的過程,因此患者容易發生低血糖反應,表現出心慌、饑餓、出汗,嚴重者出現表情淡漠、反應遲鈍、昏迷等。注意觀察患者出血情況,一旦發現原有出血加重或出現新的出血,應立即向醫生匯報。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 27 例患者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后,均未有出血加重的情況發生。②正確設定超濾量:嚴格掌握透析過程中輸入生理鹽水的時間和劑量,防止水鈉潴留,可先根據患者體重設定超濾量,再根據預定透析時間設定生理鹽水的沖洗量,將兩者加在一起即為超濾總量。超濾的水分不宜過多,以免血液濃縮,發生凝血,一般要求患者透析期間增長的體重為其體重的 5%~7%,以免超濾過大,易引起機器示跨膜壓過大,增加凝血的可能性。③保證血管通路通暢血流量充足:血液透析過程中要保證血液量充足,機器運轉穩定。血流量不足管路會出現抽吸現象,容易引起機器血泵停轉或報警,出現抽吸會使空氣進入血路,同時會加重血小板、血細胞的擠壓和破壞而增加凝血發生的幾率。血流量不宜過低,過低的血流量不僅影響透析效果也會因為血流過慢而致凝血,可根據個體差異使血流量達到200~300 ml/min。透析過程中要經常巡視,注意穿刺針及管路有無受壓、打折或靜脈雙腔管,有無扭曲、折疊、導管貼血管壁等位置不當而發生管路抽吸現象。對于使用內瘺的患者應固定好穿刺針及肢體,對于使用中心靜脈置管患者要妥善應用雙腔管,透析時正確調置適當位置并固定以達到充分血流量。
1.2.3透析后的護理 先將泵前動脈管路引血阻斷,以 120 ml/min 的血流量輸入生理鹽水沖洗泵后管路及透析器回血,大約輸入 60~100 ml 生理鹽水后停泵,利用重力作用再將泵前動脈端管路血液回輸到患者體內,回輸后關閉動脈端管路安全夾,再繼續將透析器及靜脈管路血液驅回患者體內[2]。在回血時不可拍、敲打透析器,避免透析器內血凝塊松動后堵塞靜脈壺[3]。操作結束后要嚴格記錄實際超濾量及透析器和管路的凝血情況,以及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為完善下一次無肝素透析治療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2 結果
所有患者實施96次無肝素血液透析治療的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配合,凝血程度均在2級以下,透析治療未受影響,預后均得到改善。
3 討論
無肝素血液透析雖然可以避免出血加重,卻容易發生體外循環凝血。臨床對于該類患者,應當予以特殊的護理。保證患者透析前后不會出現并發癥情況。因此在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時護理人員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在尿毒癥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期間,給予其相應的護理措施,有利于無肝素血液透析治療的順利實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江飛,夏燕.27例尿毒癥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無肝素血液透析的護理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2):61-62.
[2]楊佳.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J].重慶醫學,2013(29):3591-3592.
[3]羅宇鴻,陸建楓,陳菊艷.蘭索拉唑聯合無肝素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 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011,33(16):2434-2435.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