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實施早期護理干預預防低血壓的臨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并將同期50例行血液透析患者設為對照組,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增加實施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低血壓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低血壓發生率為6.7%,對照組低血壓發生率為16.34%,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液透析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低血壓發生,降低低血壓發生率,值得各大醫院的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血液透析;早期護理干預;預防;低血壓;臨床效果
血液透析急性并發癥中,低血壓為比較常見的一種,并且具有極高的發病率,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對此臨床采取有效的對策降低低血壓發生率意義重大。但近來不少臨床研究報道指出,透析開展前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評估,且實施早期護理干預,不僅可確保血液透析結果,同時還可令血液透析低血壓發生率下降,減輕患者的痛苦[1]。本文對50例實施早期護理干預的血液透析患者進行研究,以期為臨床血液透析時降低低血壓發生率做出參考,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41.46±4.16)歲;據病情分:慢性腎小球腎病26例,高血壓腎病5例,藥物性腎損害7例,糖尿病腎病11例,其他腎病1例。同時將同期行血液透析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27例,女28例;年齡21~69歲,平均年齡(41.75±4.42)歲;據病情分:慢性腎小球腎病25例,高血壓腎病6例,藥物性腎損害9例,糖尿病腎病8例,其他腎病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護理方法 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內容分別為常規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等。
予以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使用護理干預,詳細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給患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微笑以及熱情開朗,掌握相關知識,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給患者講解有關知識,特別是與低血壓相關的知識,幫助患者克服消極情緒,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息。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給患者介紹成功透析的患者,幫助患者穩定個人情緒。同樣,護理人員還需要與患者家屬取得聯系,爭取家屬參與護理,支持及關懷患者。②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評估:血液透析開展之前,護理人員應全面評估患者狀況,例如詳細對患者的體質量、血壓、心理狀態及用藥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評估,再按照評估結果科學制定護理方案。③體重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在透析前測量患者體重,每次衣物加減需計算在內,調整對干體重,將水鈉控制當做重點內容,對患者體重進行嚴格的控制,預防低血壓發生。透析過程中。患者體重上升速度以>1 kg/d時,則需要每次超濾量應不高于體重的4%~6%。④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詳細的觀察。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持續性心電監護,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情況進行詳細的觀察,同時還需要對患者的創動脈血壓及中心靜脈壓進行詳細的觀察。血液透析開展前30min,需要保持1次/15 min的頻率對患者的創動脈血壓、中心靜脈壓進行詳細的觀察。若患者超濾量過大,低血壓出現可能性也會上升,對此,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情況適當調整超濾量及速度。另外,患者還應該詳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果患者出現在冒汗、嘔吐及肌肉痙攣等現象,則判斷是否為低血壓,一旦判斷為低血壓馬上應用對應的干預對策:取仰臥位,腳部高于頭部,馬上停止脫水,使其血流量下降,情況過于嚴重的患者則需要立刻停止透析,并且馬上輸入150~200 ml生理鹽水或者靜推50 ml 50%葡萄糖[2]。⑤用藥護理:護理人員應該囑托患者認真遵醫囑定時服藥,透析當天早晨,不可服用降壓藥,等上機前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測量患者血壓的方式來判斷患者是否用藥,預防出現低血壓。
1.3統計學原理 所有數據使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其中運用率來表示計數資料,運用χ2進行檢驗,以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44例患者行血液透析,一共透析655次,其中有107次發生低血壓,其低血壓發生率為16.34%;觀察組45例患者行血液透析,一共透析657次,其中44次發生低血壓,其低血壓發生率為6.7%;將兩組患者的低血壓發生率進行對比,發現觀察組低血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血液透析常見并發癥類型中,低血壓是其中的一種,誘發低血壓的因素比較多,像降壓藥濫用、透析時進食、貧血、營養不良以及超濾多且快等因素皆可導致血液透析患者發生低血壓[2]。就不少臨床研究報道顯示,根據低血壓形成因素,血液透析過程中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低血壓的發生。血液透析時產生低血壓可形成嚴重的影響,①既會對患者的透析結果產生影響,②還可造成透析不充分,因此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護理對策預防低血壓非常重 要[3]。
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實施早期護理干預,不僅可以確保透析結果,同時還能有效預防低血壓的形成。詳細分析原因主要為:血液透析開展前,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能夠令患者害怕、急躁等消極情緒得到克服;同時護理人員還疏導患者的心理障礙,可以幫助患者掌握更多與疾病相關的知識[4]。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并且不斷增加巡房力度,按照患者的詳細情況制定合適且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對策,如果患者比較容易發生低血壓,則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盡量,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時低血壓發生概率。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對患者的體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如果患者的體質量維持增加>1 kg/d的速度,則適當對其超濾速度進行調整,保證患者可以處于最佳的血液透析狀態中[5]。本研究中,予以對照組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增加實施護理干預,最后對比分析兩組的護理效果可以發現觀察組的低血壓發生率顯著小于對照組,該結果顯示血液透析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低血壓的形成。
由上可知,示血液透析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效果顯著,一方面可以保證血液透析的治療,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預防血液透析時低血壓的發生,值得各大醫院的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葛莉萍.早期護理干預對預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壓發生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療前沿,2013,8(23):52-53.
[2]蔡小球,黃莉,王洪嫦.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低血壓的防治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4):532-533.
[3]龔德華,季大璽.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關低血壓的預防及護理[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3,19(1)53-54.
[4]蔡小球,黃莉,王洪嫦.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低血壓的防治效果[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1l(4):80-82.
[5]孫月蓮.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低血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吉林醫學,2012,33(3):636-638.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