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針對性護理對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治療依從性、生活質量和不良情緒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1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將其依據隨機對照法分為干預組與常規組,常規組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以及不良情緒變化與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組治療依從性91.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總評分、SAS評分和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有明顯的改善,且二者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滿意度93.3%,顯著高于常規組7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能夠較好的提高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與生活質量、臨床護理滿意度。同時,對改善患者焦慮與抑郁等不良情緒具有明顯的優勢,值得臨床中應用。
關鍵詞: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針對性護理;依從性
乙肝肝硬化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臨床中常常采取抗病毒治療,并且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改善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長期的抗病毒治療很容易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與抑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因此,對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加強針對性的護理很有必要。本研究重點探討針對性護理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中的應用,具體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1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常規組,均60例。干預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27~57歲,平均(41.5±4.7)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0例,高中以上40例。常規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26~60歲,平均(40.8±5.1)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2例,高中以上38例。兩組患者抗病毒治療至少在3個月以上,并排除精神疾病患者,且二者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而干預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耐心的傾聽患者的主訴,依據其病情嚴重程度和文化程度以及性格特點進行制定針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改善護患關系。同時,護理人員應患者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改善不良情緒,從而使得患者情緒趨于平靜,更好配合臨床治療。
1.2.2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以及臨床表現等情況進行制定個性化的健康宣教方案,病情輕的患者應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教,且重點測定預防和日常的保健。病情嚴重的患者應著重治療方法,對于文化程度不高的,應采取直觀和簡潔的的教育方式進行實施。同時,應主動的向患者介紹科室的基本情況。對于伴有生理障礙的患者,應采取圖片和錄像等方式進行宣教。
1.2.3出院護理 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出院護理方案,定期進行隨訪觀察。復查肝功能和血常規,并依據其檢查的結果進行調整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同時,為患者建立個人檔案,詳細的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況,督促患者的治療。
1.2.4藥物治療干預 護理人員應正確的指導患者臨床用藥,尤其對于口服藥物需要介紹藥理知識,從而掌握藥物的用法和作用以及服用時間與不良反應,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護理人員應教會患者識別和處理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提高治療依從性。
1.3觀察指標
1.3.1治療依從性 醫院自制抗毒藥物治療依從性量表進行評估,量表共計12個問題,每個問題分值為0~3分,合計36分。將其分為3個等級:①完全依從:評分>25分;②部分依從:評分在13~24分;③不依從:評分<12分。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性%+部分依從%。
1.3.2生活質量 依據SF-36評估,量表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職能、活力、社會功能、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生理功能和總體健康。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3.3不良情緒 括焦慮與抑郁,采取SAS、SDS評分對評估,量表中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焦慮與抑郁程度就越嚴重。
1.3.4護理滿意度 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量表分值為0~100分,將其分為4個等級:①非常滿意:評分>90分;②滿意:評分在80~89分;③一般:評分在60~79分;④不滿意:評分<6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
1.4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采取均數±標準差(x±s)表示, 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依從性觀察 干預組明顯的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生活質量與不良情緒評定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總評分、SAS評分和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有明顯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護理滿意度觀察 干預組明顯的高于常規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乙肝肝硬化是臨床中常見疾病,在臨床中也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臨床中對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是可行的,能夠提高患者臨床治療依從性。同時,對改善其不良情緒也要明顯的優勢。針對性護理方案的制定是完全依據患者的臨床特點所制定,從心理和健康宣教以及出院與藥物治療四個方面進行實施[2]。這種針對性護理方案可以較好的滿足不同患者的護理需求,從而更好的為患者服務。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是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其心理狀況和心理需求,給予心理護理,讓患者心理狀況得到緩解[3]。同時,依據不同的體質和病情程度進行制定宣教方案,使得每一個患者均能夠獲得更有效的護理,從而更好的了解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知識[4-5]。護理的過程中加強了患者藥物治療的護理,讓患者充分說明藥物治療的效果,并積極的配合治療,從而提高藥物治療依從性[6-7]。同時,出院后的隨訪觀察,讓患者更體會到醫護人員的關心,從而極大的提高其生活質量。數據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總評分、SAS評分和SDS評分均較護理前有明顯的改善。進一步說明,針對性護理方案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優越性。數據還顯示,干預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明顯的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針對性的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提高其護理滿意度也具有顯著的效果。
綜上,針對性護理方案在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護理中應用效果優越,對改善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與治療依從性均具有明顯的優勢,值得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1]陳芳.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焦慮抑郁狀態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03):5-7.
[2]陳凌華,林英,李鳳,等.健康教育對肝硬化患者家庭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4,8(05):345-348.
[3]潘璐.心理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J].內科,2013,8(05):561-562.
[4]黃雪霞,陳小明.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29):2691-2692.
[5]劉田鳳.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出院后護理干預的研究[J].實用臨床醫學,2011,12(01):119-120.
[6]龐紅華,袁天喜,向圓花.綜合性心理護理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心理健康狀況、遵醫行為和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06):111-113.
[7]肖春利.家庭護理干預對肝硬化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5,40(01):121-124.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