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產房護理對安全產生影響的因素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方法 我院選擇2013年5月~2015年5月診治的1172例產婦,其中92例出現護理安全事件,占7.85%,對其出現不安全事件的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結果 通過對出現的護理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導致產科護理安全的原因主要有人員因素、管理因素、技術因素以及環境因素,42例為人員因素,占45.65%;其次為技術因素,24例(26.09%);20例為管理因素,占21.74%;6例為環境因素,占6.52%。結論 通過對產房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找到同時分析相關的安全隱患,提升產房護理的安全管理,加強業務學習能力,讓護理人員提升護理風險意識、證據意識、法律意識,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提升產房人員的整體素質,保證醫療安全。
關鍵詞:產房護理;影響因素;預防措施
隨著現今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出現以及護理服務理念的逐漸轉變,患者的自我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逐漸的增強,護理安全逐步的作為對護理質量衡量的重要指標。產房是一個醫院科室中風險性較高科室之一,產房護理質量對母嬰的健康和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產科的護理工作比較瑣碎,患者的病情變化迅速,而且夜間急診的患者多,再加上患者及其家屬對產科護理工作的要求較高,護理人員略有不仔細就可能會對產婦及胎兒的安全產生影響,甚至導致護患糾紛出現[1]。我院選擇2013年5月~2015年5月診治的1172例產婦,對其出現護理安全事件的情況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選擇2013年5月~2015年5月診治的1172例產婦,年齡在22~37歲,平均為(29.6±4.2)歲;92例出現護理安全事件,占7.85%。
1.2護理安全影響因素
1.2.1助產士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淡薄 助產士在日常工作中僅僅關注母兒的健康情況,將潛在的法律問題忽略。例如在產婦斤進行陰道檢查過程中沒有詢問患者的意愿而隨意將其軀體部分暴露,這就違背了患者的保密權和隱私權。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自我保護,沒有準確而及時的記錄病歷,假如胎兒窘迫,只是忙著進行處理,而沒有及時與家長溝通,就可能導致護患糾紛[2]。
1.2.2違背了技術操作規范 ①助產技術水平低;②違反技術操作常規;③未嚴格執行“催產素使用常規”;④產程觀察不仔細,沒有及時發現同時處理存在異常的產程;⑤沒有正確的實施助產技術來保證母嬰的健康安全;⑥沒有正確分辨新生兒身份,幫助母嬰之間建立親子關系;⑦產后2 h觀察不認真;⑧沒有按照助產人員的職業暴露規范進行操作。
1.2.3分娩記錄和護理記錄書寫不規范 ①住院首次護理記錄單對患者的跌倒風險評估不客觀,醫護記錄存在差異,記錄不完整、不及時或者真實性不佳。記錄缺乏連續性,過于簡單,無法動態的顯示病情變化,一旦出現糾紛,無法進行舉證。②因新生兒搶救,缺失足印多能事后補充,所以一些護士在質控時,偽造母親指印或者新生兒足印,以此來確保病例的完整性。
1.2.4服務態度欠佳 由于產房多為急診患者,病情迅速變化,助產士假如責任心不強,對患者語言生硬,態度冷淡,隨意變換操作程序,治療護理操作耐心不足,就容易導致患者反感,容易出現護理糾紛。
1.2.5護理管理不到位 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搶救物品準備不起元,設備物理管理不善,業務培訓不及時,管理人員缺少對安全隱患的預見能力,質量控制力度不足等都是不安全的管理因素。
2 結果
通過對出現的護理安全因素進行分析,導致產科護理安全的原因主要有人員因素、管理因素、技術因素以及環境因素,42例為人員因素,占45.65%;其次為技術因素,24例(26.09%);20例為管理因素,占21.74%;6例為環境因素,占6.52%。
3 預防措施
3.1提升法治教育,增強助產士的法律意識 鼓勵助產士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讓產科醫護人員充分理解依法操作的重要性,做到懂法、知法及守法,同時嚴格按照法律規章制度執行[3]。
3.2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及規章制度 安全是保證產房護理質量的最主要一項,在產房中儀器安全使用規范至關重要,每個護士都應該熟練掌握相應的管理法規。只有明確各項規章制度,確定各自職責,才能保證每個醫護人員在操作中有章可循。護士長要定期組織學習,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行為。護理人員及時掌握產房內的動態信息,便于及時解決問題。
3.3嚴格按照助產士層級培訓 嚴格按照層級培訓制度實施,全面提升助產士的綜合素質。通過有計劃的進行技能培訓和專業知識考核,在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確保母嬰的安全,加強人性化服務理念,尊重孕產婦的個人情況,提升助產士的提升業務素質,規范執業行為,保證產房工作的安全。
3.4規范護理記錄的書寫與管理 醫療文件是具備法律效力的文件,應及時、完整、準確、真實的記錄[4]。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養成規范、及時、客觀的書寫習慣,嚴格按照書寫規范實施。
3.5轉變服務理念,為產婦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 女性分娩時一個艱難的過程,在期盼新生命到來的同時也存在極度的緊張和焦慮,首先助產人員應向產婦進行自我介紹,讓產婦知道是誰在她身邊陪伴,其次認真觀察產婦的產程變化,及時發現變化及異常,出現問題及時報告醫生及對癥處理,同時及時通知產婦家屬真實的情況,充分體現出人性化服務理念。
3.6護理管理者的管理到位 醫院護理管理者需要轉變觀念,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服務,將人性化管理理念及人性化服務充分運用到臨床工作中,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向上,奮發進取,各盡其責,這樣才能有所發展[5]。
綜上所述,通過對產房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找到同時分析相關的安全隱患,提升產房護理的安全管理,加強業務學習能力,讓護理人員提升護理風險意識、證據意識、法律意識,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提升產房人員的整體素質,保證醫療安全,降低或者避免母嬰損傷,避免護理差錯出現。
參考文獻:
[1]陸智才.淺析影響產房護理安全的因素及解決方法[J].當代醫藥論叢,2014,24(02):512-513.
[2]葉永芬,胡秀,黃明秀.影響產房護理安全的因素與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36(06):875-876.
[3]周臨,傅愛萍,周紅,陳桂兒.“溫馨產房”人性化服務的臨床實踐[J].護理與康復,2012,14(05):526-527.
[4]李明先,岑莉,肖彩云.影響產房護理安全因素與對策的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48(07):167-168.
[5]陳德芬.產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策略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38(17):640-641.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