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大石橋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金橋防保站報告,該鎮李屯村發生1例疑似狂犬病病例,接到報告后我中心主任與該村村醫溝通后,立即上報市衛生局并與疾控中心相關人員到患者家中開展調查。現將患者流調情況總結如下。
1 狂犬病例調查情況
1.1核實診斷 通過詢問家屬、查閱營口市第三人民醫院病歷資料、查閱疫情網報等,根據《法定傳染病診斷標準(WS281-2008)》,確診患者為狂犬病臨床診斷病例。
1.2發病經過 患者顧某某,女,65歲,農民,家住大石橋市金橋管理區李屯村。家中飼養2只小狗,于2015年5月1日被其中1只小狗咬傷,受傷部位是右手無名指,當時傷口出血,僅在村診所進行簡單處理(涂抹碘酒),未用肥皂水清洗,未接種狂犬疫苗或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患者于6月17日出現恐水癥狀,6月21日患者出現怕風、怕光癥狀,到沈陽六院就診,初步診斷懷疑為狂犬病,醫生建議回當地就診,患者當天回到營口市傳染病醫院就診,營口市傳染病院門診以\"疑似狂犬病\"收入院治療,患者6月23日確診為狂犬病臨床診斷病例。患者住院期間出現吞咽困難、恐水、狂躁等癥狀,6月24日9時自行出院回家,下午16時40分在家中死亡。
1.3致傷犬及咬傷者情況 患者家中飼養2只小狗,致傷犬和另一只小狗是患者于2015年4月向別人要的,犬齡約3個月,未接種過獸用狂犬病疫苗,咬傷患者前兩只小狗有亂撲、亂叫的癥狀,2015年5月1日這兩只小狗打架,患者去拉開,被其中1只小狗咬傷,受傷部位是右手無名指,當時傷口出血,僅在村診所進行簡單處理(涂抹碘酒),未用肥皂水清洗,未接種狂犬疫苗。家中兩只小狗分別于5月4日、5月7日死亡,而這兩只小狗原主人家中的其他狗沒有發現異常。
1.4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患者去世前的被褥、衣物暴曬,餐具煮沸消毒,病家開窗通風,衛生間使用過氧乙酸消毒,對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嚴格消毒處理,患者的尸體消毒處理后火化;②對患者的密切接觸者接種狂犬疫苗;③全市加強犬類管理,對家犬、貓進行免疫接種,掛牌管理圈養,消滅野犬、野貓,并防止其咬傷、抓傷人;④對被咬傷者要在傷后盡早開始規范的暴露后預防處置(包括正確處理傷口,正確接種合格的狂犬病疫苗,視情況結合使用抗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⑤加強防制知識宣傳,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采取廣播、電視、宣傳板報、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向公眾宣傳狂犬病的預防控制知識,使公眾了解狂犬病的危害、傳播途徑與預防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⑥做好聯防聯控,衛生部門加強與動物相關管理部門的聯系、溝通,及時了解動物的狂犬病疫情及動物免疫狀況;⑦醫務人員加強相關知識學習,各級防保組織要認真學習《全國狂犬病監測方案》及《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09版)》,按規范要求對暴露前的高危人群及暴露后人員進行相應處理。
2 討論
狂犬病又稱恐水癥[1],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以侵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為主的一種急性人畜共患傳染病。潛伏期最短為5d,偶可長至19年或更長,一般為1~3個月。人狂犬病主要是被帶有狂犬病病毒的狗、狼、貓等食肉動物咬傷、抓傷、舔破損皮膚或黏膜而引起,臨床主要表現為特有的狂躁、恐懼不安、怕風恐水、流涎和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而危及生命,一旦發病,病死率幾乎為100%。
我市自1990年發生3 例后1直無病例發生,此病例為25年來首發病例[5]。在\"2014年中國狂犬病年會\"會議紀要中,簡介我國狂犬病的流行傳播新特點:近10年來中國西部實施大開發,原本相對封閉的地區變得交通便捷、旅游業發達,由此造成的犬只等宿主的流動概率也在大大增加,可能使得在常年處于疫情低發狀態或無狂犬病疫情報告的地區開始了疫情的增長。距我市最近的鞍山市去年發生1例狂犬病,今年我市也出現了病例,符合中國狂犬病年會的紀要提示內容。
已有文獻報道[2]狂犬病暴露后導致發病死亡的病例中,大多數人的傷口未處理或處理的不及時、不徹底,未接種狂犬病疫苗或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因此需要正確處理傷口,正確接種合格的狂犬病疫苗,視情況結合使用抗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傷口處理包括徹底沖洗和消毒處理。局部傷口處理越早越好,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min。然后用生理鹽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將傷口洗凈,最后用無菌脫脂棉將傷口處殘留液吸盡,避免在傷口處殘留肥皂水或者清潔劑。徹底沖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傷口;如果皮膚被輕咬或者僅有輕微抓傷或擦傷而無出血時,則需要對傷口進行處理、同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如果皮膚被咬傷或抓傷有出血、或皮膚破損的傷口被舔時、或粘膜被動物體液污染時,則在傷口處理之后、疫苗接種之前,還需要在傷口周圍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動免疫制劑。
我市有一些無免疫流浪犬導致人群狂犬病高暴露率,增加了人感染狂犬病的風險和程度。大眾人群狂犬病預防意識淡薄,受感染機會較多,多數人對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預防知識不了解,預防意識淡薄。
有報道稱[3]:狂犬病預防是亟待解決的社會醫學問題:狂犬病高暴露率低處置率是人狂犬病流行的危險因素,預防人狂犬病的關鍵是要做好犬狂犬病預防和管理。防止被感染狂犬病毒的犬及其它動物咬傷,是預防人感染狂犬病的根本措施,暴露后處置是補救性措施。
健康教育[4]:健康促進是今后控制狂犬病的一項長效措施,狂犬病是醫學問題,但狂犬病流行所引發的卻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狂犬病預防控制的關鍵是通過開展預防狂犬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手段,從根本預防控制狂犬病疫情。宣傳教育被認為是預防控制狂犬病的重要環節。我市健康教育工作持續開展,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今后更要加強健康教育工作。
綜上所述,我市的[6]狂犬病防治對策首先需要政府重視,加強聯合防制。全面控制狂犬病需要衛生防疫部門、獸醫部門和公安部門的聯合協作,才能有效地預防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其次需要加強健康教育工作,使群眾從根本預防控制狂犬病疫情;暴露后需要按照規范進行處置。
參考文獻:
[1]張子根. 1例狂犬病調查報告[J].浙江預防醫學,2007, 19(2):34.
[2]李曉明,謝利輝,龐麗娟,等.1984-2004年株洲市人間狂犬病流行病學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06,13(2):344.
[3]楊兆民.狂犬病預防亟待解決的社會醫學問題[J].醫學信息,2015(26):192.
[4]苗卉,鄭建中,翟真,張超琍.狂犬病的預防與健康教育 [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0):158-159.
[5]于鵬程,梁國棟,王力華.\"2014年中國狂犬病年會\"會議紀要-\"同一健康\"理念下的狂犬病[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4,28(4). [6]羅明,張茂林,涂長春. 我國狂犬病流行狀況分析及防治對策[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5,21(2):188-190.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