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婧
黨的十九大報告確立了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并強調了依法治軍在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部署中的地位,要求“全面從嚴治軍,推動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可以看出,依法治軍已經成為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一項經常性、全局性、戰略性工作,地位更為突出,它既是新時代建軍治軍的重要原則,也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任務要求。契合國家軍隊的法治化進程和要求,在政治工作領域也要進一步提高法治化水平,真正實現以法治的力量推動政治工作威信和效益的提高。
提高政治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把握好法制化與法治化的關系。從當前來看,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的深入推進,隨著新的領導指揮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的建立,隨著我軍使命任務的拓展,政治工作無論是法制化還是法治化建設都有很長的路要走。法制化是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重要的內容和依據。在法制建設上,應根據時代發展和形勢任務的變化進一步做好現有法規制度的廢、立、改工作,構建科學配套的、操作性強的政治工作法規制度體系,將政治工作全領域、全過程納入完整科學的法規制度系統。相比較政治工作的法制化,提高政治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著眼構建科學的政治工作法治體系,各級政工干部要切實在轉變思維方式、提高法治能力上下功夫,按照“三個根本性轉變”的要求培養提高從法治視角觀察分析問題、運用法治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素質。
提高政治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把握好依法治軍與從嚴治軍的關系。依法治軍與從嚴治軍都是軍隊建設的重要方針,都是正規化建設的本質要求,二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互為目的和手段。其一,由于治軍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相應的法律法規的制定總是滯后于軍隊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領導機關在制定和完善政治工作的法規制度時要充分體現治軍從嚴的要求,根據所規范事項的性質和特點,科學確定從嚴的合理尺度,解決好從嚴的依據和程度。其二,各級領導干部、政治工作者要嚴格執行各類法規,增強法規制度的執行力。要改變過去過分強調人的因素,改變人治的思維和方式,樹立法治的思維和權威,切實按照規章、制度、程序辦事。其三,要從手段和標準上注重“法治”與“德治”的結合,既要嚴明法制軍紀,又要注重耐心的說服教育,德法并舉,疏堵結合,由強制約束向強制與自覺相結合轉變。
提高政治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把握好情理與法理的關系。其一,要努力糾正“情大于法”的錯誤認識和行為,樹立制度是“帶電的高壓線”的法規意識,堅持依法辦事,秉公用權。其二,要將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與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統一起來,克服情法不融的片面認識,防止矯枉過正而走入極端強制式、簡單粗暴的管理帶兵誤區。要將“依法帶兵”與“以情帶兵”結合起來,使情理與法理相融合,發揮“法”的強制力量與“情”的感染力量。其三,要處理好禁與導的關系,既強調令行禁止、嚴格管理,又注重教育疏導。要用情啟發官兵的自覺,使官兵自覺養成遵法守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模式,確保官兵在思想上認同、行動上自覺。
提高政治工作的法治化水平,要把握好“法治”的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其一,在發揮治軍主體的作用方面,要由過去單純注重發揮領導干部和機關的主導作用,向同時注重發揮官兵的主體作用改變,進一步發揮廣大官兵在依法治軍實踐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其二,在依法治軍的對象和客體上,重點抓好從嚴治官,要把領導機關和各級領導干部作為依法治軍的重點對象。要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努力形成領導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運轉、官兵依法辦事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