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華
醫學界有“早衰”之說,指身體衰老的過程較正常快5至10倍,患者樣貌像老人,器官亦很快衰退,造成生理機能下降。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格外關注身體的早衰,因為早衰的身體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最終危及生命。如果說“身體早衰”是物質世界存在的一種有形現象,那么與此相對,在精神世界也存在著另一種類似的無形現象——“思想早衰”。由于“思想早衰”的表現形式比較“溫和”,且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顯現較慢,有時甚至還會給當事人帶來短期的“好處”,所以容易使人們產生麻痹心理和認同心態,以致失去警覺。

“思想早衰”說到底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不利于自身和社會發展的偏差,頭腦中消極的甚至錯誤的思想認識占據主導地位,內心活動和外在表現都已脫離正常狀態、失去正確標準。其表現主要有:一是心浮氣躁。板凳未坐熱,心頭已躁動,干事靜不下心,沉不住氣,思想漂浮,毫無章法。二是暮氣沉沉。人未到站,精神已老,工作萎靡不振,疲疲沓沓,思想退化,得過且過。三是因循守舊。年齡漸大,慣于守成,工作按部就班,亦步亦趨,思維僵化,無心進取。四是自由散漫。心有旁騖,玩心太重,作風松散,紀律松弛,隨意脫崗,思想無羈,怠工誤事。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鄧小平同志曾嚴肅指出:“如果說要變質,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個危險的起點。”思想庸俗化就是“思想早衰”的具體表現。可見,“思想早衰”是一種“病毒”,會降低肌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人極易染病;是一種“腐蝕劑”,會腐蝕心靈世界,侵蝕思想防線,使人蛻化變質,“思想早衰”必然導致行為失范。無數事實證明,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往往是從“思想早衰”開始的。一個人一旦“思想早衰”,遲早會跟歪風邪氣攀援為伍、同流合污,必然會走上歧途。因此,“思想早衰”必須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視。
之所以會造成“思想早衰”,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從主觀上講,部分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發生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移,盲目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導致意志衰退,道德修養欠缺,進取精神倦怠,黨性觀念淡薄等。從客觀上說,有的單位缺乏創先爭優、獎勤罰懶的激勵機制,沒有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甚至存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傷害了那些有能力、兢兢業業干事業的好同志。
高爾基曾說過,“一個真正的革命者,首先追求的是思想上的充實和豐富,這一點,是任何珍貴的東西都不能代替的”。因此,防止“思想早衰”,一要勤于武裝頭腦。黨的創新理論是健康思想的“防腐劑”、純潔思想的“清新劑”、凝聚思想的“粘合劑”。只有不斷加強理論武裝,及時給大腦補充營養,才能療俗、治愚、冶情、養氣,才能把思想上的“灰塵”及時擦去,不至于結成“灰垢”;才能把精神上的“病毒”及時清除,不至于形成“頑疾”。二要時刻不忘自律。經常檢查剖析自己,看看思想觀念是否出現了偏差、精神支柱是否受到了污染,特別是在面對名利時,多想一想是否合理合法、取之應得;在交往應酬時,多想一想是否純潔正常、尺度適當;在個人進步時,多想一想是否靠組織培養、靠素質立身、靠實績進步。唯有如此,才能時刻保持頭腦清醒,確保思想上不出偏差。三要注重制度約束。自覺的人總會主動凈化思想,但對于不自覺者,一方面要加強教育,滌蕩思想塵埃,促其糾偏正向;另一方面要強化制度建設,用有形的條框消弭其消極的思想,從而使其由不自覺者轉化為自覺者,遠離“思想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