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華
過去我們常講,“老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現在我們要說“老師不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頭活水”,現階段政治理論教員的源頭活水,就是黨的十九大精神。行動的自覺和堅定來自于對理論綱領全面透徹的理解和把握。對于政治理論教員來說,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不僅是學懂弄通,還必須學深悟透。組織教員系統、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新思想、新論斷、新提法,切實增強教員的理論素養和理論認識。采取共同學習和自我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掌握。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進行交流座談。利用各種資源進行理論的深入研究,提高全體教員的思想認識。
我們黨有“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情懷和“排除萬難、砥礪奮進”的壯志豪情,這是世界上其它所有國家政黨都不具備的。黨的十九大報告通篇洋溢著這種情懷和精神,如報告主題就用了“決勝”“奪取”這樣充滿戰斗豪情的詞語,報告開頭就有“全黨同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等等。政治理論教學不僅要深刻解讀新思想、新理論、新要求,同時也要把情懷和精神傳遞給學員,不斷提升學員作為一個共產黨人的情懷和精神狀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要不斷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培養五種思維能力,即“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這五種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鮮明的思維風格,黨的十九大報告通篇都體現了這五種思維的光芒。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全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黨的十九大報告既是理論綱領,更是行動指南。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中、工作中。檢驗的標準,不僅僅是我們通讀了多少篇原文、寫了多少字的讀書筆記、開了多少次會,而是看你在工作中付出了多少汗水、解決了多少問題,為國家、為軍隊、為人才培養和戰斗力生成作出了多少貢獻,等等。
采取“一科為主、多科滲透”的方法系統規劃,教研室組織推進,教學小組研究落實,結合課程特點和需要,主要采取三種方法途徑。一是專題式進入。利用學員自習課或學員隊黨日活動時間,開展一次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專題輔導;如果學員隊已經開展過類似輔導,則開展專題輔導答疑活動,力求使學員系統、全面掌握黨的十九大精神。二是嵌入式進入。將黨的十九大精神相關內容按照課程標準中設置的專題進行分類整合,嵌入到教案講稿中,落實到課堂上,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課堂。三是滲透式進入。將黨的十九大精神相關要點延伸滲透到學員課后自學內容、課后作業、論文撰寫等教學活動中,促進學員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自主、深入學習。
一是開設“學習十九大,奮進新時代”專欄。目前已經發表《十九大勝利召開!大連艦院官兵學習十九大奮進新時代》《黨代會,黨對青年說了哪些話?》《習近平談十九大報告:要深刻學習領會“四個新”》等多篇文章。下一步,將繼續轉載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軍內外媒體以及國家和軍隊高層的重磅解讀文章。二是開辟“鐵血評論”微論壇。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和青年官兵現實思想問題,設置討論話題,舉辦學員論壇,引導大家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行討論,發表感悟體會文章,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三是開設學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欄。宣傳學院各單位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好做法,鼓勵廣大教職員工撰寫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心得,并擇優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