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華
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崢嶸九十載,浴火彌堅、百煉成鋼,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開國大典天安門廣場的雄壯英姿,再到搶險救災中的逆行身影,我們這支革命軍隊有效履行著各個時期的歷史使命,完成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重新站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我們定位準向、刻度量行,續寫新的華章。
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是我軍發展的必由之路,既是緊跟現代軍事力量建設理念的艱辛探索,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有機組成和有力支撐,應在更大的格局中,以歷史發展的眼光綜合考量、奮力開拓。須在新時代中搏擊。經過了長期的努力,“進入新時代”的判斷,不單單決定國家社會建設的決策部署,同時更決定軍隊建設的走勢。隨著國家基本方略、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伴隨著軍隊歷史使命的內涵也相應豐富。新時代革命軍隊發展建設,只有緊緊圍繞新時代的新要求,維護國家利益的新拓展,才能不落后、不落空、不落下。須在世界舞臺競逐。國防和軍隊建設的中期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軍隊,這意味著部隊建設應放眼于更加廣闊的世界舞臺,與發達國家軍隊掰一掰手腕、爭一爭高低。不拘泥于以往老的經驗和固化的藩籬,以時代為師、以實踐為要,對照信息化要求,拓展建設思維理念。對比先進,看自身差距還有多少?問效一流,看自身水平定位哪層。須在中國夢下奮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是某個單一方面的,而是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強盛,建設強有力的國防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軍隊不能離開國家這個主體單獨存在,部隊的發展也只有緊跟國家發展的需要才能亦步亦穩,切實為國家社會的發展目標保駕護航才是軍隊發展的正確歷史定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力量才“方得始終”。
新時代需要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需要更加專業的革命軍人。必須將戰斗力標準樹得更牢,真正向“思打仗之事、謀打仗之策”轉移,利劍出鞘,必當所向披靡。跳出文山會海,向未來戰場聚力。從“發文辦報”的單循環中脫離出來,面向未來信息化戰場的形勢,研判所缺所欠所需;針對新形勢下軍事任務特點,理清所懼所漏所急。從“會議落實會議,文電落實文電”的老舊模式中脫離出來,讓官兵不再忙于辦文、辦會,真正沉下心、騰出手來獻計獻策獻力于部隊現代化建設。跳出迎來送往,向謀戰備戰發力。進一步轉變作風,純正部隊內部關系,讓揣摩上級意圖、傾心機關算盡的官場“厚黑學”沒有市場,還部隊一方潛心練兵備戰的凈土。將官兵的意識統一于提升部隊戰斗力水平的宏觀意志之下,將官兵的主要精力牽引到思戰謀戰備戰上來。讓“兵專家”不是少數,讓軍事家起于卒伍,讓軍人真正“軍字當頭,姓軍為戰”。跳出繁雜籠統,向專業高效合力。現代化軍隊,是高度信息化的諸元集成,是一個精密的系統,協調運轉,有條不紊。要將部隊中心工作從日常繁雜事務中脫離出來,實現專業化的軍事建設體系。轉變以往大而統的抓建模式,適應部隊調整改編后的新模式,積極轉變思維理念,跟上新要求,發揮體制效能。從以往固有的訓戰模式中脫離出來,在信息化聯合作戰條件下考量評判官兵素質能力和部隊演訓水平,讓“生活化、管理型”的標簽真正成為歷史。
要緊跟國家人才戰略,把培養軍事人才作為一項關乎軍隊前途命運的大項工程來抓,形成一套具體實在、量化可行的能力指標評價體系,積極探索符合時代特征和軍隊需求的能力素質培養機制。深鉆紅色基因“讀本”。對黨忠誠是衡量一個干部能力素質的首要指標,深入發掘紅色基因內涵力量,把忠誠作為一種精神習慣,既學深悟透,更躬身踐行。把忠誠作為一種品質來培養,更作為一種素質來鍛煉,防止“口頭忠誠”“表態忠誠”等走樣形式,真正以遠大理想、崇高追求激發個人的堅定信仰,實現表里如一、堅如磐石的意志品質,由內而外擴散煥發出精神力量。精鉆軍事業務“手冊”。鉆研打仗是對軍人的本質要求,也是對軍人這個職業的基本定性。要強化基于本職能力要求的素質培養,尤其是提升作為作戰要素完成任務的能力。練強練精崗位本領,在完成訓練大綱標準要求的基礎上,自覺回應現代戰爭需求,緊盯世界先進和時代發展潮流,謀劃長遠的建設規劃和系統訓練方法,力爭在思維、方法上實現突破。實鉆現代模式“說明”。現代化軍隊構成模塊化、指揮扁平化、分工專業化等建設模式,在一些國家的軍事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初步論證,可以積極借鑒,有機融入到軍隊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去。細致分析、有效解讀外軍先進管建思維理念,進一步理解運用于我軍新體制下的運行機理,實現從編制體制到思維模式的全方位革新,從部隊的個體構成出發,促進軍隊現代化轉型。
在強軍新征程中,軍人榮譽體系建設被提上議程,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引領著新時代革命軍人昂首闊步新征程,也對軍人身份提出更高要求。做時代風尚的引領者。作為肩負特殊使命的武裝集團,人民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承擔著重于普通公民和其他一般職業的社會責任。要在維護主流意識形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上當先鋒作表率,成為道德品質、職業操守等方面更優秀的一個群體,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力量。做和平安寧的守護者。保家衛國,保一方安寧,是每個軍人的價值體現和崇高追求。邁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有更高的向往,國家利益呈現多維拓展,我軍保衛國家、保衛人民和平勞動鋼鐵長城的使命在肩,要勇于擔當這一崇高的使命和神圣的職責,為新時代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最有力的支撐。做初心使命的踐行者。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人民謀幸福,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我們既要確保這個初心使命順利實現,更要自覺站在踐行的第一線。從干好本職出發,為國家建設人民生活提供和平的安全環境;在擁護支持新時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上不遺余力,爭當表率;在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迅疾而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有所作為。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有幸參與和見證“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唯有標定坐標,方能闊步前行,書寫下屬于我們這代革命軍人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