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縣教育局中小學教研室
【摘 要】現代外語教育的出發點和目標即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讓學生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度更高,尤其是在當前全球化經濟發展的趨勢下,更好的去適應愈加頻繁的國際間的交流合作與往來,讓學生能對英語這門語言真正學以致用,并將其準確而有效地運用到語言交際中。事實上,當前通過對語言的研究,不斷提倡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是讓外語使用者能通過語言的學習,來具備對本族文化與外族文化異同的文化敏感度,并有語言能力來與對外進行不同文化的順暢交流。
【關鍵詞】認清障礙 尋求途徑
語言的學習教學,要求英語老師必須具備非常豐富、多元化的跨文化知識和極為扎實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并從主觀和客觀等多方面來對外語老師的跨文化知識能力進行補充和加強,讓他們具備跨文化的文化意識,并努力讓外語老師在社會交際與交際策略方面有更高的能力水平。
一、跨文化教學的內涵
跨文化教學具體指的是通過與語言形式教學進行相互配合,引導和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過程。跨文化教學并非只是對語言理解有難度的文化障礙的一種掃除,也不是完全與西方互為等同,特別是英美文化的導入。外語教育的實質性目的是全面培養跨文化交際的綜合型人才,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實現,并不是經過一個簡單的基礎語言知識的學習過程即可,而是要求達到心理更深層次的調整,幫助學生對待全世界的各民族文化有一個正確、客觀的態度和信念。
二、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實施文化教學的障礙分析
1.學生所處的英語學習環境
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老師普遍是中國英語老師,也即是說英語并非這些老師的母語,他們所處的文化背景與學生相同,學生間也沒有太大的文化差異,所以他們在英語交際上還沒有達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際。這也反映了當前學生所處的英語學習環境還不是一個真實的跨文化交際環境,無法有效形成跨文化的意識。偶爾有與外國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機會,也因為受年齡、語言能力的影響,即使有文化干擾也不會被外國人責怪。而且英語作為眾多學科中的一門,無法花太多時間去進行語言文化的學習。
2.英語老師的基本文化素養
我國在進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也逐漸意識到英語作為國際交流的基本語言工具,必須予以重視。全國中小學、高中、大學都開設有英語課程的學習,甚至社會各種英語培訓班也層出不窮,這就使得英語老師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而在一定時期內英語老師的語言素質普遍不高,尤其是具有高文化素質的更少,那也就無從談起跨文化意識了。不少初中老師在教學中更加側重于對應試考試的重視,而忽略了這種跨文化意識的引導,而且也不認為這種跨文化意識的引導是英語教學的職責。
3.英語教育考試導向及基本要求
當前英語的教學,其凸顯出來的有一定的商業目的,而并非是出于發展“文化”或者是“社會”,這也始終是不少英語教學研究者一直重視和擔心的問題所在。當前,英語教學工作的核心是圍繞應試教育的需要,各種英語考試給學生制造了巨大壓力,英語的各種過級考試從小學到大學都始終伴隨著學生,而且考試中也主要是對學生基礎語言知識的應用情況的考察,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必須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與引導。因初中英語的語言積累并不夠深厚和豐富,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要求也主要停留在對聽、說、讀、寫地引導,同時為了考試更加注重讀與寫,無法讓學生涉及到太多文化內容的學習。
三、提高英語老師自我跨文化教學意識的有效策略
1.通過親身感受和體驗跨文化的沖撞,分享學習經驗
每個人在接受社會化的過程中,都會留下一定的文化身份,而且在與不同文化的人進行交往過程中,也會沒有意識性地應用其文化參考框架。但這種文化身份并不唯一,通過與目的語國家人們進行相互接觸,老師會感受和經歷不同文化沖撞的經驗,其中也不乏包括失敗的經驗,因而在認知、行為、情感等多方面有適當的調整,并對各個來自不同文化環境的人采用不同的文化參考框架,并逐漸讓自己成為有著多重文化身份的人。在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老師應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作為學習者,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跨文化交際交流的場景和情景,這就包括主動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并深入接觸到外國人的日常生活,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到國外旅游、考察以及學習,感受外國語國家的文化。
2.充分發揮老師的合作精神,并在課堂進行實踐創新
結合跨文化專家對跨文化外語教學方法的探究,當前普遍使用的文化教學的方法主要有文化講座、關鍵事件、文化包、文化群以及模擬游戲這幾種。老師都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來合理地使用這些教學方法。而這些方法都需要老師在課前花一定的時間進行精心設計,然后進行教學實踐。因為目前文化教學缺乏較為系統化的目標體系和目標內容,而且對于基礎教育學校還是把學生的升學作為根本教學目標,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老師也無法在課堂完全利用太多時間進行這種文化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
3.學習跨文化教學知識,構建扎實的理論體系
當前,學校教育是學生學習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最主要陣地和主要形式,老師的教學引導也是學生主要的學習途徑,那么老師跨文化教學理論體系將直接決定跨文化外語教學的成敗。構建這種跨文化交際教學的理論體系具體是指不僅對英語國家的人們在風俗習慣、生活模式以及人生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并正確而客觀地對待不同文化在交際中存在的差異與不同,并構建相應的教學理論體系,這其中包括對跨文化教學目的和內容的明確,還有文化與語言教學方法的確立,從而讓文化與語言的教學融合滲透于一體,從而達到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的相互統一,使其成為教學方式,同時也實現其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對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過程,是當前英語教學工作中一個非常新型的課題內容,其實施的過程也是基于傳統英語教學方式,并通過語言知識的傳授與引導來學習理論、分享經驗,并最終達到一種跨文化的實踐創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銳.淺議如何提高英語教師的跨文化教學能力[J].職業技術,2011,(9):96-96.
[2]楊范婷.論外語教師提高跨文化教學能力的必要性與途徑[J].中國科技博覽,2010,(17):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