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
【摘 要】乒乓球教學能夠磨練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有助于養成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觀念。提高高中乒乓球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該文主要是從本人實際的教學經歷出發,從多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加以分析,探討一下提高高中乒乓球教學的有效性所采用的方法,更好地增強中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乒乓球教學 有效性
有效教學、教學的有效性、有效地學習、有效地組織、有效的語言……各種圍繞“有效”展開的教育教學和實驗研究話題在當前層出不窮,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本文將圍繞有效教學的核心效能結合乒乓校本課程在我校的實施、開展及實際落實等情況,就乒乓校本課程在我校實施的過程展開分析與討論。
我校于2007年實施了選項教學。包括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武術幾個項目。選項教學既是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也是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難點。學生專項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年級間同時實施選項教學,模塊交叉問題突出,也都困擾著課改的順利進行。我在乒乓球選項班實施了“選項分層”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某種程度較為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校乒乓球“選項分層”教學正是有基于此,嘗試在有限的課時內,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乒乓球運動水平和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所實施的一種教學手段。
一、及早做好準備工作
乒乓球選項班學生人數每班約50人。新學期開始,在教學計劃安排上,特意先把理論課內容安排到前面上,一方面可以將一些室外課進行完畢,更重要的目的是讓選項班的學生相互之間盡快、盡早熟悉,消除來自不同班級學生間的陌生感,以利于 “選項分層”教學的順利實施。
前兩周,主要是安排學生之間的教學比賽。根據教學條件,比賽分成9組,主要以行政班的形式進行,學生間自由組合,但人數盡量控制在每張乒乓球臺7個人。通過比賽,不僅使得教師對學生的乒乓球整體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對于水平較好或較差的學生也有了一定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比賽使得學生之間能夠充分了解,為接下來的分層分組打下基礎。
二、確定不同層次學生
為了更科學、準確的表現出學生的水平,以便公正、公平的進行分層,采取單循環比賽的形式。勝者得3分,負者得1分,最后決出小組每個學生的得分和排名,并將結果填寫在計分表上。再根據比賽的排名情況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三個層次。根據比賽的排名、技術水平綜合評定,選出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一般來說,中等水平層次學生的比例較多,約占總數的60%左右,低水平和高水平層次學生各占20%,但由于各選項班的整體水平也有所差異,所以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不同層次水平學生所占的比例,注意在劃定分組以后,要確定每組的學生名單,以防止在期末評價時,水平高的學生流向水平低的小組。層次劃分完畢以后,再將學生編組并劃分場地,一般為男女生分別編組,但有些技術水平突出的女同學也可以與男同學混合分組,這樣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
對于乒乓球選項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內容和評價標準進行了具體的劃分。
在學習目標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之達到所預定的目標。如低水平層次的學生注重引導,在教師的引領下,達到增強對乒乓球運動興趣的目標;中等水平層次的學生注重練習,在練中達到提高其專項技能水平的目的;高水平層次注重實戰,以求在比賽中能夠運用基本技戰術的目標。
在內容制定上,既安排了些有一定難度的發展性學習內容,以滿足乒乓球運動基礎較好的學生的需要,也同時考慮到后面模塊教學計劃的安排,各模塊教學內容之間銜接問題,留有一定的余地。對學生重點運動知識與技能,多安排學時,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順利掌握。
在評價標準的制定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應、合理的考核標準,使學生通過努力基本都能通過,并要重視評價多樣化,強調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結合、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結合、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的結合,以及學生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等,評價采用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允許學生選擇自己擅長的1到2項內容參與評價。
四、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確定了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目標、內容和評價標準的劃分后,在分層學練的過程中,再根據學生所反應出來的問題,調整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以求所制定的學習內容、目標和評價標準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教學過程中,各層次之間并非不交流,而是要有意安排各個組的學生定期進行相互觀摩學習及交流,定期安排乒乓球技術好的學生幫助乒乓球基礎較差的同學,合作學習,采用介紹打球經驗、陪練等形式,增強初學者的打球信心,同時促進技術好的學生能力的提高,從而形成團結、互助的集體。同時,適當安排和組織各層次學生之間和同層次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學中實行“優升劣降”的原則,進行個程跟蹤,及時調整學生班次和小組,形成競爭的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對女同學和基礎較差的同學要特別關注,利用鼓勵、表揚的方法,充分調動他們學練乒乓球的興趣,使她們能夠運用所學簡單技術參與到乒乓球運動中去,在練習和比賽中運用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可以說獲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的確做到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學間氣氛很融洽,課堂很活躍,相互間有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期間還不斷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掌握技術的成就感;因此大部分學生都對這個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后,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和思考,爭取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J]劉偉 淺析高效乒乓球教學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3年31期
[2]李世想,唐蘇娜 優化普通高校乒乓球選項課的新思路[J].湖北體育科技;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