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護理學科,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育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沖擊。互聯網時代為進行兒科護理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涌現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將“教”與“學”更好地結合起來,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從兒科護理教學的特點出發,以“互聯網+”時代為大背景,探索了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從而為兒科護理教學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啟發和思考。
[關 鍵 詞] “互聯網+”時代;多元化;教學方式;兒科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100-02
一、前言
作為一門臨床護理學科,兒科護理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主要是研究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及其影響因素,運用現代護理理論和技術對兒童進行整體護理,以促進兒童健康發育的專科護理。因此,兒科護理教學對臨床護理的要求很高,要求也很全面。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各個行業都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教育行業亦是如此。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網絡資源的極大豐富,兒科護理學也因此面臨著教學方法的改革。一味地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對課堂提出的新要求。在多元化教學方式當中,將各種手段都融合到課堂的教學中,可以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豐富課堂內容,改善教學效果。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應積極運用“互聯網+”時代的新興技術,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因此,本文對“互聯網+”時代多元化教學方式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概述
所謂多元化教學方法就是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要根據學科和學生的具體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改傳統教學方法中你教我聽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互聯網時代為我們進行兒科護理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涌現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現簡要分析如下。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的導入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由于兒科護理教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更加需要大量鮮活生動的案例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所謂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學中引入一些實際發生的案例,組織學生圍繞案例進行討論和思考,掌握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在實踐中對理論也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案例教學法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弱理論的枯燥和乏味,從而在實踐和理論的交融中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互聯網時代也為我們的案例教學提供了許多新的思路,首先我們有了更多更加鮮活的案例,因此要積極利用互聯網的資源,不斷增強案例的適用性和時代性。另一方面,對案例的學習,教師也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組織學生討論和發言,可以圍繞互聯網技術創新案例分析方法,比如可以通過制作短視頻的形式來展示案例、組織學生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等。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互聯網+”時代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的傳統教學也因此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傳統的黑板板書、文字教學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迎來了一個由多媒體創造的更加多元化、更加豐富的教學世界。由于兒科護理學科較為抽象、枯燥,內容也較為復雜,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單一的文字教學效果并不好。而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利用文字、圖像、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的有機結合,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活潑有趣,一方面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可讀性和觀賞性,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就是可以大大提升教學效果,使抽象的理論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有一個知識點是介紹先天性心臟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如果僅憑文字講授很難使學生完全理解,而如果借助圖像甚至動畫視頻的形式,就可以使學生理解得更加清晰和深入。而像一些護理技術等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的部分時,更要積極借助視頻的形式幫助學生去理解。多樣化的展示形式,可以大大活躍傳統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角色扮演教學法
角色扮演也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興教學法,互聯網時代對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從理論向實踐轉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角色扮演就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在課堂上對醫護人員工作中的情景進行實地模擬,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承擔一定的責任和任務,從而進行醫護訓練的演習。在這種角色扮演中,除了專業知識和操作的演練之外,還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比如語言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以及對突出狀況的臨場應對能力等,這些都是在課堂上很難培養的能力,但在實際的兒科護理教學中又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種模擬實戰的教學方法,學生對真實的兒科護理場景有了更加切身的體驗,對患兒和家長的理解和責任心都有所提升,從而為他們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三、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
一方面,作為一門臨床醫學,兒科護理學科是非常復雜和枯燥的,而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的最大優勢就是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而為學習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多元化教學法可以將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融為一體,彌補傳統和單一教學方法的不足,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人的注意力是容易分散的,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形式相比單一的文字,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意識及興趣。另一方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有所增強。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人,更多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己去探尋知識,獲取知識。實踐表明,學生主動獲取的知識要比老師灌輸的印象更加深刻,知識的記憶時間也會更持久。長久來看,這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以及獨立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不小的提升,而這些都是互聯網時代對我們的基本要求。
(二)有利于實踐和理論的結合
臨床醫學的實踐性是非常強的,所學的所有理論最后都要轉化到實踐中來,兒科護理學科也不例外。而我們傳統教學最大的弊端就是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不夠,過多地強調了理論的重要性,而即使學生有著扎實的理論功底,在實踐的運用中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一個作用就是大大推動了理論向實踐的轉化,也就是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樣的,在實踐的過程中反過來也會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和理解。比如,情景教學法就是對實踐狀況的一個仿真模擬,給了學生一個實地演習的機會。借助多媒體技術而進行的課堂展示,可以使理論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地展現,增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也提高了學生對實踐中理論轉換的理解。任何一門學科如果只是“紙上談兵”那么就永遠無法掌握學科的精髓,多元化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課堂中也可以接觸到實踐,使理論不再與實踐相脫節。
總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傳統的教學方法面臨著巨大的沖擊,我們要積極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進行教學創新和改革。但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還要根據學科和學生的具體特點,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教學工作者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創新思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傳統的課堂增添活力,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玉蘭,張莉芳,趙小平,等.角色扮演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右江醫學,2010,38(1):504-505.
[2]艾素梅,須玉紅,賀偉.多元化教學法在兒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7):641.
[3]趙小紅.C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6):135.
[4]徐宇華.在兒科護理教學中培養護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