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安宜鎮成人教育中心幾年來開展成人教育服務新農村建設“五項行動”中抓培訓質量的實踐,淺析當前成人教育在農民培訓質量監管方面的缺失,并根據安宜鎮在這方面的探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 鍵 詞] 成人校;農民教育;培訓質量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188-01
對社區居民開展教育培訓后,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今天的培訓內容是不是居民所需要的?他們對這些知識是不是感興趣?知識的講解是否淺顯易懂被居民接受?講授的方法、形式是否新穎有趣味性?這些知識技能對他們今后的工作生活到底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這些問題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培訓質量。如何評價培訓質量?如何抓培訓的質量?2013年起安宜鎮成人教育中心成立了由學校培訓部主任牽頭主持的《農民培訓質量檢測及管理研究》的課題小組,經過4年的實踐,學校摸索總結出了一套對農民培訓全程監督、評估和考核的思路和方法。
一、培訓質量監管的缺失
(一)領導對質量監管的意義認識不足
許多學校領導對成人教育認識不足,重視培訓的數量,滿足于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任務,迎合社會流行的浮夸風氣,對培訓的質量則無暇過問。當然筆者并不反對一些學校對自己辛苦組織起來的培訓工作的宣傳重視及采取的方式,但這一切都必須以有成效、高質量為前提。
(二)學校缺少實用規范的質量監控管理標準
許多學校沒有足夠重視尋找適用于成人教育培訓質量的考評辦法和措施。因而參培人員的多少、課堂的熱鬧程度、領導的主觀感覺等就成了教育培訓質量高低、好壞的評判標準,這種主觀隨意性大,沒有具體量化標準的評價,沒有根據成人教育培訓特點而拓展到培訓前,延伸到培訓后的學員反饋、社會效益等,它僅僅局限在培訓課堂上,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培訓質量。
二、培訓質量監管的對策
安宜鎮成人教育中心校一班人,自2012年初便成立了由學校分管培訓工作的校長為組長、培訓部主任為副組長的安宜鎮成人教育中心校農民培訓質量考評領導小組,開始了對農民教育培訓質量考評、考核的探索。他們在實際操作中,不斷發現問題,成立了《安宜鎮農民培訓質量檢測及管理研究》課題小組。課題小組在對全縣成人教育中心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他們對學校自辦的各期農民培訓質量監管的思路和方法。
(一)培訓方案申報公示,培訓監管抓早抓前
年初學校培訓部組織安排全年的培訓計劃,將培訓時間、主講教師、培訓地點、培訓專題等進行公示。培訓前一周,學校培訓部要求擔任主講的教師,將培訓方案按照主講的內容、培訓的目的、講解重點、講授方法、講稿等材料上報學校培訓部,由培訓部主任組織教師進行審核。培訓方案提前申報公示,將培訓監測工作前移,能夠引起教師對培訓工作的重視,有利于學校對培訓工作的管控,做到心中有數,了解情況、預測效果,為領導干部和其他教師隨堂聽課、評價課堂作好思想和心理準備。
(二)落實隨堂聽課制度,培訓監管抓教抓學
成人教育中心組織的教育培訓,無論是校領導主講還是教師主講,成人教育中心必派一名校領導和一名教師跟班聽課,這已經成為安宜社區教育中心培訓安排的一項自覺行為和“鐵”的制度。隨堂聽課和跟班聽課的目的,一是監測教師的講課質量,二是監測學員的學習情況,同時還能夠針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在課間休息等時機進行適當調控。對學員的監測評價也是評價教師課堂質量的重要依據,這就使教師必須改變以往自己為中心,教師唱“獨角戲”的陳舊的培訓套路。
(三)實行培后跟蹤調查,質量監管評價多元
跟蹤調查、回訪制度,實行培訓效果由單一的學校自身評價,延伸到學員、社區居民、黨員干部乃至社會各類群體的多元化評價,能夠更加有利于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培訓效果,對今后開展各類培訓具有指導意義。
培訓后的回訪制度,就是不定期對參加過學校培訓的學員進行跟蹤服務,邀請他們到學校座談,了解他們接受培訓后的變化,他們對培訓學習的需求、工作的感悟,以及總結培訓學習的得失,體驗學習培訓后快樂,與社區教育中心分享學習的成果,聽取他們對社區教育中心今后培訓工作的建議。
社區教育中心的培訓是面向社區居民的全開放的社會培訓,它的培訓質量和效果如何,理應由社會進行評定,由時間進行檢驗。安宜鎮社區教育中心視培訓質量為社區教育中心的生命,他們的全程監測、多角度評價、及時反饋的質量監控模式已經結出了碩果,社區教育中心開展的各類教育培訓得到了培訓學員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培訓質量在不斷提高,培訓成效在不斷顯現,學校形象在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紅俠.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發展思路與對策[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
[2]張學勇.改革開放以來河北省農村成人教育發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