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 微課;誤區;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104-01
微課教學不但走進了教育的視線,更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一種更新教育理念的思潮。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也接受了微課培訓,并堅持嘗試使用微課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了一些使用微課教學容易產生的誤區及其策略特羅列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將微課當作課件
微課是一種專門針對一到兩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的短視頻,通常在5到10分鐘以內,由于它時間短、針對性強,有的老師在講到相應的知識點的時候,就將微課打開給學生看,認為這樣子講解得又清楚、又省力。但這些老師忽視了一點,面對面授課最重要的一點是互動,如果學生看完微課視頻還有疑問,而上課又不能反復觀看,這時候老師再去講解,反而會浪費時間。
目前教育界較為認同使用微課的方式,是將微課與翻轉課堂結合起來,即學生通過微課在家進行學習,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將其中產生的疑問帶到課堂上,由老師講解或引導學習小組討論、解決。
二、過于考慮技術
作為以流媒體為載體的形式,微課在制作中需要制作人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術,但有一些老師刻意追求制作微課的技術,力求展現個人技巧,認為用的技術越多,微課就越好。其實,目前常用的一些微課制作軟件以及錄像機、錄課筆等硬件,只是制作微課的工具,微課需要懂得一定的技術,但更注重的應當是其內容。
而另一些老師則在抱怨,微課做起來太難了,不懂得使用制作微課的軟件,認為制作微課太麻煩等,從而放棄制作微課。其實只要有好的創意和想法,即使用一部手機、一支筆和一張白紙,也能做出優秀的微課。
三、過于追求畫面精美
一節畫面精美的微課,的確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然而,過于追求畫面精美,則有些得不償失。有些老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就在視頻的一些角落放置一些動態圖片,比如說小鴨子、花、蝴蝶等,固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而畫面太過于花哨,反而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只注意到美麗的圖畫,而忽視了視頻的內容。
一節好的微課應當考慮到學生觀看的心理,設計微課選擇合理的布局、簡潔干凈的背景,及與背景對比強烈的圖片和文字、圖片質量清晰、文字大小適合屏幕。
四、過于追求內容完備
有些老師在設計微課的過程中,擔心學生忘掉了以前的知識,于是加了一些預習,又擔心學生與后面的知識連貫不起來,于是加一些過渡甚至再加一些后續的知識等,一味貪大求全,結果等做完后突然發現,一節5分鐘的微課最后變成了一堂40分鐘的課。
目前微課公認的定義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為了達到“碎片化學習”,微課一般時間僅為5到10分鐘,所包含的知識點為一到兩個,如果時間太長、知識點太多,就失去了微課的意義了。
五、微課過于簡單,沒有其他環節
微課的使用對象是學生,在設計微課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活動。有的微課沒有引入,直接進行講解,學生還未進入狀態就講完了;有的微課講完就結束了,沒有鞏固、作業等環節;有的微課是以自身出發,語言過于簡潔,沒有考慮教學對象的知識與能力。
一節完整的微課,首先應當進行充分的教學設計,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情分析、教學環節時間分配等內容,同時,還要有與之配套的教案、學案、課件、練習、反思等。
制作微課要把握好教學環節和時間,一般來說,開始要有十秒左右配有標題的片頭,較短的引入、4~6分鐘的講解,最后還要有1分鐘的小結,如果需要,還可以配有結尾,放上作業等信息。
六、將微課等同于視頻
微課主要是以視頻的形式存在,但并不僅僅是視頻,有很多老師并未理解微課的作用,將微課制作成課例、講座或是單純讀PPT等。
微課的對象是學生,在制作微課時,無需出現教師的身影,而是應當更直接地出現與教學相應的畫面,如圖片、文字、板書、動畫等。
微課要有系統性,一門學科會細化出多節課,而對一節課,里面也會有好幾個知識點。因此,制作微課,應對課內的知識點細化,制作相應的微課,每個微課既要有延續性又要有獨立性。
七、缺少相應的文字
在觀看微課時,筆者發現有很多老師制作的微課都沒有字幕或者對畫面解說的文字,也許對成人來說,沒有字幕也是可以的,但對教育對象為兒童或者是特殊兒童的學生來說,微課加字幕或者解說文字是必要的。首先,孩子的注意力較短,且容易分心,也許稍一分心,一兩個詞沒聽清,就容易造成不理解或者歧義。其次一些特殊兒童,比如聽障兒童或者聽話能力弱的孩子,只用聽聲音的方式去理解內容是不夠的,加上文字可以提高學生對內容的理解程度。最后,在我們制作微課的時候,由于軟件、存儲、轉錄過程、上傳要求等問題,會造成聲音的失真,造成有的時候一些詞語無法聽清楚。因此,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能給微課視頻配上相應的文字。
八、缺乏有效的監督
有的老師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時,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學生缺乏自覺性,不會在線下主動利用微課學習,而教師面對眾多的學生,又無法一一監督。
針對這一情況,目前較好的兩個辦法是:
1.成立學習小組,由小組帶動個別學生自主學習;
2.利用微信群、教學交互平臺,課下和學生即時交流、資源共享。
以上是筆者在實施微課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如有不妥之處,還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