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職院校教師是高職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之一,擔任著立德樹人的重任,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因此,高職院校教師應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應積極尋找提升教師思想素質的途徑,切實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關 鍵 詞] 高職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途徑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178-02
國家領導人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以下稱為《講話》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主體之一是教師,實施的對象是學生,要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就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在這個育人過程中,教師的師德引領作用很重要。師德問題就是教師的素質問題,教師素質包含諸多內容,其中思想政治素質是教師素質的靈魂。高職院校教師要切實承擔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除了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和技能素質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所謂思想政治素質是指教師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場和觀點、理論修養、道德素質等,這一素質的狀況如何,對受教育者即學生具有直接的、重大的影響,直接影響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質量,因此,加強職業院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
一、充分認識加強高職院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強高職院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是適應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道德領域則集中表現為價值觀的多元化,這種多元化價值觀必然反映在學生中,學校中也有極少數教師的價值取向有多元化體現。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教書育人全過程,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正確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另一方面從學校層面要加強對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自身也要加強自我道德教育,努力提升自身道德修養,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二)加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辦學方向的需要
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責任,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新的歷史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方向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如何理解和認識高等教育要做好的“四個服務”,即“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離不開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只有不斷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才能提高教師對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正確認識和理解,才能保證高等教育社會主義正確的辦學方向。
(三)加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育是高職院校教師師德建設的需要
只有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就是要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這樣,才能將高職院校建設成為高水平的文化教育機構,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下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17年黨中央國務院又下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16年12月國家領導人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作出了重要指示,這些重要文件和講話精神中都足以說明黨對加強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視。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傳道者自己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加強師德建設,核心問題就是要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二、高等職業院校教師應具備的思想政治素質
高職院校教師素質對教師的職業行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素質是高校教師應當具備的兩大基本素質,它決定了教師的師能師技。但是,要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高校教師,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這一素質決定著教師最根本的師品師德;師品師德決定著師能師技的展現與發揮,是影響教師教書育人實踐活動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思想政治素質在高校教師的職業素質中居于核心和靈魂的地位。高等職院校教師作為實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主體,筆者認為在思想政治素養上應具備以下內涵:
(一)教師必須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
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要求“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在全面進入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如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國情和改革發展穩定現實問題、促進大學生提高政治鑒別力和增強政治敏銳性、培養高素質人才,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更是高職院校教師的職責。由此決定了政治素質高及導向正確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首要原則。高校教師只有明確和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才能理直氣壯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才能底氣十足、態度鮮明地展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
(二)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
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是教師的傳統美德。“學為人師,行為示范”,教師應注重品德修養。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靠“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學生只有看到優秀的品行在教師身上生動地體現出來,他們才會效仿。學生的優良品德,要靠教師的高尚品德來熏染,學生的崇高理想,要靠教師的崇高信念來啟迪。要教育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教師首先要成為那樣的人。育人先育德,教師必須在“德”字上從嚴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起標桿作用。在育人過程中,應當愛護學生,要和學生經常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教師首先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重視品德修養,在個人品格上要自信、正直、誠實、謙虛、廉潔、守紀,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三)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教師要忠誠于教育事業,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自己未來職業的熱情和崇高的使命感。要刻苦鉆研教務業務,提高教學能力,在愛崗敬業基礎上做到樂業、勤業、精業。教師要有嚴謹勤奮的治學風格,這是高等學校教師立業之本,它會深深地影響學生,對學生治學、研究,甚至個人人格的培養都會起潛移默化、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教師要學識淵博,業務精湛
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筆者身感大學思想政治課涉及的內容廣泛,有經濟、政治、法律、哲學、教育、文化、黨建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學識淵博,不但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理論水平和理論素養,還應具備比較寬廣的科學和人文素養,在教學中才能言傳身教,讓學生信服。教師還要有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地勤奮學習,掌握新知識、新方法、新思想,不斷開拓進取,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提高高職院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途徑
(一)充分發揮高職院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強調:“要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黨的基層組織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講話精神,高職院校在抓教學管理等行政工作的同時,必須抓好黨的基層組織在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基層黨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學習教育法規,自覺教育黨員教師遵守黨的紀律、黨內法規,把國家領導人的講話精神、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貫徹落實到實處。“要做好在高校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加強黨員隊伍教育管理,使每個師生黨員都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要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工作向深層次發展,像國家領導人說的“使高校發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
(二)加強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強調:“要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師社會實踐和校外掛職制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擔當”。只有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思想政治素質,才能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對此,國家領導人說:“要拓展選拔視野,抓好教育培訓,強化實踐鍛煉,健全激勵機制,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隊伍建設,保證這支隊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高職院校在加強對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要多渠道派送教師參加各類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多舉行各類正確的主流教育活動、座談、專題講座,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