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尚處于發展階段。對于發展階段的高職院校來說,各個學科的發展模式都還不很成熟,需要進行不斷探索。特別是在體育教學方面,更是需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質量。進行創新,是高職院校發展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關鍵環節。通過教學模式的不斷變化和改革深化,進一步推動管理機制進行創新和改革。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022-01
一、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人們逐漸懂得通過體育鍛煉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在現行的體育教學模式下,要加強教學模式的改革。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目標是要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培養學生從事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養成學生終身鍛煉的習慣。在體育鍛煉當中,要培養學生較強的運動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質。在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過程當中,體育教學老師,要不斷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不斷推出新的體育訓練教學方法,適應學生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
現行的體育教學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都比較成落后,嚴重制約了體育教學的發展。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重技術輕理論,教材比較單一。嚴重地妨礙了學生的正常發展。
如何改變傳統教育對學生的不利影響,如何進行創新,不斷改變現行的體育教學模式是每個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進行研究的問題。要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就必須對現行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改變、調整、改正。
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形式相當固定。往往學生看老師表演的時間比較多,而自己進行練習的時間比較少,這就大大地降低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只有通過對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才能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由于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很多,體育老師不易對學生進行靈活地控制。體育鍛煉基本上是在老師統一的要求下完成的練習,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如果不能正確地對待學生個性的發展,就不利于發展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三、高職院校在體育模式創新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
傳統的教育觀念和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四肢發達,頭腦不一定簡單,而頭腦復雜,四肢簡單,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發展。這種把智力發展和體育教育對立起來看的觀點是相當錯誤的,這種矛盾深深地影響到了教學計劃的制訂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非常重視文化教育,而忽視了體育教育.科學的教育計劃,是一個教育單位人才培養是否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教學計劃的制訂當中,要注意體育教育應該根據高職業院校學生體育達標的要求,制訂出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計劃。在體育教學計劃的制訂當中要克服體育教學中的隨意性和任意性。
高職院校要制定規范科學的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對于體育教學的內容,包括早操、課間操、業余培訓、比賽等,都要進行綜合檢測。老師要嚴格地按照體育達標標準組織測試。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改變學生重視文化學習而輕視體育煅你的思想意識,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觀念,讓學生能夠主動參加到體育鍛煉中來,能夠終身受益。
(二)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體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從單向的傳授,逐步過渡到對學生的多方位指導和幫助。老師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組織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觀察、相互模仿、相互學習,并且在討論中,學會體育鍛煉的核心內容。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相互學習,相互合作,和團隊搞好關系,能夠發現自己、在體育鍛煉中和別人的差異,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同時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改正。在具體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老師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體現老師的主導地位。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進行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教學模式的改革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競爭力,要不斷增強學生挑戰困難的勇氣和智慧。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發揚民主,細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對教學課程進行改革。老師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對教學活動的結果進行討論和評價,要把學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人的教學過程中來,只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不斷促進,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溝通,才能使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張志明.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152.
[2]燕可毫.高職院校體育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5(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