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6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加快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寫進報告。同時,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中指出職業教育的戰略定位:“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借著職業教育發展的東風,對職業院校中服裝專業教育的發展現狀進行剖析,對職業教育中“雙導師制”的概念、工作機制,以及就如何在服裝專業教育中推行“雙導師制”進行論述,進而加大“雙導師制”在職業教育服裝專業中的推行力度,切實讓職教學生學以致用,有效推動國內各行各業的發展。
[關 鍵 詞] 職業院校;服裝專業教育;雙導師制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029-01
一、職業院校服裝專業教育現狀
(一)學校重“硬實力、硬指標”,輕“職業道德、工匠精神”
通過對部分職業院校的走訪與調查,尤其是服裝專業,學校對學生的培養多數只在意服裝相關專業知識的教育、對服裝專業技能的掌握,以及服裝設計、生產流程的熟悉。有些學校更注重的是畢業率、就業率,對于是否學有所獲、就業對口卻視而不見。而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成長勵志、人格塑造,以及職業素養、工匠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關注的特別少,很少能夠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對所學專業、所從事的職業缺乏遵從和認可,這在職業院校中的教育是非常欠缺和有待提高的。
(二)用人單位重“專業知識、技能”,更重“職業素養、職業忠誠度”
通過對服裝行業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走訪調查發現,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并不是單位關注的全部而只是招聘條件中的一部分,絕大部分的單位還比較關注學生在學校的成長經歷和思想教育情況,以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對所從事職業、所處公司的忠誠度,而且很多用人單位都把個人的人格品質和職業精神放在招聘條件的首位。
二、探索職業院校服裝專業教育中的“雙導師制”
(一)“雙導師制”概述
“雙導師制”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個導師,一個是學校原本就有的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學校導師,另一個就是學校在校外聘請的企業導師,兩位導師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教育工作。對院校學生教育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與創新,推行以思想教育和素質拓展為基礎,以專業技能教育為重心,重視對學生全方位的教育與素質拓展,旨在培養一批基礎素質好、專業技能扎實、職業素養高、能夠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的全面發展優秀技能人才。
(二)建立順暢、有效的“雙導師制”的工作機制
在開展“雙導師制”教育的工作過程中,要以校內教師為主,主要教授學生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傳授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幫助他們對自己的學業和職業進行規劃,做到心中有數;校外導師,主要向學生傳達一種理念,就是社會中整體的用人需求是怎樣的,他們畢業后面臨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形勢,相關的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又是注重學生哪方面的技能或者是專業知識,進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目標,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使學生在畢業后踏入社會的時候,不完全是新人的姿態,而是對自己的專業就業趨勢和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知。
(三)通過“雙導師制”帶動教學的團隊建設
開展“雙導師制”教學,強調校內校外導師共同培養學生,校內工作室則由校內導師團隊組建,導師和學生組成相應的團隊開展教育和教學活動,在這過程中,最大限度使每個學生都能表現出自己的長處和優點,發現自己的短處并吸取別人的優點,盡量補足自己短缺的地方,使學生開闊視野,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因為這個機制對導師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導師也必須不斷地積累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導師在指導和幫助學生的同時也進一步鍛煉和提升自己。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國家把教育看作一切發展的基礎和重點,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使每個人都能得到好的發展。主要就職業院校服裝專業的“雙導師制”進行簡要分析與論述,并提出了幾點自己的看法,當然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熊麗華,畢萬新.“雙導師”制項目化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大連工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為例[J].遼寧高職學報,201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