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對新興知識和產業中的技術型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目前我國的專業技術人才十分短缺,這也體現了我國的職業教育中人才培養結構的問題突出。對在中職服裝設計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積極的改革,要建立創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地完善服裝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為我國培養出高級的服裝設計應用型人才。
[關 鍵 詞] 中職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059-01
一、中職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我國的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缺乏中職的特色,效仿了普通高校的相應專業,教學模式非常的單一。專業課程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說教式為主,專業課程的教學主要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給學生傳授基本的服裝設計知識,以及服裝設計的基本技能。而這些課程的學習又只是大概的了解,只是入門級的學習,學得多卻不精,這很難培養出真正的服裝設計復合型的人才,甚至一些落后的服裝設計教學觀念,阻礙了學生自身創新能力的發展。這也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在將來從事服裝產業的創造力發展。
(二)服裝設計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沒有結合時代的發展
我國現在的大部分中職院校都是由中專學校改造而來的,服裝設計專業課程的培養目標都是套用普通高校的相應專業,對于服裝設計的專業定位不清楚,而大多數是為了迎合家長與學生的意愿去開設一些服裝設計師、服裝打板師等熱門崗位的專業課程,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就業的范圍。但是如今的服裝行業需要的并不是單一的技術型人才,更多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所以中職服裝設計專業應該根據當前的形勢,建立服裝設計專業課程的新目標與新方向,培養實用型人才,來適應社會與市場發展的需求。
二、重新定位中職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中職服裝設計專業應該以培養真正的實用型人才為目標,構建合理的服裝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在課程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中職院校應該要清楚地了解服裝企業對人才的各方面需求,不斷地創新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專業課程的建設與改革的創新,是提高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的核心,它也是教育改革的重點。中職院校可以與企業積極開發合作的服裝設計的專業課程,專業課程要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規范專業課程教學的要求,提高教學的質量。
三、創新服裝設計專業課程的有效方法
(一)教學內容要精心選擇
服裝設計專業的教材要根據社會時代的變化發展而做出相應的改變。要果斷地舍棄那些不適應社會與時代發展需求的內容,及時地對服裝設計專業的教材進行修訂。要創新與改進教學方法,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還要加強服裝設計專業與服裝企業的合作,開發出適應實際服裝生產需要的實訓教材。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這樣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加強中職院校與服裝企業的合作
中職院校要加強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要進行校企合作來不斷改善實習基地的條件,要不斷地創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加強校外頂崗實習的力度。要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校內就了解到服裝企業生產一線的新情況,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服裝設計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專業課程的學習效率。
四、中職服裝設計課程與高職服裝設計課程的銜接
(一)加強服裝設計課程體系的銜接
要合理設置服裝設計專業的課程。因為中職院校畢業后直接升入高職院校,所以這種聯合辦學形式可以直接由高職院校提供服裝設計專業課程設置和教材選用的意見,對課程設置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協調,避免課程設置和內容重復。要正確把握好教學的重點,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的重心應放在加強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上,高職院校重于原理的深入理解與技術的靈活運用,所以在中職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讓學生深入地理解原理,才能幫助學生更加靈活運用原理與服裝設計的實踐相結合。
(二)加強服裝實踐教學體系的銜接
服裝結構與工藝課程的設置。要運用服裝結構與工藝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根據教學的規律和專業的特點,對中職生的專業技能進行分析,可以適當加強他們的靈活應用和動手能力,為今后在高職院校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中職院校在教學方法上可以借鑒高原院校服裝設計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同一個款式裁剪時,要多使用原型法和比例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這兩種方法的異同,這樣在進入高職院校學習時,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方法,融會貫通,讓學生能夠根據款式需要選擇運用制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兵.中職服裝專業課程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11):35-37.
[2]劉陽荷.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考[J].西部皮革,2016(8):28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