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詩歌是中國最美的傳統文化,是人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它不僅能豐富人的情感,還能鍛煉人的思維邏輯與想象力;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想象能力與寫作能力。但就目前來看,詩歌的教學現狀并不樂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有教師的原因,也有學生的原因。因此,以詩歌教學為例,分析大學傳統文化教育的創新性。
[關 鍵 詞] 詩歌;教學現狀;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065-01
詩歌不僅會幫助大學生提高個人的表達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但詩歌在當代大學教學課堂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學效果并不顯著。所以,研究分析詩歌在大學生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以及開發大學傳統文化教育的創新性有重要的意義。
一、詩歌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情不高
教師近年來在詩歌教學中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對詩歌的學習熱情并不高,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經常呈現出一種被動狀態。學生缺乏對詩歌濃厚的興趣,就會減少其對詩歌研究的動力。造成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由于詩歌的文體特點導致學生對其失去興趣。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對小說的興趣更為濃厚,因為其跌宕起伏的情節與復雜的人物關系及命運更能引起大學生的興趣,富有極強的社會表現力。而詩歌更多的是靠讀者自己的想象,不太容易引起大學生的閱讀興趣。由于生活壓力與就業壓力,大學生都會找一個對事業有幫助的專業,考證,學習,自然沒有時間與精力放在詩歌上。喜歡詩歌的人很少,喜歡做詩的更是不多。學生缺少對詩歌的熱情,便不能靜下心來品味詩歌的內容。
(二)教師的授課方法太過單一抽象
詩歌的教學效果不理想,這與教師的授課是緊密相關的,教師并沒有把詩歌文化與現實緊密融合,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在詩歌教學的課堂上,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屬于被動方,教師一味地講解書上的知識,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學生沒有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課堂氣氛必然沉重。以往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記,如若教師不聯系詩歌的時代背景,詩歌講的不形象生動,那么課堂就會變得枯燥無味,缺少教學方法的運用,詩歌的魅力與意境很難表現出來。
(三)實踐與理論相脫節
大學語文整個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實踐與理論相脫節。當教師講課時,學生缺少自我分析詩歌的能力,沒有體現出學以致用。大部分學生面對詩歌,他們不知道怎樣去分析與闡述自己的觀點。在實際寫作中缺少詩詞的引用,缺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如何改善這種現象是教師需要反思的問題。
二、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詩歌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改革與完善教學方法
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詩歌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不斷整改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掌握中國詩歌發展的分期進程,掌握每個時期出現的詩歌流派、代表詩人及作品。課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課上教師抓住重點講解,并與學生多互動交流。同時在課堂上設計一些討論的環節,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經常組織教研活動,讓教師之間互相交流經驗與心得。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提升大學生了解和學習詩歌的興趣,對提升大學詩歌教學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激發起大學生學習詩歌的欲望,才能獲得滿意的詩歌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放背景音樂來配合學生朗誦。定期舉辦詩歌朗誦比賽,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提高了學生的朗誦水平。
(三)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詩歌的教學不僅要在課上進行,而且要延伸到課下,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詩歌愛好者可以自發自覺地組建社團,吸引志同道合的學生共同入社交流討論,各抒己見,在這個學生自發搭建出的創作平臺里,學生因為能夠更隨心地相處和學習,所以更能在詩詞的理解和創作上迸發靈感和火花。為了社團的良好發展,教師可以不定期地給學生進行指導,發現好的詩歌作品則可以推薦到刊物上發表,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文學詩歌比賽,而這會極大鼓舞學生的創作信心,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文筆,又達到了教學目的。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語言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靈動跳躍又情感充沛,再加上多樣化的表現手法與技巧的運用,絕對可稱得上是我國文學中的精粹。讓大學生了解和學習詩歌不僅能夠鍛煉其寫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對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力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四)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人生觀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孕育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大學詩歌的課堂教學,更能夠滲透到學生的人生觀的教育中,大學生通過詩歌,與作者取得了交流,獲得一種人生、人情與人性的體驗與回味。讓詩歌成為學生陶冶情操的催化劑,通過詩歌讓學生感到生命的珍貴與人生的美麗多彩。
大學傳統文化教育創新性還有待提高,詩歌教學是整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必須站在學生的立場,給學生以正確的方向,引導他們,鼓勵他們,調動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提升大學課堂詩歌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向翠珠.中學古典詩歌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1.
[2]張英.大學傳統文化教育的創新性研究:以詩歌教學為例[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