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分類,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式,詳細闡述了各自的特點,同時分析了三種不同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最后進行了總結,對現代信息化教學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 鍵 詞] 信息化教學;設計模式;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086-01
當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使得人類的智力勞動越發受重視。信息技術的變革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方式。教育是極具典型的智能活動,也正在受到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教學資源的形式以及內容的多樣化、教學空間的拓展、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等,均帶來了一場悄無聲息的變化。作為其中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信息教學模式的變革日新月異。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教學模式在信息化時代條件下的新發展,是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所謂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指技術支持的教學活動結構和教學方式,是直接建立在學習環境設計理論與實踐框架基礎上,包含相關方法和教學策略的教學模型。本文詳細闡述了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分類,并分析了我國教育現狀下的三種教學模式的特點,同時結合實踐思考進行了總結,可在實踐教學中進行參考。
一、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分類
目前,國內外有很多教學模式產生,較為常見的有: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案例的學習、計算機支持講授、基于資源的學習、探究學習、個性化學習、操作與練習、虛擬學伴、協同實驗室、情境化學習、協作學習、認知工具、虛擬學社等。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將會不斷涌現,構成更加豐富有效的教育模式群。針對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將信息化教學模式分為以下三類:授導型信息化教學;探究型信息化教學;自主型信息化教學。
二、三種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
授導型信息化教學按傳統教學模式的過程進行,與之又有差別,傳統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以教師為主體。而授導型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體地位有所下降,仍以講授為主,不單純進行灌輸式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最終解決問題。這種模式,教師的引導最為重要,沒有好的引導,學生的思想會成為“脫韁的馬”,比如課堂討論,從問題的制定到結束,必須有教師很好的控制。
探究型信息化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學習相關的知識,通過信息技術的資源和這種交互的優勢,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提升學生的內在素質,還提升學生的外在技能。學生可以自主控制和管理自己的學習。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輔導者和監督者,主要任務是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并制定適當的教學策略。該模式強調評價的多樣性和非量化性,主要采用過程性評價,此外兼顧學生間的互評以及學生自評。典型的有WebQuest教學模式、基于案例的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資源的學習等。
自主型信息化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學習前自主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做具體學習的準備,包括自我監控、反饋、調節、檢查、總結、評價、補救等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是簡單的引導者,學生有問題可以找教師詢問。常見的自主型教學模式主要有任務驅動型、基于項目的學習、基于問題的設計等。
三、實踐中的思考
具體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的選擇因人而異,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授導型信息化教學模式,適合記憶、理解類知識的學習,教學效率較高。探究型信息化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創造能力,教學耗時較長。自主型信息化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同時對學生自主能力的要求較高,通常不適合年齡較小的學生。
教學模式都是經過許多人的實踐,由專家或者專業人士總結出來的,只代表大多數人的教學經驗和過程,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所以即使選定了一個教學模式,也不一定完全按照既定的步驟實施,在實踐教學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探索中不斷前進,逐漸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本文提供的三種教學模式,結合其相應特點及實踐反思,可以指導我們的實際教學。
參考文獻:
[1]胡來林.現代教育技術: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08.
[2]祝智庭,顧小清,閆寒冰.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學(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3]竇盼英.探究型教學模式及應注意的問題[J].蹼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4]鐘志賢.大學教學模式革新:教學設計視域[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03.
[5]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