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教育體制的改革推動了中職教育的改革,使中職教育一體化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就零件鉗加工這門課程的教學一體化進行論述,主要分析零件鉗加工一體化教學的現狀,結合院校實際案例來闡述一體化教學改革。
[關 鍵 詞] 零件鉗加工;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129-01
科學的發展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在中職教育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旨在建立職業導向型教學。以職業技術為指導,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建立一體化課程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日益強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一、教學現狀及改革方向
(一)教學現狀
在以往的零件鉗加工教學中,對課程的教授并不系統。首先,理論知識的重復講解并不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理解。其次,實踐課程不能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學生實踐能力弱。再次,學生的操作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沒有工作體驗,實際工作能力差。最后,教師對一體化教學理解存在偏差,無法將職業導向和教學設計相結合,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改革方向
在對零件鉗加工教學進行改革時,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首先,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重點對其職業能力進行培養,使各類課程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教學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其次,明確教學任務,在教學時給學生分配任務,使學生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使知識和實踐有機結合。最后,聯合相關企業建立學生實習基地,讓學生切身體會職業技能的運用,進而促進其能力的增強。
二、具體改革案例
(一)教師進企業
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為建立零件加工一體化課程,某校組織“教師進企業”活動,讓教師深入零件鉗加工制作車間,對加工工序和配件制作進行深入了解,教師在此次活動中代替工人進行工作,使教師深入了解零件鉗加工的各項工序。
回到學校后,該校組織教師參加“進企業交流會”,各個教師對自己的體驗進行經驗的總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其中有的教師提到在學校建立模擬車間,還有的教師提到帶領學生深入企業,這種活動的開展,能夠使教師的教學視野更加寬闊,使全體教師的智慧凝結在一起,更好地實施教學一體化改革。
(二)任務式課堂
某校針對教學一體化改革建立“任務式課堂”。根據零件鉗加工的第五項任務“平行壓板的制作”進行教學。
該校受某企業委托要求加工42副平行壓板,要求學生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完成后通過檢驗并投入使用,上圖為企業給出的樣圖。
制作前,該教師先講解平行壓板制作的理論知識,其中包括平行壓板的用途、樣板圖的制作要求、螺紋的分類、麻花鉆切削、制作中的角度、絲錐的使用和對相關數值的計算,使學生能夠對此次任務及注意事項做一個充分的了解。在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了解后,該教師將整個班級分為7個小組,每個小組加工6副平行壓板,要求每個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任務,對加工的步驟要熟悉,熟練使用麻花鉆和砂輪機,熟悉螺紋加工機的使用,對所有量具能夠靈活使用,對加工完成的平行壓板質量進行檢測并分析。
此次教學使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讓學生有工作的體會,對其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學生進企業
在“教師進企業”的基礎上,某校組織學生去企業進行實踐學習,此次去企業要完成的任務是機床切削加工。到達工作地點后,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對工作環境、設備操作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解,而后由工作人員帶領學生到工作場地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中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使學生切身體會零件鉗加工工序。
在回到學校后,該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經驗交流,讓學生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總結經驗,分小組討論心得,使學生對專業的了解更加深入。
三、零件鉗加工教學改革思路
通過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夠使學生對課程深入理解,扎實基礎;通過對工作內容進行了解,可以以工作崗位所需技能為培養目標,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對課程教學的改革,可以以工作任務為教學導向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方面結合在一起就是教學一體化,教學一體化能夠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在教學中以具體的工作任務為要求,對學生進行課程的講解,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進而發展為全面綜合型人才。
一體化課程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在原有教學的基礎上加入了企業實踐的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學生時代就對日后的工作有所了解,以工作內容為目標來進行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學習和樂于學習的精神,一體化教學使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升,應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滕朝暉.零件鉗加工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施與思考[J].職業,2015(11):50-51.
[2]章小丹,鄭興我.高職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實施與思考[J].企業導報,2015(2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