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體化教師”是一種較為新型的教學模式,它是教學改革不斷探索和發展起來的創新教學方法。“一體化教師”的提出是新時代教學的必然要求,它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實踐環節,還可以有效提高技工院校的整體教學質量。當今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的培養工作落實和推進勢在必行。
[關 鍵 詞] 技工院校;一體化;培養途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8-0161-01
近些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技工院校的教學實踐改革,其總體發展目標是不斷推進技工院校的教學改革工作力度,以培養更多的優秀技能人才[1]。技工院校教學改革需從多方面入手,將職業活動作為發展導向,基于校企合作前提下培養職工綜合職業能力,將頂崗與實訓、理論與實踐等工作教學融為一體,是實現“一體化教師”的有力保障[2]。當前,在各大技工院校教學中“一體化”工作的問題日益突出,其中,在教學理念、師資力量、教學評估等表現領域的問題更為突顯,為了更好地落實和開展技工院校教學改革工作,培養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師”是目前教學改革中的當務之急。
一、“一體化教師”建設中的存在問題分析
(一)宏觀把握不到位,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
雖然“一體化”教學課程改革已經推廣,但是大部分技工院校對學校建設規模、發展等認識仍存在諸多不足,如對師資隊伍建設不夠重視、對教師技能培養、技能訓練等重視度不夠、資金投入缺乏等,繼而影響總體“一體化”教學課程改革的推進,導致技工教育發展無法適應新的時代教育要求。此外,在學歷證書、教師職業資格證書等認證上缺乏統一規范標準,許多技工院校不按教學要求隨意選用教師,在教學規范方面沒有統一、明確、具體的規范化要求,也是導致“一體化教師”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二)教師自我思想不上進,缺乏成長動力
技工院校通常采取理論與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這樣的教學格局容易分散教師的教學精力。教師容易在教學過程中產生消極的思想情緒,更易讓教師產生負面的教學心理,這樣的教學氛圍嚴重影響了“一體化教師”的培養。
(三)教學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科學教學體制
在傳統的技工院校中,存在嚴重的重理論、輕實踐教學現象,這樣的教學局面不是短期形成的,而是長期的教學配套政策不完善造成的結果。若想改變這樣的教學現狀,需要長期努力,而最根本的教學體制入手抓起。但是技工院校教學體制普遍存在銜接不合理、評估不科學等現象,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師教育的參與性。
二、“一體化教師”培養途徑探討
(一)提高教師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實踐經驗水平
“一體化”可以理解為多樣化、綜合性的全面融合,“一體化教師”與傳統中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有所區別,技工院校所強調的“一體化教師”其要求性更高,教師不僅需要具有中職院校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專業素質,還需要具有高級技師所要求把握的專業技能素質以及實踐經驗,因此對技工院校教師而言,“一體化教師”更賦予挑戰性,其教學難度也更高。技工院校注重理論講授,更注重實踐技能操作,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生動形象地為學生進行課堂知識講解,還需帶領學生到生產車間上進行實踐理論操作。
(二)統一規范標準,建立健全教師考核體系
技工院校與常規高等院校相同均為教育機構,其培養目標、管理模式、教學內容等與普通院校相近,因此,技工院校也應統一規范標準,建立健全教師考核體系,讓教師在規范化的教學體系下認真履行義務和責任,使其應有的教學利益得到良好的保護,進而讓其安心工作,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教學水平。因此,在“一體化教師”培養中,首先應建立完善考核、培訓、評價機制,建立規范化、統一化的教師標準體系,使教師隊伍朝“一體化”標準發展。對教師進行教學工作考核可以及時有效地了解教師的當前教學水平,進而讓教師根據自我缺陷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自我學術、技能水平,提高自我教學能力。同時,還需建立“一體化”激勵體制,采取評先、選優、進修、晉升、獎金分配等方法提高教師的積極參與性,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參與到偉大的教育事業中去。
(三)加強校企合作,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學生單純掌握課本知識理論已經無法適應目前激烈的社會競爭環境,而技工院校培養的學生更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發展,為了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更好地接受考驗,教師應充分了解社會實際狀況,進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而在教學中加強校企合作,是有效提高教師“一體化”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如建立“一體化”教師培訓基地,讓教師深入實踐培訓基地,到相關企業的生產服務線中進行實地考察學習,以便教師在企業相關崗位中認識和把握企業生產流程、操作規范、管理要求等,最終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教學能力。
隨著技工院校教學改革的推進,“一體化教師”培養越來越受到關注。“一體化教師”的實現將會有效提高技工院校的師資力量,進而更好地實現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通過提高教師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以及實踐經驗水平,統一規范標準,建立健全教師考核體系,可以更好地吸收和留住優秀人才;而加強校企合作,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則可以從整體上實現“一體化”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張銳忠.淺議技工院校機械專業一體化教師的培養[J].職業,2015(9).
[2]李勝.淺談如何做好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師[J].職業技術,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