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是人和家畜(主要是犬、牛和豬)的一種全身性疾病,以發熱、肝臟和腎臟功能不全,肺臟病變和繁殖障礙為特征。臨床癥狀表現多樣:大多數病例可能不明顯,與宿主適應的血清型相關,例如發生在犬上的犬型(Canicola)、在馬和豬上的布拉迪斯拉發型(Bratislava)、在牛上的哈爾喬型(Hardjo)以及在豬上的塔拉索維型(Tarassovi)和波莫納型(Pomona)。如果感染非適應性血清型(偶爾發生),3月齡以下的仔豬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急性疾病,出現高熱、黃疸、血紅蛋白尿和抽搐癥狀。這些仔豬不經治療大部分會在一周內康復,但有些仔豬可能會死亡。如果感染適應性血清型,急性期一般不明顯,通常出現的臨床癥狀只有流產和不孕。
中圖分類號:S85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2-0003-02
在妊娠母豬的子宮內,當鉤端螺旋體突破胎盤屏障時,胎兒會發生感染,這種情況僅發生在母豬鉤端螺旋體病的有限階段內。因此,一胎中絕大多數的胎兒從妊娠中期開始就會感染,然后發生流產、死胎和產弱仔。在妊娠的前半階段,經胎盤感染的可能性較低,如發生這種情況,則會出現胎兒死亡并被吸收,母豬定期或不定期返情,以及有木乃伊胎或無木乃伊胎的窩產仔數減少。無論哪種感染狀態,胚胎死亡、流產、死胎和產弱仔通常發生在感染后7 d~60 d。
通常,母豬感染偶發性血清型會發生流產,而在適應性血清型感染中,流產或其他繁殖障礙可能會推遲數周或數月出現。流產、死胎或出生后不久死亡的弱仔,通常是妊娠母豬感染鉤端螺旋體的首個且唯一的癥狀。流產胎兒可能會表現出非特異性的大體病變,包括多組織水腫、體腔內出現漿液性或血色液體,有時皮膚、腎皮質和肺臟出現點狀出血。肝臟會出現灰白色小斑點,因為不到10%的病例會出現局灶性壞死,但這屬于本病特有癥狀。流產胎兒的胎盤一般表現正常,但在某些病例中可能會出現增厚和水腫,且呈褐色和外觀壞死。鉤端螺旋體感染的臨床嚴重程度根據感染的血清型不同變化很大。因此,感染偶發性血清型,如犬型、流感傷寒型或黃疸出血型,可能會引發暴發性流產,但該暴發是有時限的,因為豬產生了良好的免疫應答(高抗體滴度),腎臟帶毒狀態持續時間短。同時,出血性黃疸型血清型的血清抗體陽性與早產、死胎、產弱仔、子宮內膜炎的高發生率和高流產率(23.5%)有關。同樣,流感傷寒型的血清抗體陽性會導致母豬從斷奶到配種的間隔時間延長1 d。在適應性血清型感染病例中,臨床嚴重程度各異。因此,對波莫納型(Pomona)來說,一旦傳染源侵入豬場,就會發生很高的感染率,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損失。所以,大約20%的妊娠母豬會發生流產,死亡的仔豬/母豬數可達28%。同樣,波莫納型的血清陽性豬群發生木乃伊胎、死胎和母豬反復配種的發生率比陰性母豬群高。另一方面,由塔拉索維型引起的感染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而且很快會保持地方性感染。然而,它不會在豬群中迅速傳播,并且往往會比波莫納型更溫和,不過有報道稱該血清型可造成30%的感染母豬出現流產。同時,塔拉索維型與總體的繁殖性能障礙和窩產仔死亡數的增加有關。奇怪的是,豬群在最初感染適應性血清型后,感染豬通常會產生免疫應答,但是大多數豬會在較長時間內通過尿液持續排出鉤端螺旋體。
適應性澳洲型(布拉迪斯拉發型和慕尼黑型)與其他適應性血清型有重大區別。因此,布拉迪斯拉發型感染會持續存在于非妊娠母豬和公豬的生殖系統中。因而,鉤端螺旋體可從流產后5個月撲殺的流產母豬的輸卵管、子宮、陰道和乳腺淋巴結中分離到。受此血清型感染的豬通常對感染具有較弱且較短的抗體凝集反應。之前未感染豬群或免疫力正在下降的豬群,最初的癥狀可能類似于在由適應性血清型引發的其他感染中觀察到的癥狀:流產(特別是在妊娠后期),早產,窩產仔數減少,死胎、木乃伊胎和出生仔豬質量參差不齊增多,包括弱仔的高發生率。然而,布拉迪斯拉發型感染最重要的影響是對隨后繁殖性能的影響,以及返情到配種的間隔時間較正常返情時間延長許多,且延長時間不規則(23 d~38 d),在許多情況下還會伴有膿性黏液流出,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在返情前2 d~3 d,這通常可以鑒定為低受胎率。同時,布拉迪斯拉發型偶爾可能會導致持續時間不超過5個月的嚴重不孕。
感染建立后,最初會出現地方性流行,此時母豬會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而且重復配種的母豬僅限于后備母豬,或在某些情況下僅為第二次妊娠的母豬。然而,母豬通常會出現一個為期2年的流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