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產母豬和具有挑戰性市場的大環境下,讓仔豬盡早迅速地吃上奶至關重要。這不僅在斷奶前后的幾天和幾周十分關鍵。正在進行的研究表明良好的開始能夠持續使仔豬在其隨后的生長中受益。
中圖分類號:S81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7)02-0010-03
在過去的數年里,遺傳選育顯著增加了世界各地每頭母豬的窩產仔數。窩產仔數的增加通常會造成初生仔豬體型更小和更為孱弱,而且窩內仔豬個體差異更大。同時,當母豬一窩產下更多的仔豬時,其奶水并不會隨著所產仔豬數的增加而等比例增多,因而仔豬會遭受母乳供應不足的問題。因此,給哺乳仔豬飼喂飼料以彌補母乳不足正在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做法。
本文分析了仔豬早期的補充性飼喂以維持其生長發育的重要性。
1 關于母豬的調查
在最近由根特大學對224家比利時母豬場進行的調查中,50%左右的豬場都遇到了窩產仔數超出母豬功能乳頭數的情況(即超生仔豬)。結果,90%的場主表示他們使用過干飼料或漿狀飼料,49%的場主使用過補充性母乳替代品,以緩解超生及仔豬個體過小所引發的問題。
最近在荷蘭進行的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果:使用母乳補充品的豬場從2014年的49%增加到了2015年的54%。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比荷盧經濟聯盟)的市場在這方面似乎一直占先。
圖1表明,達到15~16頭的較大窩通常意味著斷奶時總窩重增加,而每頭仔豬可獲得的母乳量減少。因此,如果最終未采取正確措施,每頭仔豬的斷奶重將可能會減少1 kg甚至更多。
2 補充飼料有助于仔豬“追趕”
最近的數據也支持了這樣一個觀點:在出生后第一周供養大窩中較為不幸的仔豬是值得的。例如,在分析三個試驗場60 000多頭新生仔豬的數據后我們得出結論:不僅初生重,而且斷奶重和斷奶后兩周的體重都對保育階段末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結論與將這種觀察延長到屠宰重的其他試驗組所得的數據相一致。此外,我們的分析表明,體重較輕的仔豬可以追趕上體重大于它們的同窩仔豬,因為它們似乎能夠和較重的同窩仔豬一樣高效地消化營養物質并成長。
3 早期飼料采食的重要性
通常,仔豬在兩周齡前的補充性采食量相對較穩定,然后先緩慢增加再急劇增長,直至斷奶。這一模式與母豬的泌乳量和快速生長仔豬在哺乳期后階段的營養需求之間的缺口相符。在荷蘭泰高公司位于圣安東尼的豬研究中心進行的多項研究表明,在為期24 d的哺乳期中,每頭仔豬的干物質攝入量介于0~1 kg之間,平均為400 g。該采食水平不僅受窩產仔數的影響,而且還受哺乳期長短、母豬泌乳量和環境溫度的影響。事實上,母豬的泌乳量取決于環境溫度:處于熱應激狀態下的母豬分泌的乳汁量會減少,迫使其所產仔豬去尋找其他的營養來源。
與普遍認識相反的是,初生重對仔豬的補充性飼料采食量影響甚微。我們的觀察表明,未采食補充性飼料的仔豬平均初生重與采食的仔豬相仿;并且,在這兩組中都有體重過輕(小于1 kg)或過重(大于2 kg)的仔豬。圖2清楚地表明較大窩中的仔豬更可能會采食補充性飼料。在圖2中,確定為采食的仔豬所占比例用糞便顏色標記物進行評定。采食補充性飼料的仔豬隨窩產仔數的提高而增加。
圖3的數據證明了豬場工人對仔豬補充性飼喂充分重視時的刺激效應。在這項研究中,低密度或高密度的飼喂方案使用了特佳的斷奶前方案(荷蘭泰高公司旗下的Milkiwean Yoghurt和Mikiwean Precoce)。顯然,從仔豬生命的早期啟用更密集的飼喂方案(每日4次對比工作日每天2次+雙休日每天1次)可以提高仔豬的采食水平。在斷奶前,補充性飼喂能夠但并不總是會影響仔豬體重的增長。然而,一般而言,仔豬斷奶后的生產性能和健康都會得到提升;此外,尤其是在采用更長哺乳期時,或許可以觀察到母豬能更好地維持體況。有時,這些效果更為微妙,下文將給出解釋。
4 更細致地研究腸道
為了解釋相對較低的補充性飼喂水平是如何影響仔豬斷奶后的生產性能,研究人員展開了一項針對斷奶前腸道發育的研究。該假設是,教槽料可提供能量,并通過其特定的成分促使腸道分泌能夠調節其發育的腸道激素。因此,采用一群仔豬來研究高營養密度的復合母乳替代品(例如Milkiwean Yoghurt)。與之相反,對照組仔豬不飼喂補充性飼料,僅提供母乳。這些仔豬來自胎次相近(3.6胎±0.8胎)的高產母豬(每胎至少13.5頭仔豬)。在21日齡時,這些仔豬進行體重和腸道發育的測定。在尸檢分析前一周,每頭仔豬每天的補充性母乳替代品采食量接近70 g干物質,增重比對照組多20%(310 g/d對比255 g/d)。
近90%的仔豬采食補充性飼料——這突出地表明,在當下生產體系中,除了母乳外,仔豬對獲得補充性營養有強烈的需求。與對照組相比,飼喂母乳替代品的仔豬除體重大約重0.5 kg外,窩內仔豬的發育也更為均勻;此外,它們的小腸無論是絕對重量還是占體重百分比的相對重量均高于對照組仔豬。除此之外,這些仔豬的腸道細胞增殖水平高于對照組仔豬,即較大的隱窩以及增殖細胞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NCA:一種細胞增殖的標志物);此外,采食母乳替代品的仔豬有較好的腸道發育和腸道功能。此外,采食母乳替代品的仔豬大腸中有更高濃度的發酵產物(例如丁酸鹽),這表明其腸道菌群活性更強??梢灶A料,飼喂母乳替代品的仔豬由于營養攝入能力提高,所有這些變化會使其能夠更好地完成斷奶過渡。
5 補充性飼喂的重要性
較大的窩產仔數意味著正確的補充性飼喂越來越重要。提供補充性母乳替代品和教槽料不一定會使仔豬擁有更大的斷奶重,尤其在較早時期就進行斷奶的情況下。主要的益處源自斷奶時發育更好的腸道以及斷奶后更好的生產性能。因此,重要的是要鼓勵產房工作人員通過精心的飼喂管理,提供可口又營養均衡的日糧來促進仔豬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