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肖金成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統籌推進三大戰略和“四大板塊”發展,實施好相關規劃,研究制定新舉措。2017年,“三大戰略”將對“四大板塊”產生重大影響,統籌東中西、協調南北方將成為區域發展戰略的主基調。
“一帶一路”建設引導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和西部地區的開發開放。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東部沿海地區為依托,通過與東南亞、南亞等國家的深度合作,促進企業對外貿易的便利化和對外投資的便利化,不僅有利于企業“走出去”,也有利于開拓新的國際市場。
京津冀協同發展將促進世界級城市群的形成,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發展。京津冀地處東部沿海地區,但東接東北,西連西北,是華北、東北、西北的樞紐地區。通過優化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改變北京、天津與河北諸城市規模落差過大的狀況,加快11個節點城市的發展,培育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四大經濟增長極,規劃建設戰略性功能區,積極承接北京、天津以及東南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就能夠加快形成功能分工合作、城市體系合理、生態環境根本改善,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不僅對中國北方產生重要影響,也將對東部、西部、東北和中部板塊產生重要影響。
長江經濟帶覆蓋9省2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橫貫我國的東中西部,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是我國經濟的重心所在、活力所在。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通過提高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對整個區域的輻射力和帶動力,支持城市群之外地級城市的發展,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和有序轉移,構建中心城市帶動、中小城市支撐的網絡化、組團式格局。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集聚度高、競爭力強、綠色低碳的現代產業走廊,形成“以東帶西、以城帶鄉、協調推進、綠色發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