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新民

說起降壓藥,許多高血壓患者耳熟能詳,例如普利類、地平類、沙坦類等。但調查發現,高血壓患者對利尿劑在抗高血壓中的作用卻知之不多。豈不知利尿劑是抗高血壓的一線治療藥物之一,尤其在降壓藥的聯合應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認為,單用一種降壓藥物可以使血壓降低10~20毫米汞柱。如果單用一種藥物不能將血壓控制得很滿意,主張合用其他種類的降壓藥,而不是增加單一藥物的劑量。這樣可以避免藥物劑量增加可能帶來的副作用,還可以利用不同種類降壓藥之間的協同作用,增強降壓藥的效果。有些原本血壓很高的病人,在開始治療時就需要進行兩種甚至更多的降壓藥物的聯合治療,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尿劑不但具有明顯的降壓效果,而且與那些單獨使用無效的降壓藥聯合使用時,其降壓效果也十分顯著。它不但具有價格便宜、小劑量應用即可起到降壓效果的特點,而且還特別適合老年和肥胖的高血壓患者使用。所以,利尿劑目前已經成為治療高血壓最常用的藥物之一,如雙氫克尿噻、吲哚帕胺、呋塞米等都十分常用。有研究證實,小劑量使用氫氯噻嗪,不僅不會影響血糖、血脂,還能明顯降低中風發生的風險,而且價格便宜,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
需要強調的是,利尿劑降壓雖好,但老年人應用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從小劑量開始:老年人自身保留鈉的能力下降,體內液體量相對減少,服用利尿劑后,有效血容量會明顯減少,可致體內各器官的供血量減少,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在突然站起時血壓陡降而發生意外;如果大劑量長期服用利尿劑,還可引起低血鉀、糖耐量異常、脂肪代謝紊亂、血尿酸升高等不良反應。因此老年人服用利尿劑應從小劑量開始。例如氫氯噻嗪可服用半片,以后根據血壓情況決定是否加量。
2.不宜久用:由于老年人對鉀離子的調節能力下降,單用某一種利尿藥常可引起低血鉀或高血鉀,如雙氫克尿噻、速尿可引起低血鉀,氨苯喋啶、安體舒通可引起高血鉀。故利尿劑不宜久用。
3.睡前慎用:一則因為晚間睡眠時血壓下降,血液流動緩慢,使血黏度增高,此時服利尿劑無疑雪上加霜。二則利尿劑會使夜間小便增多,從而影響睡眠。三是中老年人多存在前列腺增生性疾病,一旦尿量增多,可能引起排尿困難,導致尿潴留。為此,高血壓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服利尿劑降壓最好選擇在晨起后或者上午。
4.腹瀉時慎用:因為腹瀉會使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而服用利尿劑后血液更濃縮,血黏度更高,易形成血栓,導致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嚴重后果。就此意義而言,有慢性腹瀉的高血壓患者不宜服用利尿劑。
5.注意補鉀:在使用排鉀類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吲哚帕胺等)時,要注意及時補鉀。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補鉀口服液,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如綠色蔬菜、香蕉、橘子等,同時還應該每3個月或半年復查1次血糖、血尿酸、血脂、血鉀等,以便及時發現不良反應。
6.因人而異:利尿劑并非所有患者都適宜。利尿劑可引起機體的代謝紊亂,如雙氫克尿噻可引起糖耐量減低,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別用;有些利尿劑可使血中尿酸和肌酸水平升高,故高血壓患者合并痛風時也不宜服用。
7.避免與含有利尿劑成分的復方降壓藥物同時使用:在常用的復方降壓藥珍菊降壓片、復方羅布麻片等降壓藥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利尿劑成分。高血壓患者應避免將利尿劑與這些含有利尿劑成分的藥物同時使用,以防重復用藥而加重藥物的副作用。
8.定期復查:由于利尿劑對血鉀、血脂、血糖、血尿酸和性功能等都有一定的影響,長期服用利尿劑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到醫院檢查以上各項指標,以便及時發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