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仲明,李 偉
(大連海事大學 航海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海船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IMO示范課程的應用
肖仲明,李 偉
(大連海事大學 航海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6)
為了更好地運用IMO示范課程,分析海船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IMO示范課程現狀,提出IMO示范課程的翻譯、修訂、教學大綱、教材、教學設施設備和教員要求等方面在國內應用出現的問題和建議,通過不斷跟蹤公約的修正和示范課程的修訂,細化IMO示范課程的標準,完善適合我國航海教育的一套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課程。
IMO示范課程;應用;駕駛員;操作級;適任培訓
我國作為國際海事組織(IMO)的A類理事國和船員大國,積極履行《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2010年修正案(以下簡稱《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的規則》(以下簡稱《STCW規則》)第A-I/2節第6段“培訓課程的認可”規定[1]:在認可培訓課程和計劃時,締約國應考慮到相關IMO示范培訓課程會幫助該類課程和計劃的準備,并且確保適當涵蓋所建議的詳細學習目標。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的附則(以下簡稱《STCW附則》)第Ⅱ章“船長和甲板部”第Ⅱ/1條對500總噸或以上船舶的負責航行值班的高級船員發證提出強制性最低要求,指出值班駕駛員無需為GMDSS無限電操作員,且除達到第A-Ⅵ/1節、第A-Ⅵ/2節、第A-Ⅵ/3節、第A-Ⅵ/4節和第A-Ⅵ/6節等相關的海員專業技能培訓要求外,還應達到第A-Ⅱ/1節的適任標準。STCW規則第A-Ⅱ/1節給出了這樣的建議:相關IMO示范課程可有助于準備課程。我國作為STCW公約的締約國,有必要運用IMO示范課程。為此,分析海船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IMO示范課程現狀,提出國內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IMO示范課程由眾多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政府建議,依據經修正的1978 STCW公約開發,根據航海技術的發展和公約要求的變化,在每年的國際海事組織的人的因素、培訓和值班分委會(HTW)上進行修正討論和確認。截止2016年2月,IMO共發行80多本示范課程。其中,《雷達導航(操作級)》《電子海圖顯示和信息系統的操作使用》《自動識別系統》《領導力和團隊工作》《海上搜救協調員海面搜尋》《航海英語》《高級值班駕駛員》等7本為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課程。這些課程除英文版外,部分課程翻譯成法語和西班牙語出版,見表1。由表1可見,《海上搜救協調員海面搜尋》《自動識別系統》分別為基于《STCW公約78、95修正案設計》,版本陳舊,不能反映《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提出的新要求。《雷達導航(操作級)》已由我國修正,為我國第一個修訂的IMO示范課程,并于2016年HTW第3次會議上獲得一次性通過,得到確認;《航海英語》由國際海事教師聯合會和上海海事大學共同修訂,2015年HTW第2次會議上獲得一次性通過并得到確認。
IMO示范課程一般包括前言、介紹、A部分(課程框架)、B部分(課程概要)、C部分(教學大綱細則)、D部分(教員手冊)、E部分(評估)、IMO示范課程實施指南。IMO示范課程注重實踐教學、知識結構層次分明、知識連貫性強、具有大量的圖片資料說明,學員易于理解掌握[2]。IMO示范課程的目的是協助海事培訓機構及其教員組織和引入新的培訓課程,提高、更新或補充現有的培訓材料,以此改進培訓課程的質量和培訓效果。其授課內容的順序和時間安排僅僅是建議性的,可以靈活應用[3-9]。

表1 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IMO示范課程[3-9]
1)我國一直重視IMO示范課程的推廣和應用,從2003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組織專業人員對IMO示范課程進行翻譯,截止目前,《雷達導航(操作級)》《電子海圖顯示和信息系統的操作使用》出版中英文對照版本,其余5本課程尚未出版。
2)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大綱》,總噸位500以上的操作級駕駛員的適任培訓理論考試大綱和評估大綱科目與IMO示范課程的對應關系分別見表2、表3。

表2 操作級駕駛員適任證書理論考試科目與IMO示范課程對應關系

表3 操作級駕駛員適任證書評估考試科目與IMO示范課程對應關系
3)2012年,中國海事服務中心組織專家編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培訓教材,包括:《航海學(航海地文、天文和儀器)》《航海學(航海氣象與海洋學)》《船舶結構與貨運》《船舶操縱與避碰(船舶操縱)》《船舶操縱與避碰(船舶避碰)》《船舶管理(駕駛員)》《航海英語(二/三副)》《航海英語聽力與會話(二/三副)》等8本教材。同年,上海海事大學和上海海事局成立研究小組,對海船船員適任培訓軟件標準進行研究,為制定海船船員培訓適任大綱提供技術參考。
4)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培訓管理規則》附件的“海船船員培訓場地、設施、設備標準”和“海船船員培訓教員要求”中分別對操作級駕駛員培訓的實操場地、設施和設備,以及教員的基本要求作出規定。2012年,大連海事大學和遼寧海事局成立研究小組,對海船船員適任培訓硬件標準進行研究,為制定海船船員培訓場地、設施、設備標準和教員要求提供技術參考。
3.1 IMO示范課程的翻譯
原版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IMO示范課程由國際海事組織出版社以英文版發行。若不能很好翻譯為中文版,將很大程度限制IMO示范課程國內應用,其翻譯水平直接影響讀者對示范課程的理解和應用。航海英語中具有大量的專業詞匯,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意味著用英語表述出來,還要求達到IMO官方語言水準[11],避免“翻譯腔”。建議譯者不但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一定的海事英語知識和翻譯水平,讓讀者能真正理解原文想要表達的意思。
3.2 IMO示范課程的修訂
IMO示范課程是IMO推薦的完全符合STCW公約的標準并被國際上普遍公認的權威課程。在運用示范課程時,應充分考慮由于示范課程修訂制度導致示范課程的滯后性,往往公約修正案出臺后,很長一段時間示范課程得不到更新。如《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對船員的教育和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示范課程《電子海圖顯示和信息系統的操作使用》《領導力和團隊工作》《高級值班駕駛員》《航海英語》《雷達導航(操作級)》逐步被修訂。HTW第3次會議對《雷達導航(操作級)》的修訂進行了確認,但是最終出版還需要一段時間。因此,海事主管機關應跟蹤公約的修正和示范課程的修訂,及時對我國的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教學大綱、教材、教學設施設備和教員要求等進行改革,并監督培訓機構及時修訂培訓課程和大綱。
3.3 教學大綱的應用
IMO示范課程在B部分和C部分對教學大綱提供了指導,但對教學內容沒有具體明確講授、演示或實操。海事主管機關和培訓機構應組織專家仔細對比示范課程和我國培訓教學大綱中的內容,考慮我國海員培訓的總體要求和航海技術的發展趨勢,建立符合或高于示范課程的教學大綱,避免出現履約不全面的問題。在教學大綱的應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層次分明,區別對待。IMO示范課程的學員入學標準對學員沒有學歷要求[13]。我國航海教育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包括本科、高等專科和中等專科3個層次。針對不同類型航海教育的學生應區別對待,差別管理,因材施教,體現海員起點的公平和過程的公平。針對學歷層次低學員學時會適當增加,而增加的學時一般體現在教學章節的難點上,大綱中應明確這種差異。
2)增加實操訓練,減少理論授課內容。IMO示范課程的學員入學標準提出主管機關認可的船上實習要求。我國的適任考試大綱分為理論和實操2部分,2012年交通運輸部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考試和發證規則》指出:實踐教學,是指航海類院校或者培訓機構組織實施的實驗教學、工廠實習教學和船上實習。2012年部海事局下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實施辦法》規定三副的崗位適任培訓最低時間為12個月,但沒有區分理論和實操培訓時間。按照IMO示范課程重視學員實際能力的培養,注重學員的實操訓練的原則,特別是對于我國本科學歷的學員,大部分通熟易懂的常識,學員可以自主學習,而對于駕駛員專業知識應強化實操訓練,如《船舶操縱與避碰》中的操舵控制系統的操作程序,手操舵轉自動舵及相反操作的知識,調整旋鈕調節等專業知識;視覺信號通信培養學生用視覺信號發出和接收信息。《船舶結構和貨運》中除貨物積載外,對于貨物裝卸、貨物系固、貨物管理、貨艙檢查和報告、艙蓋檢查和報告、壓載艙檢查和報告等專業知識。
3.4 教材的應用
教材是供教學用的資料,如課本、講義等。IMO示范課程的A部分介紹了課程所需的教具(視頻、音頻等材料)、參考文獻、參考書目、教科書、網站等,這些材料均可作為編寫我國示范課程教材的參考資料。但應注意到英文原版資料和我國知識體系不一致,以及在敘述方式、文化習慣、語言運用和教學理念等方面難以與國內航海教育的教學要求相符[14]。因此,在編寫教材時,應盡可能地考慮我國航海教育實際情況,增加必要的國內要求和規則作為參考資料,保證教材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區分理論教學和實操教學內容。
3.5 教學設施設備要求的應用
教學設施設備是教學的基礎。IMO示范課程的A部分介紹了課程所需的教學設施和設備標準。目前運行的部分教學設施設備僅有數量上的要求,對設施設備具體規格等沒有詳細要求,沒有細化示范課程的標準,如:“海圖桌”40套,沒有對海圖桌的尺寸提出規格,學員使用的凳子沒有提出要求。“海圖作業工具”40套,沒有對三角板、分軌、平行尺等作圖工具具體明確。“燈光通信設備”1套,沒有對設備提出具體規格,示范課程中明確要求該裝置應可以按鍵使教室內每個位置能容易看見燈光。因此,在設置教學實施設備時,應充分考慮學員的專業素質培養和提高學員的實踐能力的要求,按照教學大綱和課程人數需求,制定設施和設備的臺套數和具體規格。
3.6 教員要求的應用
教員是學員學習的指導者,包括主講教員和輔助教員。IMO示范課程的A部分介紹了課程所需的教員標準。目前運行的部分教員要求沒有對指導者的專業資格和經歷提出要求,容易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水平不到位。如“三副”只對《航海英語》《航海氣象與海洋學》的教員提出特殊的要求,沒有專門對“電子海圖顯示與信息系統”“領導力和團隊工作”的教員等提出要求。因此,在制定教員要求時,應滿足示范課程的最低標準,按照教學大綱和課程人數需求,制定教員的資格和人數。
IMO示范課程的應用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海事主管機關和培訓機構應充分認識示范課程國內應用的重要性,更新培訓觀念,跟蹤公約的修正和示范課程的修訂,細化IMO示范課程的標準,不斷地完善適合我國航海教育的一套操作級駕駛員適任培訓課程,從教學大綱、教材、教學設施設備和教員要求等方面進行改革,深化船員培訓與國際接軌,提高航海教育質量,促進我國航運健康持續發展;同時,加大參與國際海事組織的海事相關事務,努力承擔示范課程的修訂和起草工作,逐步引領國際航海教育和培訓。
[1] IMO.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馬尼拉修正案[M].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譯.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10.
[2] 邢永恒.基于IMO示范課程國內化的培訓課程認可[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4):20-22.
[3] IMO.Radar navigation, radar plotting and use of arpa radar navigation at operational level(Model course 1.07)[M].London: IMO Publishing, 1999.
[4] IMO.Operational use of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ECDIS) (Model course 1.27)[M].London: IMO Publishing, 2012.
[5] IMO.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s(AIS) (Model course 1.34)[M].London: IMO Publishing, 2006.
[6] IMO.Leadership and teamwork(Model course 1.39)[M].London: IMO Publishing,2014.
[7] IMO.Maritime search and rescue coordinator surface search(Model course 2.02)[M].London: IMO Publishing, 1988.
[8] IMO.Maritime english(Model course 3.17)[M].London: IMO Publishing, 2015.
[9] IMO.Officer in charge of a navigational watch(Model course 7.03)[M].London: IMO Publishing, 2014.
[10] 饒滾金.我國海船船員適任證書的歷史沿革及履約對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2,29(3):13-17.
[11] 郝劍東.基于海事組織示范課程的翻譯實踐報告[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3.
[12] 陳永志,王克,趙在理,等.STCW公約馬尼拉修正案對輪機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及對策[J].船海工程,2012,41(6):122-125.
[13] 王當利,呂雪.基于IMO示范課程對中國航海教育的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15,32(4):20-22.
[14] 肖仲明,李偉.“船舶結構與設備”雙語教學改革探討[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3):73-75.
Application of IMO Model Courses about Ship officers’ Competence Training at Operational Level
XIAO Zhong-ming, LI Wei
(Navigation Colleg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China)
For the sake of using the IMO model courses preferably, the status of IMO model courses about ship officers’ competence training at operational level wa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IMO model courses in China, the suggestion to the problem of application about translation, revision, teaching syllabus, textbooks, training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staff requirements were proposed. Through keeping track of the amendments of STCW convention and revisions of IMO model courses, the standard of IMO model courses should be detailed to improve the set of courses about ship officers’ competence training at operational level.
IMO model courses; application; ship officers; operational level; competence training
10.3963/j.issn.1671-7953.2016.06.025
2016-09-22
遼寧省科學事業公益研究基金(20150040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3132015015)
肖仲明(1982—),男,博士生,講師
U676.2;G642.0
A
1671-7953(2016)06-0111-05
修回日期:2016-10-11
研究方向:航海教育、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E-mail:1236511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