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梅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67)
?
淡馬錫模式視角下的國內中小物流企業協同化問題淺析
鄧紅梅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 400067)
中新(重慶)項目的達成,使得淡馬錫模式一度成為話題,有不少學者研究將淡馬錫模式借鑒到改革國有企業。將淡馬錫模式借鑒到中小物流企業的研究還較為鮮見,文章基于此,立足物流領域,結合前人對淡馬錫模式的研究,以部門化的思想提出建立“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并在該平臺的基礎上創建綜合物流信息數字平臺,優化配置中小物流企業的物流優勢,以此促進中小物流企業的協同化發展。
物流;淡馬錫模式;中小物流企業協同化
中新(重慶)項目的達成,使我國西南地區的物流水平得到提升。我國的物流水平相較于物流業剛興起時也有了極大的進步,但與國際化接軌仍還有一段距離,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國的物流行業中,中小物流企業居多,這些中小物流企業占據著物流長尾市場,服務對象散亂,雖然具有靈活的優勢,但在物流專業化、標準化這一塊還有所欠缺,想要長期生存下去就要有所改善。本文在新加坡淡馬錫模式中尋求借鑒之處,建立“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來促使中小物流企業協同化發展。
淡馬錫模式是由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產生的一種投資和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首先用于國營性質的企業,有不少學者認為這種模式成功的經驗之一就在于能平衡好政府和商業間的利益,在投資時緊緊圍繞轉型中的經濟市場、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不斷深化的比較優勢和新興的成功企業。在思想和理念上借鑒集合多元化發展,可以有效地解決企業管理難和效率低的問題。但在我國特殊的政治環境中這一模式的推廣存在有一定的限制。也有人認為在我國現有的基礎和條件下,借鑒淡馬錫模式最好的發力點之一是設計出科學的治理機制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可以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類淡馬錫”模式來管理國有資產。
3.1 中小物流企業存在的問題
2009年2月,物流業被宣布進入我國第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由于中小物流企業占據了我國物流行業的較大比例,這一利好政策并沒有極大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在第十四屆中國物流學術年會上,一些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我國物流行業普遍存在著“小、散、亂”的問題,物流領域運作主體競爭能力弱。
當前國內絕大部分物流企業規模小、實力弱,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差,因此中小物流企業需加強其物流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力來加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而企業數量多往往存在低價競爭,以致盈利水平降低,加上自身沒有明確的企業發展戰略,服務于低端市場,現代化和信息化程度都不高。企業高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對企業的發展沒有進行良好的戰略定位,所以對業務的開展形式、開展地點區域等缺乏規范和系統的思考。
3.2 中小物流企業協同化發展的必要性
(1)電商的高速發展帶來更大物流需求
(2)降低物流成本和提升物流效率的需要
物流企業協同化帶來的是物流協同,而物流協同帶來的則是信息高度共享,通過統一的物聯網信息平臺,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主要一部分是因為信息不完全以及物流資源的分配不合理,解決了這一問題,物流成本自然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下降。
(3)解決物流誠信缺失問題的途徑之一
物流誠信是物流企業對社會和客戶的一種基本承諾,即公平、公正、高效。當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誠信狀況堪憂。有學者從物流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和貨主方面分析了物流誠信對企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應對物流誠信缺失的對策。根據物流企業的誠信體系建設做出探析。物流誠信缺失最大的危害就是客戶丟失,其次物流誠信度低下會使得企業融資難度進一步增加。物流企業協同化可以形成企業間相互監督體制,可以有效抑制物流誠信缺失問題。
4.1 對淡馬錫模式的借鑒
根據淡馬錫模式的分析借鑒對投資方向和市場的選擇,對資源的合理配置。高層決策者的薪資報酬不與企業利益掛鉤,將投資對象的慎重選擇作為對于其經營效率的重視,保證資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前提使商業利益最大化。
而中小物流企業由于市場低端,量大利小的物流訂單使得無暇審視自己的戰略和市場定位。由于人、財、物等限制,戰略性也難以得到提升,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加強中小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戰略性作為解決問題的發力點。將中小型物流企業做協同化整合,建立“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提升中小型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根據企業共生理論作研究,建立共生系統有助于提高中小型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圖1 “類淡馬錫”平臺建立
4.2 “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的功能
結合感官品質分析結果,優選的烤制溫度為220℃。此溫度條件下HAAs總含量為2 989.75ng·kg-1,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市售一級烤鴨雜環胺含量范圍為:5 266.91~13 850ng·kg-1,該條件下雜環胺含量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
(1)創建并運營數字物流信息中心
中小物流企業大都缺乏自己的數字物流信息中心,因此在對顧客訂單的實時追蹤方面還有欠完善。“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的建立,就是集結各公司的資源和財力,創建數字物流信息中心,解決單個物流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數字物流信息中心的首要功能是將訂單會集結到一起,考慮拼車、集運盡可能的降低運輸成本;其次是合理應用物聯網技術和GPS技術,進行貨物車輛跟蹤能實時準確的上傳貨物在途信息,降低后臺管理費用。目前有的企業甚至到現在還沒有采用條形碼技術,因此“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建立數字物流信息中心后,物流服務質量可以得到保障。
(2)綜合處理物流信息訂單
“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對物流訂單的處理采取專人專職的原則。不同企業在區域配送、運輸、倉儲,增值加工等方面各有各的優勢,建立“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管理平臺后,這些企業對應的被部門化且獨立擁有自己的客戶資源,訂單經由平臺下的物流數字信息中心分類處理,對此,”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處理物流訂單的基本流程可以由圖2表示。
(3)制定企業戰略,避免企業間惡性低價競爭

圖2 “類淡馬錫”平臺綜合處理物流訂單
(4)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制定統一的物流業務標準
物流領域的絕大部分市場是由幾大物流巨頭占據,中小物流企業主要服務于低端市場。平海在其《基于長尾理論的中小物流企業發展路徑探討》一文中就指出,創造和保護“長尾市場”是中小物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提議中小物流企業建立協同式發展。“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因此建立。通過平臺集結眾家企業,執行統一的物流標準,對外是統一的物流標識,此時這個“類淡馬錫”就相當于一個品牌,而各個中小企業則是這個品牌下的子品牌,各家企業通行一個旗號,各家企業的物流訂單都經由該平臺綜合處理,就不存在各企業間使用低價策略來爭奪市場的情況。
(5)提高公司誠信度,降低融資難度
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一般采用融資租賃,向租方按約支付物流設備等租賃物品或設備的租賃費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具有所有權歸屬自己的資產,其次還得定期支付融資租賃費用,形成企業的一筆固定支出。“類淡馬錫”平臺建立后有了物流技術支持和管理支持,優質的物流服務會打造更好的口碑,開拓更大的市場,代表眾中小企業的“類淡馬錫”平臺就會逐步壯大,成長為這些企業的代言人,這樣一來,伴隨著綜合聲譽的提升,誠信度自然也會得到提升,融資難度也自然會得到緩解。
4.3 “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的角色定位
本文中的“類淡馬錫”物流綜合管理平臺首先是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的成員分別是各入股中小企業的最高負責人,這個團隊類似于大型集團的董事會,它可以對加入企業進行企業戰略、市場等方面的決策,同時要負責“類淡馬錫”數字物流信息中新的建立和運營維護,負責各加入企業的職能分配及利潤分配,以及所有企業員工的員工培訓。格入股企業之間相互獨立,物流訂單有由數字中心統一處理,如遇雙十一等物流高峰期,物流中心負載之外的物流訂單,單個企業要協助解決。
物聯網是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訊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和人員通過新的方式聯系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連,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其主要核心和基礎是互聯網。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應用的深入,傳統物流必須向信息化和智慧化轉變,“物聯網+”則是現代物流系統建設的最佳著力點。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2014期間,詹姆斯·賀普曼1指出,物聯網是現代企業戰略的延伸,尤其是對于物流企業。國務院辦公廳在發布的《關于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中提到,要運用互聯網技術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支持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轉變物流業發展方式。物聯網則是促成物流信息標準化和綜合信息平臺建設的主要工具。
中小物流企業協同化的首要產物就是綜合物流信息平臺和統一的物流服務標準,促進物流業向標準化和智慧化發展,打造新型物流發展方式——“物聯網+”物流。物聯網中的GPS追蹤、射頻識別技術、紅外線感應、智能識別等都可以應用到“類淡馬錫”平臺建立的數字物流信息中心中,以提升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物流作業標準。
[1] 平海.基于長尾理論的中小物流企業發展路徑探討[J].中國流通經濟,2011,1
[2] 詹姆斯·賀普曼.物聯網是對企業原有戰略的革命性延伸http://www.liot.org.cn/news/detail.aspx?id=69160.《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15
重慶工商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yjscxx2016-060-15)《基于中新(重慶)項目的重慶市物流對接策略研究》。
鄧紅梅(1993-),女,重慶人,重慶工商大學碩士生,研究方向:現代物流與供應鏈。
F279. 339
A
1671-1602(2016)22-0152-02